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分别是齐桓公和晋文公,楚庄王和吴王阖闾,还有最后的越王勾践。齐桓公在春秋时期的时候,他是第一个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联合各地的诸侯们,一起保卫安定,救济贫困的百姓,是大家一致公认的春秋五霸的首领。
关于晋文公来说,他的功绩是成功地抵抗了楚国大举对中原地区的强烈进攻,而且在城濮的战役中一举打败了强大的楚国,而且那时候的楚国是当时的中原第一强国。所以晋文公可以说是有再造华夏的大功劳。所以他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可以说是众望所归。而且晋国因为这个强大了快200年,所以晋文公对晋国的发展可以说功劳不小。
楚庄王在位执政时期是楚国历史中最强大的时期,当然以前的楚国也是十分强大的,但是一直以来受到中原势力的一系列压迫。楚庄王后来打败了大国晋国,以此可以问鼎中原,而且他的影响力大,范围极广。所以他当上这个春秋霸主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但后来的一系列事件使楚国由盛转而渐衰,从此以后很难跻身进入中原。
吴王阖闾他是唯才是用,他任用了孙武等一些优秀的人才,而且自己本身奋发图强,勤于执政。他拥有晋国的鼎力支持,使吴国从一个没有什么名气的小国,一下子竟然把强大的楚国给灭国了,这让所有的中原地区的国家可以说是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其中晋国特别开心,因为吴国终于帮他消除了自己的心头大患。
最后一个就是越王勾践,他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卧薪尝胆,使用美人计,最终一举消灭了吴国,报了自己的屈辱的仇恨。
齐桓公他是春秋五霸之首,他在公元前685年到公元前643年处于在位执政时期,他是春秋时期齐国的第十五任君王,他姓姜,属于吕氏,名为小白。齐桓公是历史上著名的姜太公的第十二代孙子,是齐僖公的第三个儿子,同时也是他最小的儿子,他的母亲是卫国人。
齐桓公画像
在当时的王位之战中,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两人为争王位,想尽办法,各处奇招,最后公子小白获胜,坐上了君王的位置。
齐桓公坐上王位以后,他任命管仲作为丞相,并且在天下进行广推改革的政策。在军事方面,他实施的是军政合一和兵民合一的军事制度。由此一来,齐国的兵力慢慢地开始变得强盛,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慢慢开始提高。
在公元前681年的时候,齐桓公在齐国召集了一些诸侯进行了会盟,他是春秋战国历史上,第一个诸侯去替代周天子,来充当会盟的盟主。在当时的中原地区,华夏的诸侯们一直烦恼于一些游牧部落对他们的攻击和骚扰。于是,齐桓公便发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他向北攻击山戎,向南讨伐楚国。就这样,他成为了中原地区第一个统治的霸主,还受到了周天子很大的赏赐。
但是晚年的齐桓公却变得昏庸多疑,自从丞相管仲不幸去世后,他开始任用起易牙和竖刁等一些小人奸臣。后来,齐桓公在内乱中饥饿难耐,最终的结局就是饥饿而死。
春秋时期,战火纷争,国家之间为夺取地盘和权力进行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斗争。当时的齐国,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强国。齐桓公是齐国历史上一个著名而且有很大贡献的君主,在他的执政时期,齐国成为当时最强盛的国家,实力不容小觑。
齐桓公像
齐桓公在位执政后,任命管仲作为当时齐国的宰相,辅佐他自己,以此共同努力统一国家。齐桓公当时一共统领了9个诸侯国,带领他们召开盟会。他是第一个代替周天子召开盟会的诸侯。所以在时间上也领先,成为了春秋五霸中的第一个霸主。
齐桓公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再经济上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他为政治经济作了很多有用的改革,慢慢地使齐国逐渐更加强大起来。更是由于齐桓公曾经金戈铁马,率兵打战,击退了一些外来民族的攻击。而且,齐桓公还起到了领导的作用,他带领了其他八国的队伍一同击破了蔡国,讨伐了楚国。他们讨伐的成果,使得成功阻止了楚国军队向北行进。由此一来,使得齐桓公的威望大大增加。在公园前651年的时候,齐桓公在葵臣进行盟会和周围的诸侯们,并且签订了盟约,于是乎他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春秋时期中原的第一个霸主。
但是后来,晚年的齐桓公就变得多疑,爱猜忌。特别是管仲去世后,他还任用了奸臣和小人,这引起了很多百姓和大臣的不满。最后齐桓公在逃亡中死于饥饿。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的首领,在公元前685年到公元前643年是属于他的在位时期。他是春秋时代期间齐国历史上的第十五任君王,他是姜姓,名为小白,他的父亲是齐僖公,哥哥是齐襄公。在后来王位之争中,他和公子纠两人为争王位各出其招,最后公子小白赢得了胜利,成为了君王齐桓公。
齐桓公像
齐桓公任用管仲当宰相,并且推行改革制度。齐桓公大肆改革以后,从此齐国的国力开始大大的增强,齐桓公也顺理成章地开始走上统治霸主的道路。
他先是和邻国修建友好的邻国关系,把棠和潜这两邑归还给鲁国,想让鲁国成为齐国南边的有力保护屏障,还归还了很多以前抢夺来的地域,使这些地域原来的主人重新为齐国卖命,保护齐国,免受其他地区的侵犯。这样的行为既增多了盟友,又保护了自己的疆域不受外来侵犯,可谓一举多得。
齐桓公还召集很多各方诸侯进行会盟,他是历史上第一个由诸侯代替盟主,充当盟主的诸侯。后来宋国竟然违背当初说好的盟约,于是齐桓公就以周天子名义,率领其他几个国家的诸侯讨伐宋国,以此去迫使宋国投降求和。
但是晚年时候的齐桓公,他却变得昏庸而且多疑,自从宰相管仲去世之后,他竟然开始任用起易牙和竖刁这些小人奸臣。后来时局动荡不安,齐桓公在内乱中饥饿难耐,最终的结局就是惨死。
何为霸?霸,政之名,即伯,音转为霸,又称州伯、方伯,即诸侯之长,其职名为会诸侯、朝天子,实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秋时期,周室天子权力逐渐衰弱,而一些势力庞大的诸侯国已经开始卷入你争我夺的战争之中,都想要成为这天下霸主。而所谓的春秋五霸,就是在诸侯国的角逐中,脱颖而出,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春秋霸主。春秋五霸指的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和楚庄王这五大霸主。
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国与赵国之间的关键战役,决定了秦国统一六国的进程。然而,关于赵国名将廉颇在此战中“守了三年”的说法广为流传,却与史实存在偏差。一、长平之战的...
廉颇典故 2025-07-04 齐桓争霸:春秋中期霸主的确立与影响齐桓公(前685年-前643年在位)的争霸历程,是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诸侯争霸的典型缩影。作为春秋五霸之首,其霸业集中于春秋中期,通过管仲改革与&...
齐桓公 管仲 2025-07-04 曾子:儒家圣贤的德行典范与千年传承的智者形象曾子(前505年-前435年),即曾参,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人,是孔子晚年嫡传弟子、宗圣,更是儒家思想体系的重要构建者。他以“躬行君子”的实践精神,将孔子的仁学思...
孔子 2025-07-03 秦文公:秦国崛起之路的关键奠基者在周平王东迁、天下纷争的春秋初期,一位秦国君主以非凡的政治智慧与军事谋略,为秦国日后横扫六合、一统天下奠定了重要基石。他,就是秦文公。这位在位五十年的君主,通过...
秦文公 2025-07-03 齐桓公称霸时间考:从北杏初鸣到葵丘鼎盛的霸主之路在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中,齐桓公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功业成为首位霸主。其称霸历程跨越三十余年,历经北杏会盟的初试啼声、鄄地会盟的霸业奠基,直至葵丘会盟的巅峰...
齐桓公 2025-07-02 范蠡娶了东施是真的吗?历史镜像中的虚实辨析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范蠡与东施的名字如同两条平行线,却因后世文人的想象产生奇妙交集。一个是辅佐越王勾践兴越灭吴的智者,一个是因“东施效颦”沦为千年笑柄的寓言人...
勾践 范蠡 2025-07-02 俞伯牙的琴弦之外:历史迷雾与文化符号中的婚姻传说春秋时期的晋国上大夫俞伯牙,以一曲《高山流水》与樵夫钟子期缔造“知音”传奇,其事迹在《列子》《吕氏春秋》中留下深刻印记。然而,这位“琴仙”的私人生活却如琴弦余音...
伯牙 2025-07-01 子贡赎人与孔子的批评:一场跨越千年的义利之辩春秋末年,鲁国的一道法令在贵族间掀起波澜——凡赎回在诸侯国为奴的鲁国百姓,可凭收据至官府领取赎金。这道本为鼓励善行的政策,却因孔门弟子子贡的一次善举,引发了孔子...
孔子 2025-07-01 鄢郢之战:三十万生灵的悲歌与楚国盛衰的转折点公元前279年至前278年,秦将白起率军深入楚境,以决水攻城之策攻破鄢城,继而焚毁郢都,这场战役彻底改写了战国格局。史书记载的“鄢城百姓淹死数十万”与“楚国死者...
白起 2025-07-01 宋襄公:礼乐余晖中的孤勇者与时代错位的悲剧在中国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史上,宋襄公的名字始终与“仁义”和“迂腐”两种极端评价相伴。这位宋国第二十任国君,以“春秋五霸”之一的身份被载入史册,却因泓水之战中坚持...
宋襄公 2025-06-3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