可以说康熙皇帝 是中国历史上最英明的君主之一。这是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康熙八年,也就是1669年,索额图协同黄锡衮、王弘祚等人一举拿下结党营私、藐视皇权、把持朝政的鳌拜。索额图为康熙皇帝辅政三十多年,为何晚年却被皇帝恨之入骨,落得个“本朝第一罪人”的名声,活活饿死狱中?

赫舍里.索额图,只听名字就知出身官宦大户人家,赫舍里氏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这个姓氏的家族属于满清正黄旗和镶黄旗,地位尊贵无比。索额图的父亲索尼是当时朝堂的第一大学士,他是索尼的第三个儿子,此外,索额图哥哥的女儿正是当朝赫舍里皇后,因此,索额图更是和皇帝有亲戚关系。没有意外地话索额图一生都会无比荣耀且潇洒地过完一生,而现实并非如此。
早年时,索额图作为首辅大臣索尼的儿子,又是赫舍里皇后的叔父,多重光环“加持”,因此被皇帝任职为皇宫侍卫,皇宫侍卫可是相当于今天的公务员,不用考试直接国家聘用,委以重任。清高宗乾隆帝的孝贤纯皇后富察.容音,其弟弟富察.富恒就是皇宫侍卫,可见当时侍卫一直是很尊贵的职位。古代都是以右为尊,康熙七年,即1668年,索额图被任命为吏部右侍郎。此人也是任性,第二年便辞去了侍郎一职,皇帝也没让他走,任命他为一等侍卫。
知道皇帝为什么不让他走吗?因为留着他还要帮皇帝干一件大事呢,那就是擒鳌拜。此时的鳌拜已经有拥兵自重的苗头了,之前手握重兵,在朝堂把持政权,康熙皇帝处处受制于他,苦不堪言。鳌拜是谁,那可是出身将门,善骑射,早年跟随皇太极征战察哈尔、朝鲜,战功卓卓,又历经皮岛、西充之战,还有松锦会战,大败明军,对抗过多尔衮等,要论单打独斗,放眼全国,还真没人是他的对手。然而人走到此时,内心欲望就会不断膨胀,以自己今时今日的权势和地位,做皇帝也是绰绰有余。于是在康熙十五六岁的时候,鳌拜就开始把持朝堂,更有甚者,有时任意替皇帝决断议事政务,年轻的康熙也无法提出任何异议。
然而皇帝也并非一味忍气吞声,受制于他人,这天下是自己的天下,朕是皇帝,怎能由他人之手去指点自己的江山。康熙皇帝也是聪明,自己挑选一些身高力壮的武士,整日在皇宫里观看摔跤,每次鳌拜进宫看了,都是一脸哂笑,认为小皇帝心性爱玩,沉迷玩乐,不足为惧。其实康熙已经暗地里挑选亲兵,排兵布阵,不动声色地把鳌拜的亲信一个个派离京城,分散他的势力。此外又调遣自己的手下守卫皇城,其中昔日的摔跤将士就是此次行动的皇帝亲卫。

此时,皇帝调任想要辞职的索额图为一等侍卫,命其进就擒拿鳌拜的具体事宜进行谋划,最终决定以偷袭的方式捉拿鳌拜。一切谋划部署好后,皇帝命鳌拜进宫面圣,和往常一样,鳌拜对此次进宫并未放在心上。谁知皇帝已经织好了一张“结实的大网”成功擒住了鳌拜。其实直到鳌拜被擒住之前他也未真正拥兵自重起造反的举动,康熙念其战功累累免其死罪。鳌拜被捕后其党羽亲信或被杀、被惩、被流放,自此鳌拜势力被消灭殆尽。1年后,于1669年鳌拜死于被囚禁的天牢之中,自此鳌拜掌控局势的时代结束了,在索尔图的鼎力相助下,康熙得以真正掌握皇权。
在除掉鳌拜这个大毒瘤之后,论功行赏,索额图当属大功,被皇帝任命殿阁大学士,追加继鳌拜之后成为太子太傅,此等头衔也成为他日后惨剧的诱因。前有鳌拜权倾朝野,骄横跋扈,如今的索额图成为朝堂最有权势的大臣,这让康熙也不得不担忧其成为“第二个鳌拜”的可能性。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康熙提拔任用了另外一位大臣,那就是纳兰明珠,制衡索额图的权势,以达到在朝堂上与索额图起到分庭抗礼的作用。
从康熙十九年(1680年)到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是索额图宦海沉浮的22年。自从康熙开始“时不时敲打”索额图开始,不断重用纳兰明珠。其中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的时候,吴三桂等人起兵叛乱,那个时候皇帝是认同纳兰明珠的建议,想要削藩,但是索额图是反对的。索额图认为是朝堂有人执意削藩导致此次叛乱,建议皇帝杀之,不料,却遭到康熙严厉斥责。遭遇斥责的索额图也没觉得怎样,在后续的平叛三藩之乱中,索额图也是尽心尽力,出谋划策,逼得叛军节节败退,使得吴三桂只当了五个多月的衡州皇帝,于1678年势穷病死,才使得这场举朝震惊的叛乱终结。这些都是索额图的功绩,功越大,官职越高,权势越大,这就会使的康熙有所忌惮,据史料记载,康熙因其弟弟怠懒,备受皇帝斥责,并罚奉一年,不久又因为骄奢放纵,被革职降用。后因康熙为巩固太子地位和权势,于康熙二十五年,也就是1686年再次启用索额图,此时的索额图已经50岁了。后在1690年索额图奉康熙之命出兵围剿乌兰布通和噶尔丹,因为及时赶到战场又被革职降级。后又出兵到宁夏作战,战功累累,又被官复原职。这个时候索额图已经61岁了。
在康熙四十年(1701年),索额图请求辞官致仕,康熙见索额图确实年纪大了,也应该退休了,于是准了。本以为他就此安度晚年,谁知两年后竟被康熙下令捉回并囚禁于宗人府,活活饿死,还落得个“本朝第一罪人”的名声。

这件事主要是因为探病。康熙四十一年,太子生病,作为太子太傅,被召进宫侍疾,因索额图一路骑马至皇宫内仍不下马,直到太子中宫,这引起康熙的极度不满,不免让其想到鳌拜的嚣张跋扈之情景。后又因其门下高士奇叛变投靠纳兰明珠,揭发索额图私下的口无遮拦之语,加之索额图多处为太子拉拢权贵,出现康熙痛恨的“朋党”现象,太子也越来越嚣张跋扈,令康熙越来越不喜这个太子,以为要出现太子谋朝篡位的局面,太子变成这样,康熙认为都是索额图的怂恿。众多因素加持下,索额图首当其冲成为权势争夺中的牺牲品。与第二年五月被康熙下令囚禁宗人府,不久被活活饿死。太子胤礽也不在被皇帝重视了。
索额图的结局不得不让人唏嘘,终其一生,忠心侍主,可做人处事方面也不如他父亲索尼圆滑,成为皇室中皇太子之争的政治牺牲品。
田文镜(1662年—1733年),字抑光,清朝康熙、雍正时期的重要大臣,原隶籍汉军镶蓝旗,雍正五年(1727年)因功抬入汉军正黄旗。他以铁腕治政、清廉刚正著称,...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0 费英东:后金开国的铁血脊梁与家族荣光在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东北大地上,一位来自苏完部的满洲镶黄旗将领,以“万人敌”的威名刻入历史。他不仅是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更是权臣鳌拜的伯父——瓜尔佳·费英...
鳌拜 费英东 2025-11-20 权力漩涡中的父子博弈:康熙两废胤礽的深层动机解析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秋,塞外行宫的寒风中,55岁的康熙帝当众痛哭流涕,宣布废黜皇太子胤礽。这场持续三十余年的储位之争,不仅撕裂了清廷权力结构,更暴露出封建...
康熙的儿子们 胤礽 2025-11-20 纳兰明珠:康熙朝权臣的辉煌与沉浮,词人纳兰性德之父在清代康熙朝的璀璨星空中,纳兰明珠无疑是一颗耀眼夺目的星辰。他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显赫的官职,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作为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
康熙的儿子们 纳兰性德 2025-11-20 佟国维的“双面棋局”:支持八阿哥与善终背后的政治智慧在康熙朝“九子夺嫡”的激烈角逐中,佟国维作为上书房首辅、康熙帝的亲舅舅,始终以八阿哥胤禩支持者的形象活跃于朝堂。然而,这位看似押错宝的重臣,最终却以“善终”收场...
康熙的儿子们 胤禩 2025-11-19 康熙晚年为鳌拜平反:权臣与忠臣的复杂历史镜像1669年,16岁的康熙帝以“布库戏”为掩护,智擒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鳌拜,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被后世视为少年天子巩固皇权的标志性事件。然而,五十年后的康熙五...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9 康熙后宫姐妹花:繁华背后的命运沉浮在清朝康熙帝的后宫中,有四对姐妹花的故事格外引人注目。她们身处权力与情感交织的深宫,各自有着不同的命运轨迹,或荣耀一时,或凄凉终老,其结局令人唏嘘不已。赫舍里氏...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1-19 鳌拜权倾朝野:康熙圣旨亦难逃其“二次审批”在清朝初期的政治舞台上,鳌拜无疑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多年的征战积累,逐渐在朝廷中崭露头角,最终成为权倾一时的权臣,其权力之大,甚至到了...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7 权臣末路:康熙对鳌拜的处置与历史回响1669年盛夏,北京紫禁城南书房内,14岁的康熙帝以摔跤少年为掩护,突然发难擒获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鳌拜。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不仅改写了清朝政治格局,更在历史...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4 雍正与宜妃:权力更迭下的恩怨纠葛在清朝康熙与雍正两朝交替之际,宫廷内的权力斗争错综复杂,其中雍正帝与康熙宠妃宜妃之间的恩怨,成为这段历史中颇具戏剧性的一幕。雍正对宜妃的羞辱,背后交织着个人情感...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2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