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宋司马光的哲学著作。仿汉代扬雄的《太玄》而作,共1卷,元祐元年(1086)书将成而先卒。
司马光自己的文集中无一字提及《潜虚》,苏轼所作《司马温公行状》罗列了司马光一生的著述,也未提到此书。
只是到了南宋,此书才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晁公武(1105-1180)指出,“其辞有阙者,盖未成也。其手写草稿一通,今在子健侄房。”
朱熹(1130-1200)也转述洛人范忠彪之语云“温公晚著此书,未竟而薨”。今本《潜虚》末所附陈应行跋亦云:“右司马文正公《潜虚》,应行尝恨建阳书肆所刊脱略至多,几不可读。及得邵武本,虽校正无差,而繇辞多阙。”这就指明了其书乃司马光未完之作,而且未完本已经刊印流传。
但是,今所见《潜虚》看起来是首尾完整的。
朱熹和楼钥(1137-1213)都说,补《潜虚》的人是蜀人张行成(绍兴二年[1132]进士)。
至于从宋代以来就附在《潜虚》后流传的张敦实《潜虚发微论》,则是张敦实剽窃自张汉的《辨虚》。以上这些问题,经余嘉锡先生的揭示,已经非常清楚了。
既然如此,今本首尾完整的《潜虚》究竟哪些部分出自司马光之手,在见到原本《潜虚》之前,是无法完全解决的。
不过,根据南宋一些学者的记录、摘抄,这个问题还有进一步深入的余地。
关于《潜虚》的完成度,基本的结论如下。《气图》、《体图》、《性图》、《名图》,没有人提及它们是阙的,可视为完帙。与之相应的文辞也当出自司马光之手。
这样就可以推断今本《潜虚》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司马光的思想。即《潜虚》的基本结构在司马光生前就已经确定了,将《气图》、《体图》、《性图》、《名图》视为司马光思想的反映是没有问题的。
《潜虚》主要由图与文辞两部分组成。
其中的图又分为三种:一为数与几何图形结合而成的《气图》、《体图》、《性图》、《名图》;二为由文辞所构成的《行图》,内附《变图》、《解图》;三为《命图》,其实是占卜的手册。
他以“虚”为万物的本原,取名《潜虚》,有探索隐秘本原之意。他说:“万物皆祖于虚,生于气,气以成体,体以受性,性以辨名,名以立行,行以俟命。”
这与张载“太虚即气”说相对立。全书内容分为义理、图式、术数3部分,相互贯通,合为一体。
《潜虚》之文辞,除了解释图的构成方式外,主要是讲义理。
义理以五行为基础,吸取了阴阳、易卦、筮占的观念,构造了天地万物生成的秩序,借以论证封建社会“一以治万,少以制众”统治秩序的合理性。
图式是按照气、体、性、名、行、命之序,制作了6个图,其中《行图》又包含了《变图》、《解图》,共为8式,并有文辞作解。
术数以1~5为生数,五行相乘得25为天数,6~10为成数,生数与成数即1~10的自然数之和为55,是天地之数;人分为10等依次相迭形成一个塔形,正符合天地之数55,喻人事由天命所定之理;天数25乘以3才成75,为命数;虚其5而用70,为筮数。他创造了一套筮占的新法,依诸数按其筮法加以推衍,以印证其义理,实属象数学的新派。
此书在司马光死后,有阙本与全本两种版本流传,后逐渐合为今本,后人有所增益。书后附有张敦实著《潜虚发微论》一卷,为主要注本。
北宋文坛的星空中,苏轼与张耒的师徒情谊如北斗与长庚,既照亮了“苏门四学士”的文学天空,更在贬谪黄州的逆境中淬炼出中国文学史上一段独特的创作共生。苏轼对张耒的评价...
苏轼 2025-08-07 陈维崧贺新郎:清初词坛的豪放绝唱与时代悲歌在清初词坛的星空中,陈维崧以《贺新郎》系列词作独树一帜,其词风豪放中见沉郁,既承袭了苏轼、辛弃疾的雄浑气魄,又融入了明清易代之际的苍凉血泪。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词...
苏轼 辛弃疾 2025-08-06 乌台诗案:苏轼的文学劫难与北宋政坛的风暴眼在北宋熙宁变法与元丰更化的激荡浪潮中,一场以文字为导火索的政治风暴席卷文坛——乌台诗案。这场发生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的文字狱,不仅将苏轼推向生死边缘,...
宋神宗怎么死的 苏轼 2025-08-04 王朝云:从侍女到侍妾,苏轼生命中的特殊存在在苏轼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中,王朝云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她以侍妾的身份陪伴苏轼走过二十余载,其与苏轼家族的渊源常引发后人疑问:王朝云究竟是否为苏轼妻子的丫鬟?这一...
苏轼 王朝云 2025-07-22 梁师成口中的“小苏先生”:一段扑朔迷离的北宋往事北宋末年,宦官梁师成以“六贼”之一的身份活跃于宋徽宗朝堂,他权倾朝野,却因一个惊世骇俗的自称引发后世无尽猜测——他自称是苏轼的私生子。更耐人寻味的是,梁师成口中...
宋徽宗 苏轼 2025-07-18 千年风骨今犹在:后人视角下的关盼盼形象嬗变自宋代《文苑英华》首录关盼盼事迹以来,历代文人便以"贞女"范式重构其形象。苏轼《永遇乐》词中"燕子楼空,佳...
苏轼 2025-07-17 章惇与苏轼:从挚友到政敌的北宋传奇北宋文坛与政坛的星空中,章惇与苏轼的交情如同一颗独特的星辰,既闪耀着真挚的友谊光芒,又折射出政治斗争的残酷阴影。这对同榜进士的挚友,在宦海沉浮中历经四十载恩怨,...
苏轼 2025-07-16 苏门四学士:北宋文坛的璀璨星辰与苏轼门下的文学传奇北宋文坛,群星璀璨,而“苏门四学士”则是其中最为耀眼的组合之一。这四位文人——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因受苏轼的提携与影响,在文学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共同书...
苏轼 2025-07-14 刘安世与仆论变法:士大夫的家国情怀与民间智慧刘安世,北宋名臣,司马光门生,以“殿中侍御史”之职刚正不阿,直言进谏,被誉为“北宋第一谏官”。其生平与王安石变法交织,在朝堂激辩与民间私议中,展现出士大夫对改革...
司马光砸缸 王安石 2025-06-26 环肥燕瘦:跨越时空的审美对话在中国古代文化长河中,“环肥燕瘦”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成语,它不仅承载着两个朝代截然不同的审美观念,更蕴含着对美的多元理解和包容。这一成语源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孙...
苏轼 2025-06-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