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东北大地上,一位来自苏完部的满洲镶黄旗将领,以“万人敌”的威名刻入历史。他不仅是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更是权臣鳌拜的伯父——瓜尔佳·费英东(1562-1620),以勇武与忠诚铸就了满洲崛起的关键基石。
一、从部落首领之子到努尔哈赤的“万人敌”
费英东出生于苏完部(今吉林长春双阳区),父亲索尔果为部落首领。1588年,25岁的费英东随父率部归附努尔哈赤,这一决策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史载他“骁果善射,引强弓十余石”,努尔哈赤初见便惊叹其勇力,当即授予一等大臣之职,并将皇长子褚英之女许配给他,使其成为皇亲国戚。
费英东的军事才能迅速显现。1598年,他率军征伐瓦尔喀部,收服所属村落;次年支援哈达部时,识破其投明阴谋,果断收服该部。1607年,面对乌喇部贝勒布占泰的阻挠,他率军大败敌军,随后转战渥集部,攻克赫席黑等路。1613年,他随努尔哈赤亲征乌喇部,彻底统一海西女真。这些战役中,费英东常以先锋身份冲锋陷阵,其“万人敌”之名在女真各部中广为流传。

二、萨尔浒之战:扭转明金战局的转折点
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起兵反明,费英东成为攻城拔寨的核心将领。1619年萨尔浒之战中,他率镶黄旗精锐直面明军主力:
杜松部决战:明总兵杜松率三万大军进抵萨尔浒,费英东与贝勒巴雅喇率军迎击。他亲冒箭矢登城,率部奋击不退,最终攻破明军营垒,斩杀杜松,取得萨尔浒首胜。
叶赫部收服战:战后,他马不停蹄参与收服叶赫部,彻底摧毁明朝在女真地区的盟友体系。
此役后,明军在辽东的防御体系崩溃,后金从战略防御转入进攻。费英东因功被列为“五大臣”之首,参与军国重务决策,其军事思想对八旗战术体系产生深远影响。
三、政治清廉与家族荣耀:满洲贵族的典范
费英东不仅以勇武著称,更以清廉自守闻名。据《清史稿》记载,他“听讼治民,刚正无私”,任扎尔固齐(理事官)期间,严惩贪腐,整顿吏治,为后金政权树立了法治标杆。其家族亦人才辈出:
子侄辈:第七子图赖继承父志,成为顺治朝一等雄勇公,配享太庙;侄子鳌拜以“满洲第一勇士”之名成为康熙朝辅政大臣。
女儿辈:六位女儿分别嫁入爱新觉罗家族与钮祜禄氏等满洲勋贵,形成庞大的政治联盟网络。
1620年,费英东病逝于军中,享年58岁。努尔哈赤悲痛不已,亲临祭奠,赐号“直义公”。此后历代清朝皇帝对其追封不断:皇太极追封“开创佐命第一功臣”,顺治帝晋封三等公,康熙帝加封“信勇”,乾隆帝最终晋爵一等公,并将其神位供奉于盛京贤王祠,与额亦都并列清太祖神位两侧,享受最高礼遇。
四、历史回响:从部落勇士到国家象征
费英东的一生,是满洲从部落联盟向中央集权国家转型的缩影。他以军事征服奠定疆域基础,以法治精神塑造政权框架,以家族联姻巩固统治联盟。其墓地(今沈阳“驸马坟”)虽已湮灭,但石碑上镌刻的汉满双语功绩,仍诉说着这位开国元勋的传奇。
作为鳌拜的伯父,费英东的家族在清朝延续了近三个世纪的荣光。从后金五大臣到康熙朝权臣,瓜尔佳氏的兴衰史,恰是满洲贵族在皇权更迭中适应与挣扎的生动写照。而费英东本人,则以“万人敌”的勇力与“直义公”的清名,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英雄谱系之中。
在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的东北大地上,一位来自苏完部的满洲镶黄旗将领,以“万人敌”的威名刻入历史。他不仅是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更是权臣鳌拜的伯父——瓜尔佳·费英...
鳌拜 费英东 2025-11-20 康熙晚年为鳌拜平反:权臣与忠臣的复杂历史镜像1669年,16岁的康熙帝以“布库戏”为掩护,智擒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鳌拜,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被后世视为少年天子巩固皇权的标志性事件。然而,五十年后的康熙五...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9 鳌拜权倾朝野:康熙圣旨亦难逃其“二次审批”在清朝初期的政治舞台上,鳌拜无疑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多年的征战积累,逐渐在朝廷中崭露头角,最终成为权倾一时的权臣,其权力之大,甚至到了...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7 权臣末路:康熙对鳌拜的处置与历史回响1669年盛夏,北京紫禁城南书房内,14岁的康熙帝以摔跤少年为掩护,突然发难擒获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鳌拜。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不仅改写了清朝政治格局,更在历史...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4 康熙早期四大顾命大臣中,索尼缘何善终?清圣祖康熙帝八岁登基,十四岁亲政,其亲政之路与四位顾命大臣的辅政格局密不可分。这四位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本应共同维系朝局,却因权力博弈走向分裂...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03 顺治遗命:四大臣辅政背后的权力博弈与政治智慧公元1661年,24岁的顺治帝福临在临终前作出一个影响清朝命运的决策:放弃传统宗室辅政模式,转而选择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异姓大臣组成辅政班子,辅佐年...
顺治为什么出家 鳌拜 2025-10-17 权臣困局:鳌拜手握四十万大军却至死未反的深层逻辑作为清朝初年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鳌拜掌控着镶黄旗及部分八旗精锐,麾下兵力据传达四十万之众。然而,这位“满洲第一勇士”在康熙八年被擒时,既未调动军队反抗,亦未逃亡...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0-15 索尼的隐退与制衡:康熙扳倒鳌拜的关键政治铺垫公元1669年,16岁的康熙皇帝在武英殿以一场精心策划的“布库戏”生擒权臣鳌拜,这场权力博弈的胜利不仅源于少年天子的智谋,更与首辅索尼的政治遗产密不可分。索尼作...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0-14 鳌拜案真相:一场权力博弈下的历史迷雾在清朝康熙初年的政治舞台上,鳌拜案始终是绕不开的争议焦点。影视剧中那个飞扬跋扈、意图谋反的权臣形象,与历史档案中“效力年久,迭立战功”的记载形成鲜明反差。通过解...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0-14 鳌拜与多尔衮:谁才是皇权的真正威胁?清初政坛,多尔衮与鳌拜两位权臣的崛起与衰落,构成了皇权与臣权博弈的典型样本。多尔衮以摄政王身份掌控朝局七年,其权力之盛甚至超越皇帝;鳌拜则以辅政大臣身份专权九年...
多尔衮怎么死的 鳌拜 2025-10-09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