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坛星光璀璨,苏轼、黄庭坚、秦观等大家如北斗耀空,而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虽在后世声名略逊于师友,却以独特的诗风与深切的人文关怀,在宋诗长河中刻下不可磨灭的印记。他的诗作以平易晓畅的语言承载深沉的情感,在田园市井的烟火气中透出对苍生的悲悯,在山水自然的描摹中暗藏对人生的哲思。
一、诗学渊源:承白居易之平易,启宋诗之新风
张耒的诗学理念深受白居易、张籍影响,主张“文章之于人,有满心而发,肆口而成,不待思虑而工,不待雕琢而丽者,皆天理之自然,而情性之道也”。这种追求自然天成的创作观,使他的诗作呈现出平易舒坦、不尚雕琢的特质。
其代表作《田家》以白描手法勾勒农人生活:“社南村酒白如饧,邻翁宰牛邻媪烹。插秧遍满天光碧,齐唱田歌作耕声。”语言质朴如话,却通过“酒白如饧”“齐唱田歌”等细节,将农家的辛劳与质朴的欢乐融为一体。这种“以俗为雅”的笔法,既延续了白居易新乐府运动的现实主义传统,又为宋诗开辟了贴近民生的新路径。
二、民生关怀:从市井烟火到边塞烽烟
张耒早年颠沛流离,后又屡遭贬谪,长期任地方卑官的经历,使他对社会现实体察甚深。他的诗中既有对底层百姓的深切同情,也有对边塞战事的忧思。
在《劳歌》中,他以“筋骸长彀”“半衲遮背”的“负重民”为描写对象,通过“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式的细节刻画,揭露了劳苦大众的生存困境。而《和晁应之悯农》则聚焦“南山壮儿”的悲剧:“夜为盗贼朝受刑,白日鼠窜无所容。”这些诗句直指社会不公,体现了诗人“哀哉天地间,生民常苦辛”的悯农意识。
面对辽、夏侵凌,张耒的诗又展现出豪迈气概。《昭陵六马》以唐太宗陵前石马为意象,赞颂“天兵十万驱鲸鲵”的雄姿;《听客话澶渊事》则通过“澶渊之盟”的典故,表达“愿借琵琶弹甲兵”的爱国情怀。这种刚柔并济的诗风,使其作品超越了个人悲欢,具有更广阔的历史视野。
三、山水哲思:从清瘦山峰到梧桐夜声
张耒的山水诗常以简练笔触勾勒意境,在自然景物中寄寓人生感悟。《初见嵩山》是其代表作之一:“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诗中“清瘦”二字,既描绘了嵩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的姿态,又暗含诗人历经沧桑后超然物外的心境。这种“以形写神”的手法,使山水成为诗人精神的镜像。
另一首《夜坐》则通过“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的意象组合,将秋夜的静谧与梧桐的坚韧形成对比,表达了对生命不屈的礼赞。清代纪晓岚评价此诗“神韵超然”,恰是因其以平常景物传递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四、艺术特色:平易中见工巧,疏淡中含深味
张耒的诗虽以平易著称,但并非粗疏草率。他善于在看似寻常的叙述中设置精妙细节,如《输麦行》中“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的矛盾心理,既符合卖饼人的身份,又暗含对民生疾苦的隐喻。这种“举重若轻”的笔法,使其作品具有“一唱三叹”的韵味。
在语言上,张耒继承了白居易“老妪能解”的传统,却又能避免流于浅白。其《秋蕊香·帘幕疏疏风透》一词,以“一线香飘金兽。朱阑倚遍黄昏后”的细腻描写,将闺情离思表达得含蓄蕴藉,展现了词与诗风格的交融。
若以“美”为尺丈量苏轼的诗作,《题西林壁》或许并非以辞藻华美取胜,却以哲思的深邃与意境的澄明,成为千年诗史中一座不可逾越的丰碑。这首创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
宋神宗怎么死的 苏轼 2025-08-13 苏轼对张耒的评价:文脉相承中的文学镜像与精神共鸣北宋文坛的星空中,苏轼与张耒的师徒情谊如北斗与长庚,既照亮了“苏门四学士”的文学天空,更在贬谪黄州的逆境中淬炼出中国文学史上一段独特的创作共生。苏轼对张耒的评价...
苏轼 2025-08-07 陈维崧贺新郎:清初词坛的豪放绝唱与时代悲歌在清初词坛的星空中,陈维崧以《贺新郎》系列词作独树一帜,其词风豪放中见沉郁,既承袭了苏轼、辛弃疾的雄浑气魄,又融入了明清易代之际的苍凉血泪。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词...
苏轼 辛弃疾 2025-08-06 乌台诗案:苏轼的文学劫难与北宋政坛的风暴眼在北宋熙宁变法与元丰更化的激荡浪潮中,一场以文字为导火索的政治风暴席卷文坛——乌台诗案。这场发生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的文字狱,不仅将苏轼推向生死边缘,...
宋神宗怎么死的 苏轼 2025-08-04 王朝云:从侍女到侍妾,苏轼生命中的特殊存在在苏轼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中,王朝云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她以侍妾的身份陪伴苏轼走过二十余载,其与苏轼家族的渊源常引发后人疑问:王朝云究竟是否为苏轼妻子的丫鬟?这一...
苏轼 王朝云 2025-07-22 梁师成口中的“小苏先生”:一段扑朔迷离的北宋往事北宋末年,宦官梁师成以“六贼”之一的身份活跃于宋徽宗朝堂,他权倾朝野,却因一个惊世骇俗的自称引发后世无尽猜测——他自称是苏轼的私生子。更耐人寻味的是,梁师成口中...
宋徽宗 苏轼 2025-07-18 千年风骨今犹在:后人视角下的关盼盼形象嬗变自宋代《文苑英华》首录关盼盼事迹以来,历代文人便以"贞女"范式重构其形象。苏轼《永遇乐》词中"燕子楼空,佳...
苏轼 2025-07-17 章惇与苏轼:从挚友到政敌的北宋传奇北宋文坛与政坛的星空中,章惇与苏轼的交情如同一颗独特的星辰,既闪耀着真挚的友谊光芒,又折射出政治斗争的残酷阴影。这对同榜进士的挚友,在宦海沉浮中历经四十载恩怨,...
苏轼 2025-07-16 苏门四学士:北宋文坛的璀璨星辰与苏轼门下的文学传奇北宋文坛,群星璀璨,而“苏门四学士”则是其中最为耀眼的组合之一。这四位文人——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因受苏轼的提携与影响,在文学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共同书...
苏轼 2025-07-14 环肥燕瘦:跨越时空的审美对话在中国古代文化长河中,“环肥燕瘦”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成语,它不仅承载着两个朝代截然不同的审美观念,更蕴含着对美的多元理解和包容。这一成语源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孙...
苏轼 2025-06-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