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乙,商朝第二十九位国君,商王文丁 之子 ,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帝乙一生,一共有4个儿子,除了第三子子期是侍妾所生,另外3个儿子,都是嫡妻所生,他们分别是:长子子启、次子子衍和少子受德(后来的商纣王)。
当时“嫡长子制”已经在王公贵族中深入人心。而且嫡长子子启内有才干,外有贤名,次子子衍也相当优秀。可为什么,帝乙不传位给优秀的长子、次子,最后却传位给幼子受德,以至于最后失国。这是怎么回事呢?
咱们先来说说,受德是怎样失国的。
公元前1076年,帝乙在渭水之滨狩猎时,意外被暴雷击中,一命呜呼。
随之,受德扶柩继位,是为帝辛,也就是史书上大名鼎鼎的商纣王。
帝辛继位后,商朝内部动荡不安,矛盾重重,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
其一,神权和王权的矛盾。
商朝初期,国君虽掌握王权,但他们出于敬畏鬼神的心理,军政事务都会询问巫觋,以巫觋的结论为准。所以,当时巫觋的权威很高,就连国君都对他们颇为忌惮。
直到第20任国君盘庚在位时,为了巩固王权,才对巫觋进行打压。
到了帝乙在位时,更是看到神权对王权的威胁,为了集中权力,他不仅以木偶为天神,与其打赌,在木偶输掉后,便令人将其痛打;还在囊中装满牛羊血挂在高高的杆子上,然后拿箭射它,称为“射天”。帝辛继位后,对父亲帝乙的做法非常支持,因此他继续扛起了与神权做斗争的大旗。
这样一来,巫觋便成了与帝辛为敌的一股力量。
其二,势力渐大的姬昌。
姬昌是当时的四大诸侯之一,也是对商朝威胁最大的诸侯。
他招贤纳士,广罗人才。在他的治理下,部落的农业和军事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因此他野心勃勃,做好一切准备后,在帝辛继位第二年,便率军攻打他。
其三,东夷反叛。
帝辛继位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号令诸侯在黎城搞大阅兵。
帝辛此举有两个意思:一是为了树威;二是提高诸侯进贡的数量。
结果,东夷各部不等阅兵完毕,便纷纷跑回了家,并且拒绝纳贡。
帝辛大怒,召令诸侯出兵平定东夷叛乱。帝辛打了个打胜仗,不光扩大了商朝领地,还俘获了大批战俘。
帝辛经此一战后,认为可以高枕无忧了,所以他开始骄傲自大,过着酒池肉林、穷奢极欲的生活。他身边云集了一批阿谀奉承的诸侯,在大家的奉承中,他愈发刚愎自用起来。
同时,帝辛还听信谗言,施行暴政。结果正直的朝臣都被酷刑折磨而死,因此人心惶惶。
子启见百姓怨声载道,朝臣人心不附,万分忧虑 ,于是经常苦口婆心劝说帝辛,但帝辛却反问他:“我不就是奉受天命的国君吗?”
眼见商朝分崩离析,子启无奈“出奔”。
姬昌去世后,他的儿子姬发认为时机成熟,于是率领诸侯们围攻帝辛所在的都城朝歌。
帝辛的军队早在他征服东夷各部落时,便被派出去驻守那些领地去了。他万万没想到,姬发会造反。可是城中没有可用的军队,只好把俘虏们集合起来打仗。
然而俘虏本就不是诚心归顺,他们又怎么会为帝辛出力呢?
就这样,姬发没费吹灰之力就攻进了朝歌,而帝辛眼见大势已去,万念俱灰下,只得自焚而死。
如果当初帝乙把王位传给子启,最终肯定不是这样的结果。但他当初为什么放着好好的儿子不传位,却传给帝辛呢?
其实,最初帝乙是很看好嫡长子子启,打算让他继承王位的。
谁知道帝乙的想法,立刻遭到了太史的反对。
据《吕务春秋·当务》中记载,太史据理力争,称“有妻之子, 而不可置妾之子。”都是一个妈生的,太史为何这样说呢?
原来,帝乙的王后起先只是身份低微的侍妾,她凭着姣好的姿容再加上又生下子启和子衍,很得帝乙宠爱。
不久,帝乙的原配王后去世,帝乙便把她封为王后。在她成为王后不久,便生下了少子受德。
也就是说,生子启和子衍的时候,她还是妾。生受德的时候,她已经是王后了。所以,受德是王后之子。而子启和子衍是侍妾之子。
正是这个缘故,以太史为首的朝臣们才会激烈反对。
经过太史等人这样一说,帝乙也觉得好像很有道理。于是改变了初衷,转而立受德为继承人。最终酿成了失国的悲剧。
在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的盛夏,13岁的升平公主与12岁的郭暧在长安城缔结姻缘。这场由政治联姻开启的婚姻,在史书与民间传说中交织出复杂图景。当我们穿透戏剧《...
启 2025-07-31 从郡县到行省:中国古代地方治理的制度跃迁与历史启示中国自秦朝确立郡县制以来,地方行政制度历经两千余年演进,至元朝行省制的诞生,实现了从“垂直集权”到“弹性集权”的关键转型。这一变革不仅解决了大一统王朝疆域扩张后...
启 2025-07-31 河伯娶妻:古老寓言中的现代启示“河伯娶妻”是中国古代典籍中一则广为流传的寓言故事,最早见于《史记·滑稽列传》及《西门豹治邺》等文献。故事讲述了战国时期魏国邺县地方官西门豹,以智慧破除“河伯娶...
启 2025-07-30 聂隐娘:传奇与历史交织中的侠女人生聂隐娘,一个在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她的人生经历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融合了奇幻色彩与历史现实,展现出独特而迷人的魅力。神秘失踪:幼年奇遇开启传奇聂隐娘...
启 2025-07-29 鞌之战:历史长河中的战略镜鉴与人性启示公元前589年的鞌地(今山东济南),晋齐两国八百乘战车列阵对峙,这场春秋中期的关键战役不仅重塑了中原政治格局,更以血与火的教训为后世留下深刻的战略启示。从战场谋...
启 2025-07-29 杨广上一任是谁:隋朝权力更迭的历史密码隋朝(581年—618年)作为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启唐朝的关键朝代,其皇位更迭始终与王朝兴衰紧密交织。隋炀帝杨广作为隋朝第二位皇帝,其继位过程不仅关乎个人命运,...
杨广 启 2025-07-28 北魏开国之君拓跋珪:从草原雄主到中原奠基者的传奇人生公元386年,中国北方正处于五胡十六国的动荡时期。在内蒙古和林格尔的盛乐城,一位年仅15岁的鲜卑少年登上王位,他以“魏”为国号,重建代国,开启了北魏王朝148年...
启 2025-07-28 崇祯为何不用袁可立:历史迷雾中的多重困境在明末动荡的政局中,袁可立作为一位历经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的能臣,其军事才能与战略眼光曾为明朝辽东防御体系注入关键力量。然而,这位曾成功策反后金女婿刘兴祚...
启 2025-07-25 颜回杀妻:历史迷雾中的道德寓言与人性启示在儒家思想的光辉历史中,颜回作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素以“仁德”与“好学”著称,被后世尊为“复圣”。然而,关于他“杀妻”的传说却在民间流传千年,成为一则充满争议与...
启 颜回 2025-07-21 伯益让国:上古贤者的权力抉择与文明启示在中华文明初创的夏朝时期,一场关乎权力传承的抉择震撼了华夏大地。大禹治水功成后,本欲将天下托付于得力助手伯益,但最终由其子启继承帝位,开创了“家天下”的先河。这...
伯益 启 2025-07-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