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公元1075年,几经外放,历尽坎坷,沉浮宦海10年的苏东坡知密州。在一个皓月当空的晚上,他再一次在梦中和亡妻王弗相遇。美貌聪慧的娇妻似乎从未远离,依然在昔日的窗棂畔下,安静优雅地为他款款地梳妆。
蓦然醒来时,苏东坡已然泪千行,10年来对亡妻的思念,让苏东坡再也抑制不住内心情感的喷发,化作了一首凄美绝艳、让人肝肠寸断的悼亡词《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能写出如此感人的诗词,他究竟有多爱他的亡妻呢?
王弗和苏东坡是同乡,四川眉州青神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是乡贡进士,她从小深受传统文化的熏染,知书达理,聪慧谦谨。
两人的结合简单而传统,秉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过,这个媒人有点特别,他就是王弗的父亲,也是苏东坡的老师王方。
当时的王方正在青神中岩书院教书,苏洵慕其声名,将18岁的苏东坡送到此处,拜入王方的名下。王方非常欣赏苏轼的才华,决心将自己的爱女托付于他。于是,在1504年的中岩寺山脚下,一对新人喜结良缘。此时的苏轼18岁,而王弗15岁。
婚后的王弗相伴苏轼左右,竭力照顾丈夫周全,做一个相夫教子的苏家好儿媳。而苏轼则天生豪放浪漫,在不羁之下,隐藏着一颗近乎野性的童心。王弗时常陪着苏轼徜徉于中岩寺的古庙清溪边,流连于半山腰的山间密林里,伴他郊游野炊、读书吟唱,陪他纵情山水、怡然自乐。
嗜书如命的苏轼手不释卷,而王弗“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当初嫁给苏轼时,王弗个性内敛,不嗜浮夸,“未尝自言其知书也”。大才子苏轼读书时偶尔也有卡壳的时候,这时的王弗“辄能记之”,苏轼大为诧异,“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
于是,苏轼由衷地感叹“其敏而静”,至此方知这位妻子不仅秀外慧中,而且知书达礼,从此将她视作良师益友。王弗的这则“红袖添香”的故事,后来都被苏轼记载在了《亡妻王氏墓志铭》里。
除了陪伴苏轼读书,王弗还特别注意苏轼的交友。因为苏轼为人豁达,不拘小节,曾说过:“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这样的苏轼让王弗很不放心,因此出现了“幕后听言识人”的故事。
在《亡妻王氏墓志铭》中,对这则故事有着这样的记载:“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覆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
王弗告诫苏轼,来访的客人说话模棱两可,首鼠两端,完全按照主人的心思说话,这样的人是不可交的。
有人上门求助于苏轼,对苏轼特别热情,王弗理智地提醒苏轼,此人不能深交,要注意提防。
王弗不愧是识人断人的高手,凡是被她特地提及的人,后来都原形毕露。如早年和苏轼过从甚密的谢景温、章惇等人,在涉及到个人利益或党派之争后,翻脸比翻书都快。
苏轼还有一个爱好,就是酷爱丹药和求仙之术。有一次,苏轼见一座坟茔不同寻常,怀疑是古人藏丹药之处,“欲发之”。王弗委婉地劝诫说:“使吾先姑在,必不发也。”意思是说,如果婆婆尚在,一定不会让你这样做的。一句话就让苏轼“愧而止”。
王弗就是这样的一位贤内助。可惜好景不长,情深不寿,在嫁给苏轼11年后,刚刚27岁的她,便突然染病去世,只留下年仅6岁的幼子苏迈,以及苏轼无限的伤感和悲戚。
苏询对王弗这个儿媳妇也很满意,特地嘱咐苏轼,“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诸其姑之侧”,要求苏轼将王弗陪葬在她婆婆身侧。
第二年,苏洵也病逝,苏轼将二人同时运回故乡安葬,并在坟墓周围的山坡上种下了很多松树,“老翁山下玉渊回,手植青松三万栽”。苏轼栽下的,不仅仅是松树,还有他萦绕一生的思念。
王弗去世四年后,苏轼娶了王弗的堂妹王润之,虽然两人眉目神情酷似,但王弗身上“敏而静”的气质,却再也无法从王润之那里觅得。
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一场因诗文引发的政治风暴席卷朝野,史称“乌台诗案”。这场案件以苏轼被捕入狱为核心,牵连数十人,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字狱之一。其导火...
苏轼 2025-09-18 宋词双璧:婉约派与豪放派的美学分野中国词史长河中,婉约派与豪放派犹如双子星辉映千年。自晚唐五代温庭筠、韦庄开创婉约词风,至北宋苏轼突破传统创立豪放派,再到南宋辛弃疾将豪放词推向巅峰,两大流派在题...
韦庄 苏轼 2025-09-11 豪放派经典诗词:冲破时空的生命礼赞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星空中,豪放派如同一束穿透云层的烈日,以其雄浑壮阔的意境、奔放不羁的情感与超越世俗的格局,打破了婉约派“为情而造文”的细腻框架。从苏轼“大江东去...
苏轼 2025-09-09 黄庭坚诗词:北宋文坛的璀璨星辰黄庭坚,北宋时期杰出的诗人、词人、书法家,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与苏轼并称“苏黄”,其诗词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黄庭坚的诗词,以其独...
苏轼 2025-09-01 北宋诗人张耒的诗:平易中的深沉与苍茫北宋文坛星光璀璨,苏轼、黄庭坚、秦观等大家如北斗耀空,而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虽在后世声名略逊于师友,却以独特的诗风与深切的人文关怀,在宋诗长河中刻下不...
苏轼 2025-08-25 苏舜钦与苏轼:北宋文坛的“平行线”北宋文坛星光璀璨,苏舜钦与苏轼作为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常因同姓被误认为存在宗族关联。然而,通过梳理两人家世、生平与文学脉络,可清晰发现:二人除同姓外并无直接血缘...
苏轼 2025-08-25 苏轼最美的一首诗:在题西林壁中窥见永恒的智慧之光若以“美”为尺丈量苏轼的诗作,《题西林壁》或许并非以辞藻华美取胜,却以哲思的深邃与意境的澄明,成为千年诗史中一座不可逾越的丰碑。这首创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
宋神宗怎么死的 苏轼 2025-08-13 苏轼对张耒的评价:文脉相承中的文学镜像与精神共鸣北宋文坛的星空中,苏轼与张耒的师徒情谊如北斗与长庚,既照亮了“苏门四学士”的文学天空,更在贬谪黄州的逆境中淬炼出中国文学史上一段独特的创作共生。苏轼对张耒的评价...
苏轼 2025-08-07 陈维崧贺新郎:清初词坛的豪放绝唱与时代悲歌在清初词坛的星空中,陈维崧以《贺新郎》系列词作独树一帜,其词风豪放中见沉郁,既承袭了苏轼、辛弃疾的雄浑气魄,又融入了明清易代之际的苍凉血泪。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词...
苏轼 辛弃疾 2025-08-06 乌台诗案:苏轼的文学劫难与北宋政坛的风暴眼在北宋熙宁变法与元丰更化的激荡浪潮中,一场以文字为导火索的政治风暴席卷文坛——乌台诗案。这场发生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的文字狱,不仅将苏轼推向生死边缘,...
宋神宗怎么死的 苏轼 2025-08-0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