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上古时期的夏朝其实真的很久远了,再说到龙好像这个东西在神话中是经常出现的,但是是不是真的我们还是要打个问号的,但是话说好像有资料记载在上古时期的夏朝是有真人养过龙的,那么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探究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别错过了!

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和精神图腾,一直被后世各种神话,以致至今没有人能确定“龙”这种物种是否真实存在,甚至还可以被人饲养?
其实,龙不仅在上古伏羲氏就开始与人类结下不解之缘,而且关于龙的记载一直散见于各种正史当中,甚至在近代也有人说亲眼见过龙的。
目前有关龙的最早的记载是夏朝时期。
据《史记夏本纪》记载,因为皇帝孔甲在位期间,“不正宫廷,不务德政”,还不听从大臣的劝谏,上天就降下一雌一雄两条龙,以示警戒。
我国正史中记载有关龙的事件大概有三百多起,平均不到十年就有一次龙重大出现,《清史稿》记载最多,达八十多次。
在近代,有关龙的记载也不少,最有名的莫过于“营口坠龙”事件了。
但是,因为龙这种物种在现实中实在罕见,并且形状又没有固定的说法,所以成为历代人们争论不休且一直无解的话题。

传说古代养龙,有专门的人才,国家设立专门的官职。
据说在帝舜时期,有一个叫董父的人非常擅长养龙,据说,他能把龙驯服,使龙不仅拉车还能表演舞蹈,这事被舜知道后,舜就提拔他专门养龙,赐名豢龙氏,豢龙氏的意思就是养龙的人。
夏朝是个争议很大的历史时期,但在《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中,有这样一段有关养龙的记载:“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孔甲赐之姓曰御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
由此可见,夏朝不仅出现过龙,还出现了一名养龙的人,这个人叫刘累。那么,刘累养龙的经过是怎么回事呢?
话说夏朝有一位迷信鬼神的帝王叫孔甲,把个国家治理的乌烟瘴气,但是他也不当一回事,以为只要好好祭祀神明,神明自然会保佑他统治无忧。
有一天,上天忽然降下两条神龙,一雄一雌。本来上天是要警示孔甲要勤奋管理朝政,可是孔甲以为是自己诚心祭祀神仙,感动了神明。

所以,天降祥瑞。孔甲很高兴,想让神龙留在自己身边,但一时又找不到会养龙的人。
于是,孔甲在全国范围内搜寻豢龙氏的后人,结果还真有一个唐陶氏的后人叫刘累的,他瞅准商机,认为自己氏族复兴的机会来了,便自告奋勇,愿意为孔甲养龙。
孔甲一听刘累会养龙、驯龙,自然是十分高兴,就赐姓给刘累,命他姓御龙氏,还赏给他一块大大的封地。
可是,据说这刘累养龙的技术倒还不错,把两条龙饲养的又大又壮,可是驯龙的手段实在一般。
况且,龙实在不是一种容易驯服的生物,没过多久,一条雌龙便被刘累折腾死了。
这可把刘累吓坏了,要是被孔甲知道了,可是株连九族的大事,自己的小命也就难保了。
为了把这事隐瞒下来,刘累想了一个馊主意,他把雌龙肉剁成酱,献给孔甲吃。可不曾想,这龙肉味道特别鲜美,孔甲还吃上瘾了,又派人去找刘累,命他多多献上肉酱。
这下可把刘累难住了,他不敢杀死雄龙,可上哪去找那些龙的肉酱呐?
他又怕孔甲派人来视察,发现雌龙已经死掉的消息,于是,三十六计---走为上。他收拾好行李,赶紧撒丫子溜了。据说逃到了鲁县,即现今的河南鲁山县。

由此可见,夏朝不仅有养龙的历史记载,而且龙肉还相当美味。
这段历史在《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的非常详细,且不论是否真有其事,但是《史记》作为相对严肃的史书来说,司马迁应该不会信口开河。
《左传》中也常有“龙”的描述,据后人推测,刘累养的龙可能是上古时期仍然存在的恐龙或者某种巨型水兽,只不过随着生物圈的破坏,后来这种叫“龙”生物已经灭绝了。
这世界到底有没有龙,目前仍然没有定论。但是,在上古时代的夏朝,养龙的历史的确是有记载的。
在汉初群星璀璨的功臣谱系中,曹参以“萧规曹随”的典故被后世铭记。这位从沛县狱掾起步的武将,用战场上的刀光剑影与朝堂上的黄老智慧,书写了一段独特的传奇人生。一、从...
启 2025-10-30 牛弘:隋朝文治的中流砥柱与文化复兴的奠基人在隋朝短暂而辉煌的历史中,牛弘(545-610年)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与文化贡献,成为连接南北、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作为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他出身陇右望族安...
启 2025-10-29 西晋兴衰启示录:司马炎的统一遗产为何迅速崩塌?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西晋,280年灭吴实现全国统一,终结了自东汉末年以来的近百年分裂。然而这个以“太康之治”开启的王朝,仅存续51年便在316年亡于...
启 2025-10-09 两税法:实物与货币的博弈中开启税制新纪元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推行两税法,这场以“量出制入”为原则的税制改革,不仅终结了租庸调制下“以丁为本”的旧秩序,更在实物与货币的交织中,开启了中国...
启 2025-09-24 姒发在位多少年:历史迷雾中的明晰轨迹在中国古代夏朝的帝王谱系中,姒发作为第十六任君主,其统治年限的记载因史料来源不同而存在差异。但通过梳理《竹书纪年》《史记》等核心文献及后世研究,可清晰还原其执政...
姒发 2025-09-24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跨越海洋的历史坐标与文明碰撞1492年8月3日,西班牙巴罗斯港的晨雾中,三艘帆船缓缓启航。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站在"圣玛丽亚号"甲板上,手持西班牙王室授予...
启 2025-09-22 孔多塞悖论:民主决策的逻辑裂缝与理论启示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硝烟中,数学家、政治家孔多塞侯爵在研究民主投票机制时,发现了一个颠覆直觉的逻辑困境:当三个或以上选项通过多数决规则竞争时,社会偏好可能陷入无...
启 2025-09-22 司马懿与曹氏家族的权力更迭: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博弈公元249年,洛阳城笼罩在寒冬的肃杀中。七旬老臣司马懿以太后诏书为名,发动“高平陵之变”,三千死士突袭皇宫,控制都城。这场政变不仅终结了曹爽集团的统治,更开启了...
启 司马懿 2025-09-22 葡萄牙的殖民地:从全球帝国到现代遗产葡萄牙作为近代史上首个开启全球殖民扩张的欧洲国家,其殖民版图曾横跨五大洲,鼎盛时期面积达1040万平方公里,是欧洲建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殖民帝国。从15世纪初...
启 2025-09-19 明朝哲学家李贽:离经叛道的启蒙先驱在明朝中后期思想禁锢的铁幕下,一位来自福建泉州的哲人以惊世骇俗的姿态撕开了一道裂痕。李贽(1527-1602),这位自号“异端和尚”的思想家,用七十六载人生演绎...
启 2025-09-17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