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华上下几千年历史,王朝更迭不断,杀伐战乱不息,期间忠臣圣贤辈出,从孔夫子到王阳明,从魏征到于谦......有的是以贤闻名、有的是以忠著称、还有的是以善于进谏名垂青史......但只有一种人是少见的,那就是神机妙算,通晓过去和未来,甚至能预言几个王朝千百年未来命运的神人。
正是因为他们是“神人”,所以在一些史学家的笔下,他们的出现往往带着一层神秘面纱叫人难以捉摸,从出场到退场,都带着几分玄幻色彩。
例如,辅佐周文王和周武王灭商的姜子牙、春秋时期设下千古迷局的鬼谷子、西汉开国的首席功臣,谋圣张良、三国时期神话一般的存在诸葛孔明、唐朝开国用兵如神的军师徐茂公。还有本篇文章要介绍的明初第一谋士刘伯温,关于他们的真实故事和传说数不胜数,久而久之,人们也分不清哪些是传说,哪些是真实的他们。正史中记载的自然以真实故事居多,比如他们的仕途和官场经历,但让他们为普通百姓所熟知的,还是那些有趣的传说。
关于刘伯温,广为流传的“烧饼歌”家喻户晓,甚至连一款新开发的游戏“英雄杀”里面刘伯温这个角色的座右铭丢失那句尽人皆知的“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这句话的来源很有意思:
1368年的一个早上,朱元璋像往常一样在殿内吃烧饼,有人来报说刘伯温求见。朱元璋对刘伯温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大名早有耳闻,忙请他进来。由于想试一下刘伯温是否和传说中有一样的本事,于是他将还没吃完的烧饼藏到了饭碗下面,等到刘伯温进来,他第一句话便问他:“饭碗下面是何物?”,刘伯温不慌不忙地吟出那句诗,朱元璋见刘伯温真的名不虚传,才开始和他探讨关于大明朝未来的发展和命运如何。由此,那几首脍炙人口的“烧饼歌”就这样诞生在这个和往常没有任何差别的早晨:
燕子不日飞入京,永享山河乐太平。豪杰更起文墨辈,英雄奉旨看还乡。
北方胡虏害生民,御驾亲征定太平。失算功臣不敢谏,生灵遮掩主惊魂。
国压瑞云七载长,胡人不敢害贤良。相送金龙复故旧,云开边日照边疆。
对明朝历史稍微了解一点的都不难看出,第一首诗说的是燕王朱棣篡位的事,朱元璋立朱允炆为帝,心怀天下的朱棣定是非常不服气,于是起兵造反,不日便攻进明朝都城南京。燕子指的便是朱棣,“永享山河乐太平”,里边又刚好隐含了永乐两个字。
再看第二首,说的是英宗朱祁镇亲征漠北被俘后又成功复位的事,“土木堡之变”后,英宗被扣在漠北,他的弟弟朱祁钰在京城称帝,本是为了稳住朝中局面,结果自己当皇帝上了瘾,在朱祁镇被也先送回来时拒绝归还皇位,还囚禁了朱祁镇,于是朱祁镇不得已才通过“夺门之变”复位。有人说,明朝的衰败是从嘉靖开始的,在刘伯温看来,这明显太早。他认为,明朝的衰败,从明英宗就开始了。
原因为何,请看下面这首诗:
天下饥寒有怪异,栋梁龙德乘婴儿。
禁宫阔大任横走,长大金龙太平时。
老练金龙精壮旺,相传昆玉继龙堂。
任用阉人保社稷,八千女鬼乱朝纲。
明宪宗朱见深便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栋梁龙德乘婴儿”指的是婴儿时期的明孝宗朱佑樘被太监收养才躲过了万贵妃的毒手;“长大金龙太平时”指的是明孝宗的中兴,明孝宗是个好皇帝,可惜寿命太短;“老练金龙精壮旺,相传昆玉继龙堂”,对明史了解的应该看得出来,这两句诗说的明武宗朱厚照朱厚熜,前半句代指明武宗不务正业,荒淫无度,他在位的数年真的是彻彻底底地爽快了一回,只是大明江山,彻底被搞垮了;明武宗没有子嗣,所以从旁支中挑选了一位继承者,那位继承者便是嘉靖,嘉靖沉迷于炼丹不理朝政,明朝此时,已是风雨飘摇;最后“阉人”两句不解释也知道是魏忠贤乱政一事。
“忠良杀害崩如山,无事水边成异潭。救得金龙真骨肉,可怜父子顺难当。”东林党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幸运的是,在贤臣的保护下,皇权总算没有落入他人手中,但是明光宗朱常洛和明熹宗朱由校的皇帝都没当多久。
说道这里,朱元璋不可能不关心他苦心经营的大明王朝结局如何。
于是刘伯温用一句话结束:
“树上挂曲尺,遇顺则止,至此天下未已”。
明朝结束在了崇祯手里,崇祯觉得无颜面对他的子民,所以选择以发覆面,在煤山上吊自杀;顺治是清朝第一个入关的皇帝,清朝入主中原,代表着明朝276年的历史彻底终结。
刘伯温的预言,和袁天罡的《推背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几分是真几分是传说已经无从知晓,或者说是不愿意去深究,一个如神仙般的存在,当然会有如神仙般的异于常人的能力。
《推背图》起源于我国唐朝太宗皇帝时期,以其预言的准确而著称于世,是当时著名的天相家李淳风和袁天罡所著作,以推算大唐当时的国运。 推背图一共有60象,除去第一象引言和第六十象结言并非预言外,共有58象预言,从大唐气数(第2象)开始,一直预言到了世界大同(第59象),而且每象相接,决无次序错乱。 推背图如何得名:某日李淳风观天象,得知武后(即武则天)将夺权之事,于是一时兴起,开始推算起来,谁知竟推算到唐朝以后中国2000多年的命运,直到袁天罡在身后推他的背,说道:“天机不可再泄, 还是回去休息吧!”,即第60像所叙述,故《推背图》由此而得名。
在贞观之治的璀璨星河中,房玄龄与杜如晦的君臣际遇堪称典范。这对被后世誉为“房谋杜断”的组合,以“谋”与“断”的互补之道,构建起中国古代政治史上最富效率的决策体系...
房玄龄 2025-04-30 二王八司马事件:革新理想的湮灭与制度困局的显影公元805年的长安城,一场仅持续146天的政治革新如流星般划过中唐的夜空。这场由王叔文、王伾领衔,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位士大夫参与的改革运动,最终以&qu...
柳宗元 2025-04-30 武周朝十五年:中国历史上唯一女帝的短暂王朝公元690年秋,洛阳紫微城内,6万臣民伏地高呼"请圣神皇帝登基"。67岁的武则天身着十二章衮冕,在万象神宫接受百官朝拜,将国...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4-30 新城公主原名考:揭开唐代嫡公主的真实称谓之谜在唐代宗室谱系中,新城公主作为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幼女,其生平轨迹与名讳更迭始终笼罩在历史迷雾中。通过比对《新唐书》《唐会要》及出土墓志等史料,可清晰...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4-30 韦应物:中唐诗坛的隐逸灯塔与官场清流在唐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韦应物以独特的生命轨迹与艺术成就,成为连接盛唐与中唐的关键坐标。这位出身关中望族的诗人,既以"浪子回头&quo...
韦应物 2025-04-30 王维:盛唐气象中诗画禅意的三重化身在盛唐的璀璨星河中,王维(701-761)以诗、画、禅三绝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独特符号。这位出身太原王氏的诗人,十九岁登京兆府解元,二十一岁进士及第,却以半官半隐...
王维 2025-04-28 李世民与李元霸:历史原型与文学虚构交织的兄弟羁绊在隋唐风云中,李世民与李元霸的关系常被置于历史与文学的双重镜像下审视。作为唐高祖李渊之子,二人本为血脉相连的兄弟,但后世评书、演义的演绎使这段关系被赋予了更多传...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4-28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未弑父的深层逻辑:权力博弈与政治伦理的双重考量公元626年6月4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亲手射杀太子李建成,尉迟恭斩杀齐王李元吉,这场血腥政变彻底改写了唐朝历史走向。然而,当刀锋指向太极宫时,李世民却选择...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04-28 诗仙家讳:李白为子取名"伯禽"的千年密码在唐代诗坛的璀璨星河中,李白为长子取名"伯禽"的举动,恰似一颗投入历史深潭的石子,激荡起跨越千年的文化涟漪。这个承载着周公遗...
李白 周公 2025-04-27 狄仁杰的情感归宿:历史与虚构交织的婚姻图景在唐代政治与文学的交织叙事中,狄仁杰的婚姻状况始终笼罩着迷雾。作为正史中以"断案如神"著称的宰相,其私人生活被简化为&...
狄仁杰 2025-04-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