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绍翁(1194年—1269年),字嗣宗,号靖逸,南宋中期诗人,其人生轨迹与诗作风格,宛如一幅淡墨勾勒的山水长卷,既有宦海浮沉的斑驳印记,更蕴含着隐逸江湖的悠远意境。这位以《夜书所见》传世的诗人,用七言绝句的精巧笔触,在南宋诗坛镌刻下独特的艺术印记。
一、身世浮沉:从李氏血脉到叶氏门庭
叶绍翁本姓李,祖籍建州浦城(今属福建),其祖父李颖士为宋政和五年(1115年)进士,曾任处州刑曹、余姚知县,建炎三年(1129年)因抗金有功升任大理寺丞、刑部郎中。然而,政治风云的骤变使家族蒙尘,李颖士因赵鼎党事被贬,家道中落。少年叶绍翁被迫过继给龙泉叶氏,这一身份转变既是他人生的转折点,也成为其诗作中隐逸情怀的源头。
在叶适门下求学期间,叶绍翁深受永嘉学派影响,其学术思想以朱熹为宗,却未陷入理学桎梏。这种思想底色,使其诗作既保留儒家士大夫的济世情怀,又蕴含道家超脱物外的隐逸追求。光宗至宁宗年间,他短暂入仕为官,但官场生涯的平淡无奇,反而促使他更早地走向隐居之路。
二、江湖诗派:钱塘湖畔的吟咏者

隐居钱塘西湖之滨的叶绍翁,与葛天民、陈起等江湖诗人结社唱和,形成独特的创作群体。他们以布衣身份游走于士大夫与市井之间,既非纯粹的隐士,亦非典型的庙堂文人,这种双重身份在《夜书所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诗中"萧萧梧叶送寒声"的秋景描写,暗合江湖诗人对自然意象的敏锐捕捉;而"知有儿童挑促织"的生活场景,则展现他们深入民间的创作取向。
作为江湖诗派代表,叶绍翁的七绝创作达到极高造诣。《游园不值》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千古名句,以突破围墙的意象象征生命力的不可遏制,这种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成为后世咏物诗的典范。其诗集《靖逸小稿》《靖逸小稿补遗》中,大量作品通过日常意象传递深层哲思,如《田家三咏》以朴素笔触勾勒农耕生活,展现诗人对底层民众的深切同情。
三、《夜书所见》:羁旅乡愁的时空交响
创作于羁旅途中的《夜书所见》,堪称叶绍翁情感世界的浓缩晶体。诗作通过"梧叶-秋风-客情"的意象链条,构建起多维度的情感空间:萧瑟秋景触发游子乡愁,儿童夜捉促织的场景则形成时空对话——眼前的异乡孩童与记忆中的故乡童年相互映照,篱落灯火既是现实写照,亦是心灵归宿的象征。
这种情感表达突破传统羁旅诗的单一维度,在"动客情"与"挑促织"的张力中,展现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秋风梧叶的肃杀与促织灯火的温暖形成强烈对比,暗喻人生困境中的希望微光。这种复杂情感,正是南宋文人面对家国动荡时的典型心理写照。
四、四朝闻见:历史褶皱中的补白者
除诗歌创作外,叶绍翁的史学著作《四朝闻见录》具有独特价值。这部五卷本笔记体史书,以亲历者视角记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轶事,尤其关注制度变迁与人物命运。书中对秦桧专权、庆元党禁等重大事件的记载,为正史提供珍贵补充;对岳飞、朱熹等历史人物的评述,则体现其史学批判精神。
这种"诗史互证"的创作模式,使叶绍翁在文学与史学领域均留下深刻印记。他的诗歌创作注重情感真实,史学写作追求事实准确,两者共同构成其知识分子的完整形象——既能用诗歌抒写性灵,又能以史笔记录时代。
五、文化传承:跨越时空的诗意回响
叶绍翁的文学成就,在南宋后期产生广泛影响。其诗歌风格被后世江湖诗人竞相模仿,《四朝闻见录》则成为研究南宋政治文化的重要史料。进入现代,他的作品持续被选入中小学教材,《夜书所见》中"儿童挑促织"的经典场景,成为几代中国人共同的童年记忆。
仇钺(1465年—1521年6月14日),字廷威,陕西平凉府镇原县(今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人,一说南直隶扬州府江都县(今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人,是大明正德时期一...
2025-11-26 叶绍翁:南宋诗坛的隐逸歌者叶绍翁(1194年—1269年),字嗣宗,号靖逸,南宋中期诗人,其人生轨迹与诗作风格,宛如一幅淡墨勾勒的山水长卷,既有宦海浮沉的斑驳印记,更蕴含着隐逸江湖的悠远...
2025-11-26 宰相杜如晦:凌烟阁功臣的璀璨传奇在唐朝初期的政治舞台上,杜如晦宛如一颗耀眼的星辰,以其卓越的才能和忠诚的品质,为唐朝的稳定与繁荣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备受瞩目的存在。出身名门,...
2025-11-26 吕夏卿:北宋史坛的耕耘者与新唐书的奠基人吕夏卿(1015—1068年),字缙叔,泉州晋江(今福建晋江)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他以卓越的史学造诣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北宋文史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
2025-11-26 丑郡马宣赞:乱世中的忠勇悲歌在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江湖世界里,有这样一位人物,他相貌丑陋却武艺高强,身为郡马却命运坎坷,他就是绰号“丑郡马”的宣赞。他的人生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在朝廷与梁山...
2025-11-26 高攀龙:明朝东林党领袖的刚正风骨与实学传承高攀龙(1562—1626年),字存之,号景逸,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他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高静成曾任浙江黄岩县令,父亲高继成育有五子,高攀龙排行第二,...
2025-11-26 彭玘:天目将的忠勇与悲歌在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江湖世界里,彭玘以“天目将”的绰号独树一帜,他的人生轨迹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既有战场上的金戈铁马,也有命运转折时的无奈与悲壮。绰号由来...
2025-11-26 豹子头林冲:从八十万禁军教头到梁山豪杰的命运沉浮林冲,绰号“豹子头”,东京(今河南开封)人氏,原是北宋朝廷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这一身份在《水浒传》中具有特殊意义——禁军是北宋中央直属的精锐部队,负责拱卫京师安...
2025-11-26 张岱:明末清初的史家与“小品圣手”在明末清初的文坛与史学界,张岱(1597年10月5日-1689年?)以其独特的文学成就与史学贡献,成为那个时代不可忽视的璀璨星辰。他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蝶...
2025-11-26 花蕊夫人:蜀中才女的绝代风华与乱世悲歌在五代十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女子以倾国之姿与绝世才情,在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便是花蕊夫人——蜀中四大才女之一,后蜀后主孟昶的宠妃,一个集美貌、智慧与悲...
2025-11-26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