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即清太祖,他是后金第一位大汗、清朝实际奠基者,他的一生共有十六个妻妾,其中阿巴亥最广为人知。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阿巴亥之所以能在努尔哈赤众多的妻妾中,脱颖而出,除了因为她有多尔衮和多铎这两个知名度较高的儿子外,还有就是因为主要涉及清朝初期影视剧中,阿巴亥这个名字总是频繁的出现。
但实际上,正史上的阿巴亥,和电视剧里演的可不太一样。这位传奇女子,一生充满了传奇,同时也带有一定的悲剧色彩,最后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阿巴亥,公元1590年出生于乌拉部落,她的父亲是乌拉部的首领满泰。十一年后,还是小女孩的阿巴亥,就已经以容貌秀丽、聪明异常而闻名了。

同样是这个时候,以努尔哈赤为首的女真势力,已经十分强大。出于讨好努尔哈赤和保住乌拉部的目的,阿巴亥的叔叔布占泰做主,把阿巴亥嫁给了岁数比阿巴亥大很多的努尔哈赤。那时候,作为建州女真首领的努尔哈赤,已经有众多妻妾了。但由于阿巴亥的容貌秀丽,加上十分聪明,很快就得到了努尔哈赤的宠爱,仅仅用了一年时间,阿巴亥就做到了大福晋的位置,可见阿巴亥的厉害之处。
再后来,阿巴亥又给努尔哈赤先后生了三个儿子,分别是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这三个人,在清朝早期的历史当中,产生了多大的影响,自不用多说。而努尔哈赤这边,对阿巴亥所生的三个儿子,也是极为的宠爱。兄弟三人年纪轻轻便被努尔哈赤委以重任,成为当时最为年轻的旗主,这个待遇是努尔哈赤其他的很多儿子都享受不到的。
不过后来发生的一件事,使得努尔哈赤开始对阿巴亥逐渐冷落。
当时努尔哈赤有一位小福晋,在努尔哈赤面前,告发大贝勒代善与阿巴亥之间有私情。不光有眉目传情之举,而且阿巴亥还经常给代善送饭。努尔哈赤听完后,并没有立马相信,而是派自己信任的人悄悄的查证了一番。手下查证后,确实情况属实。
这可就犯了大忌了。
努尔哈赤听完属下的禀报后,虽然十分生气,但是毕竟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所以就将此事压了下来。但从此之后,努尔哈赤开始与阿巴亥分房居住,阿巴亥过了一年多不受宠的日子。不过后来,努尔哈赤在成功打下辽阳后,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又重新得将阿巴亥召回,阿巴亥重新的获得宠爱,一直到努尔哈赤去世。

努尔哈赤去世之后,因为后金当时的汗位继承制度还不完善,几个儿子开始为了大汗之位展开了角逐。最终,皇太极取得了胜利。
关于历史上的努尔哈赤在去世前,是否有过口头的说法,让多尔衮继承汗位,至今仍有争议。不过,在丈夫努尔哈赤死后,阿巴亥的悲剧生活因此便拉开序幕。努尔哈赤死后没几天,当时最有权势的四大贝勒,便开始对她下手了。皇太极联合其他三大贝勒,以努尔哈赤所谓的遗诏为由,命阿巴亥殉葬,年仅三十五岁的阿巴亥,就这样结束了美丽而又短暂的一生。
正史当中的阿巴亥,并非是孝庄秘史中演的那样,是让阿敏用弓弦勒死的。再说了这个阿敏也并非是努尔哈赤的儿子,他是努尔哈赤的三弟舒尔哈齐的儿子。
我们再说回阿巴亥,阿巴亥不同于那个时期其他的女性,其他的女性只是在后宫之中,整日重复着争宠和日常琐事之中,皇上见了也不足为奇,主要不是涉及太过分的事情,皇上一般是不会插手的,因为后宫中的女人们争宠,从侧面也证明了皇上的魅力。皇帝虽然表面上不动声色,但其实心里是高兴的。
而阿巴亥就不同了,阿巴亥是个极其聪明和极其有野心的人。当初跟大贝勒代善的事情,也从侧面反映出了阿巴亥的野心,一般这样的女人,普通的人或事是打动不了她的,而且像阿巴亥这种女人一旦掌握不住,后果可是不堪设想的。所以皇太极才会在登上汗位之前,才会命阿巴亥自尽,因为阿巴亥不自尽的话,自己的汗位是坐不稳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论当时的实力而言,皇太极虽然实力较为强大,阿巴亥的三位子女实力较弱。但是只要是阿巴亥还活着,凭阿巴亥的能力,肯定会帮儿子们拉拢一部分的实力。虽然阿巴亥的儿子们,当时年纪还小,尚无军功。但只要阿巴亥在,即便多尔衮坐不上汗位,身边也会有很多支持者。
所以,皇太极选择先下手为强,把阿巴亥这个根源拔掉。既然源头都没有了,自然也就谈不上威胁了。再之后,皇太极将后金改为清朝,同时也将自己的称号由大汗变为皇帝。皇太极将自己的母亲孟古哲哲追封为孝慈皇后。
值得注意的是,皇太极的母亲孟古哲哲,生前只是努尔哈赤的侧福晋,并没有身为大福晋的阿巴亥地位高,皇太极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有意的贬低阿巴亥的地位,借此提高了母亲的地位。
再后来,皇太极去世后,九阿哥福临继承了皇位,也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顺治皇帝继位时年仅六岁,因此便需要有人辅政,辅政的两位王爷都是朝中权势相对较大的,一位是睿亲王多尔衮,一位是郑亲王济尔哈朗。
后来的多尔衮势力逐渐的压过了济尔哈朗,变成了大权独揽的摄政王。这个时候的多尔衮其实就相当于真正意义上的皇帝了,只不过没有皇帝的名头罢了。正史多尔衮便把母亲阿巴亥追封为了皇后,把母亲阿巴亥的牌位,放到太庙供宗族后人祭祀,父亲努尔哈赤被哥哥皇太极尊为太祖皇帝,母亲阿巴亥的称号自然也随之变化。

不过,死后的阿巴亥,只享受了四个月的尊荣。因摄政王多尔衮去世,被多尔衮压迫许久的顺治皇帝,得找个出口发泄自己的怨气,于是阿巴亥便成了首当其冲受到连累之人。
顺治皇帝将阿巴亥的牌位从太庙中移出,同时废除了阿巴亥追封的封号。受到多尔衮连累的不止阿巴亥一人,同时还有多铎。在顺治年间,多铎被削去亲王爵位,降为郡王,直到乾隆皇帝在位时,才恢复了亲王爵位,并将多铎的牌位放入太庙。
不光如此乾隆还将多铎的牌位,放入盛京贤王祠中,算是彻底承认了阿巴亥母子几人的地位。
阿巴亥作为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年纪轻轻便香消玉殒,属实让人唏嘘不已。而她的死,也间接改变了后来清朝的历史,导致了多尔衮、孝庄、顺治等一系列人物的命运,发生改变了。
在清初波谲云诡的政坛中,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即“大玉儿”)与睿亲王多尔衮的爱恨纠葛,始终如一团迷雾笼罩着历史长河。这段关系既是满蒙贵族联姻的政治产物,又因权力博...
孝庄文皇后和多尔衮什么关系 多尔衮怎么死的 2025-10-17 权倾朝野却止步皇位:多尔衮为何放弃称帝的深层博弈清初政坛的风云变幻中,多尔衮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符号。他手握正白、镶白两旗精锐,掌控八旗兵力的四分之一;他以摄政王之尊统率清军入关,定鼎中原;他甚至在顺治五年被...
顺治为什么出家 多尔衮怎么死的 2025-10-15 太后下嫁迷雾:多尔衮与孝庄的权力博弈与历史想象清初历史中,多尔衮与孝庄太后的关系始终笼罩在层层迷雾中。野史笔记、影视作品将这段历史渲染成“痴情王爷与隐忍太后”的凄美爱情,而正史却仅以“叔嫂”二字定义两人关系...
孝庄文皇后和多尔衮什么关系 多尔衮怎么死的 2025-10-13 权臣绝嗣之谜:多尔衮十妻四妾为何仅留一女?清初摄政王多尔衮一生征战沙场、权倾朝野,却因无子嗣留下历史谜团。这位手握大权的亲王坐拥六妻四妾,却仅得一女东莪格格,其绝嗣之谜背后,交织着战争创伤、权力博弈与医...
多尔衮怎么死的 东莪 2025-10-13 爵位稀缺的密码:清初封爵制度背后的权力逻辑与政治平衡清朝初期,宗室与功臣的封爵现象远少于后世想象。从努尔哈赤起兵至顺治年间,获得“王”“郡王”“贝勒”等高等爵位者屈指可数,多数宗室仅以“宗室”身份存在,功臣封爵更...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10-13 鳌拜与多尔衮:谁才是皇权的真正威胁?清初政坛,多尔衮与鳌拜两位权臣的崛起与衰落,构成了皇权与臣权博弈的典型样本。多尔衮以摄政王身份掌控朝局七年,其权力之盛甚至超越皇帝;鳌拜则以辅政大臣身份专权九年...
多尔衮怎么死的 鳌拜 2025-10-09 多尔衮子嗣之谜:唯一女儿背后的身体与历史密码多尔衮(1612年—1650年)作为清初最具争议的政治人物,其一生仅有一个女儿爱新觉罗·东莪的史实,始终是清史研究的焦点。结合《清史稿》《清实录》等正史记载与当...
多尔衮怎么死的 东莪 2025-10-09 多尔衮未自立为王的深层真相:权力博弈中的理性抉择在清朝入关的关键历史节点,多尔衮作为实际掌权者却始终未迈出称帝的最后一步。这一看似矛盾的行为背后,实则是多重因素交织下的理性选择。从八旗制度到权力制衡,从继承传...
多尔衮怎么死的 2025-09-25 兄弟阋墙与权力更迭:代善与多尔衮的宗室权力博弈在清初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爱新觉罗·代善与爱新觉罗·多尔衮作为努尔哈赤家族的核心成员,其关系贯穿了后金至清朝政权交接的关键节点。从血缘纽带到权力角逐,从战场协...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多尔衮怎么死的 2025-09-24 努尔哈赤的情感谜题:阿巴亥——权力漩涡中的挚爱悲歌在清朝开国君主努尔哈赤波澜壮阔的一生中,其情感世界始终笼罩着神秘面纱。尽管史书记载他共有十六位妻妾,但关于“最爱之人”的争议从未停歇。从政治联姻的牺牲品到权力斗...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阿巴亥 2025-09-18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