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庄王,熊氏,名旅,为春秋楚穆王之子,春秋五霸之一。在位期间,平定国内叛乱,击灭来犯庸国,重视经济发展,提升国力。后为了完成霸业,与晋国多次交战,于公元前597年,在邲之战打败晋军,使楚国声誉一时大盛,不久之后灭掉萧国攻击宋国,并饮马黄河,问鼎中原,中原小国纷纷归附,遂楚庄王霸业成。其在位期间,文治武功,国力盛极一时,对于楚国,其功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对于春秋,可与桓、文争雄。楚庄王种种事迹,史书皆详载之。
1.任人唯贤
楚庄王重视人才在正史中有备注,《左传》令伊孙叔敖为宰相改革军制,恪尽职守,发挥贤能;在邲之战中,听从众建议,指挥军队主动进攻,并廉洁质朴,是楚庄王使用贤才的一个典型例子。楚国围攻宋国首都期间,晋国派解杨至宋国传话,途中被郑人捕获送与楚国,楚庄王想迫使解杨改变晋传令让宋归降楚国,可是解杨慷慨其词,所表现的忠勇仁义深深打动着楚庄王,于是恢复了解杨自由身,是楚庄王思想、胸怀广阔的一个很有说服的例子。
与晋国的邲之战是否可以进行,楚庄王犹豫不前,后听了伍参精准分析,觉得很有道理,于是采纳了他的建议,由当初的避战一下坚定了与晋交战信念,后大胜晋军证明了伍参分析是正确的。楚庄王不但能够吸纳顺言,还能够听取逆耳忠言,陈国夏征舒向上诛杀了国君,楚庄王派兵击杀,车裂了夏氏,但是楚庄王想趁此灭掉陈国,遭到了返国的申叔时的直折,之处楚庄王这行为是“贪其富也。”楚庄王不但没有治其罪,反而赞赏并恢复了陈国。
2.称霸与爱民思想同存
春秋时期,各诸侯为了称雄争霸,滥用武力,肆意掠夺人口、财物,而楚庄王一方面有争霸之心,另一方面对人民却有怀柔、仁爱之意,在位期间,实施注重民生的政策与措施,其仁义之举得到了民众的拥护,使得霸业能够长久,政治局面更稳定。楚庄王攻灭庸国后,经常给臣民讲祖先艰苦创业的故事,经常说道:“民生之不易”,并强调勤苦的重要性,“商农工贾,不败其业。”
3.巩固齐秦联盟进行战略布局
楚庄王为了完成霸业,制订了结盟齐秦,控制中间地区的小国,攻击大国晋国的正确战略思想,并在以后的行动中始终贯彻这一战略思想,例如在灭掉庸国,就是借助了秦国的力量;为了控制中间地区小国陈、宋等,采用或结盟或战争两种手段,待目的实现后,则“叛变攻伐之,服从则舍免之。”用以专心攻打晋国。
在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在攻伐战争中不断杀戮,致使生灵涂炭,而楚庄王在完成霸业过程中,以“仁义”治天下,用“仁政感化臣民。”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并且任人唯贤,对战争进行巧妙布局,在一定上继承了“王道”思想,其文治武功对于中国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功绩毫不逊色于齐桓公、晋文公。
何为霸?霸,政之名,即伯,音转为霸,又称州伯、方伯,即诸侯之长,其职名为会诸侯、朝天子,实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秋时期,周室天子权力逐渐衰弱,而一些势力庞大的诸侯国已经开始卷入你争我夺的战争之中,都想要成为这天下霸主。而所谓的春秋五霸,就是在诸侯国的角逐中,脱颖而出,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春秋霸主。春秋五霸指的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和楚庄王这五大霸主。
张仪,这位活跃于战国中期的魏国安邑(今山西运城万荣)人,以“连横破合纵”的谋略成为秦国统一进程中的关键推手。他的一生既是个人才能的极致展现,也是战国时代政治博弈...
张仪 2025-09-30 汨罗江的涟漪:屈原之死与楚国的命运转折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城,流放中的屈原怀抱巨石沉入汨罗江。这位曾以“美政”理想推动楚国改革的政治家,最终以决绝的姿态结束了生命。他的死亡不仅是个体命...
白起 2025-09-30 商鞅变法:权力博弈下的命运沉浮战国时期,商鞅以法家改革者的身份登上历史舞台,其人生轨迹与秦国国运紧密交织。从秦孝公的鼎力支持到秦惠文王的血腥镇压,这场跨越两代君主的政治博弈,既折射出法家改革...
商鞅 秦孝公 2025-09-29 商鞅变法强秦与秦惠文王诛鞅:权力博弈下的历史抉择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以雷霆之势重塑秦国,使其从西北边陲的弱国跃升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然而,秦孝公死后,继位的秦惠文王嬴驷却在登基之初便以“谋反”罪名处死商...
商鞅 秦孝公 2025-09-29 白起:战神与杀神的双重镜像在中国战国时期的血火交织中,白起以"战神"与"杀神"的双重称号载入史册。这位郿邑(今陕西...
白起 2025-09-28 秦穆公为何放过晋惠公?——一场春秋霸主的战略权衡春秋时期,秦晋两国的恩怨纠葛堪称诸侯争霸的经典缩影。公元前645年,秦穆公在韩原之战中生擒晋惠公,却未将其处死,反而选择放其归国。这一决策背后,是秦穆公对地缘政...
秦穆公 2025-09-28 战国四公子:才德与命运的终极博弈战国时期,齐、赵、魏、楚四国的四位公子——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以礼贤下士、广纳门客闻名于世,被后世并称“战国四公子”。他们或以权谋...
黄歇 孟尝君 2025-09-26 齐桓公的称霸之路:从东海之滨到中原霸主春秋时期,周王室权威衰微,诸侯纷争不断,中原大地陷入动荡。在这片混乱中,齐桓公凭借卓越的政治智慧、军事才能和用人之道,成功崛起为春秋首霸,书写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
齐桓公 2025-09-24 围魏救赵:千年兵法中的智慧密码与战略启示战国时期,魏国大将庞涓率精锐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危在旦夕。齐国军师孙膑却未直接驰援邯郸,而是率军直捣魏国都城大梁,迫使庞涓回师自救,最终在桂陵设伏大败魏军。这...
庞涓 孙膑 2025-09-22 樊於期:战国末年以头颅铸就忠义的悲情将军樊於期(?—前227年),战国末期秦国将领,其人生轨迹因一场惊天刺杀计划而永远镌刻在历史长河中。他以自刎献首的决绝,成为燕赵慷慨悲歌精神的象征,其故事背后交织着...
樊於期 2025-09-1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