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华上下几千年历史,王朝更迭不断,杀伐战乱不息,期间忠臣圣贤辈出,从孔夫子到王阳明,从魏征到于谦......有的是以贤闻名、有的是以忠著称、还有的是以善于进谏名垂青史......但只有一种人是少见的,那就是神机妙算,通晓过去和未来,甚至能预言几个王朝千百年未来命运的神人。
正是因为他们是“神人”,所以在一些史学家的笔下,他们的出现往往带着一层神秘面纱叫人难以捉摸,从出场到退场,都带着几分玄幻色彩。
例如,辅佐周文王和周武王灭商的姜子牙、春秋时期设下千古迷局的鬼谷子、西汉开国的首席功臣,谋圣张良、三国时期神话一般的存在诸葛孔明、唐朝开国用兵如神的军师徐茂公。还有本篇文章要介绍的明初第一谋士刘伯温,关于他们的真实故事和传说数不胜数,久而久之,人们也分不清哪些是传说,哪些是真实的他们。正史中记载的自然以真实故事居多,比如他们的仕途和官场经历,但让他们为普通百姓所熟知的,还是那些有趣的传说。
关于刘伯温,广为流传的“烧饼歌”家喻户晓,甚至连一款新开发的游戏“英雄杀”里面刘伯温这个角色的座右铭丢失那句尽人皆知的“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这句话的来源很有意思:
1368年的一个早上,朱元璋像往常一样在殿内吃烧饼,有人来报说刘伯温求见。朱元璋对刘伯温神机妙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大名早有耳闻,忙请他进来。由于想试一下刘伯温是否和传说中有一样的本事,于是他将还没吃完的烧饼藏到了饭碗下面,等到刘伯温进来,他第一句话便问他:“饭碗下面是何物?”,刘伯温不慌不忙地吟出那句诗,朱元璋见刘伯温真的名不虚传,才开始和他探讨关于大明朝未来的发展和命运如何。由此,那几首脍炙人口的“烧饼歌”就这样诞生在这个和往常没有任何差别的早晨:
燕子不日飞入京,永享山河乐太平。豪杰更起文墨辈,英雄奉旨看还乡。
北方胡虏害生民,御驾亲征定太平。失算功臣不敢谏,生灵遮掩主惊魂。
国压瑞云七载长,胡人不敢害贤良。相送金龙复故旧,云开边日照边疆。
对明朝历史稍微了解一点的都不难看出,第一首诗说的是燕王朱棣篡位的事,朱元璋立朱允炆为帝,心怀天下的朱棣定是非常不服气,于是起兵造反,不日便攻进明朝都城南京。燕子指的便是朱棣,“永享山河乐太平”,里边又刚好隐含了永乐两个字。
再看第二首,说的是英宗朱祁镇亲征漠北被俘后又成功复位的事,“土木堡之变”后,英宗被扣在漠北,他的弟弟朱祁钰在京城称帝,本是为了稳住朝中局面,结果自己当皇帝上了瘾,在朱祁镇被也先送回来时拒绝归还皇位,还囚禁了朱祁镇,于是朱祁镇不得已才通过“夺门之变”复位。有人说,明朝的衰败是从嘉靖开始的,在刘伯温看来,这明显太早。他认为,明朝的衰败,从明英宗就开始了。
原因为何,请看下面这首诗:
天下饥寒有怪异,栋梁龙德乘婴儿。
禁宫阔大任横走,长大金龙太平时。
老练金龙精壮旺,相传昆玉继龙堂。
任用阉人保社稷,八千女鬼乱朝纲。
明宪宗朱见深便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栋梁龙德乘婴儿”指的是婴儿时期的明孝宗朱佑樘被太监收养才躲过了万贵妃的毒手;“长大金龙太平时”指的是明孝宗的中兴,明孝宗是个好皇帝,可惜寿命太短;“老练金龙精壮旺,相传昆玉继龙堂”,对明史了解的应该看得出来,这两句诗说的明武宗朱厚照朱厚熜,前半句代指明武宗不务正业,荒淫无度,他在位的数年真的是彻彻底底地爽快了一回,只是大明江山,彻底被搞垮了;明武宗没有子嗣,所以从旁支中挑选了一位继承者,那位继承者便是嘉靖,嘉靖沉迷于炼丹不理朝政,明朝此时,已是风雨飘摇;最后“阉人”两句不解释也知道是魏忠贤乱政一事。
“忠良杀害崩如山,无事水边成异潭。救得金龙真骨肉,可怜父子顺难当。”东林党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幸运的是,在贤臣的保护下,皇权总算没有落入他人手中,但是明光宗朱常洛和明熹宗朱由校的皇帝都没当多久。
说道这里,朱元璋不可能不关心他苦心经营的大明王朝结局如何。
于是刘伯温用一句话结束:
“树上挂曲尺,遇顺则止,至此天下未已”。
明朝结束在了崇祯手里,崇祯觉得无颜面对他的子民,所以选择以发覆面,在煤山上吊自杀;顺治是清朝第一个入关的皇帝,清朝入主中原,代表着明朝276年的历史彻底终结。
刘伯温的预言,和袁天罡的《推背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几分是真几分是传说已经无从知晓,或者说是不愿意去深究,一个如神仙般的存在,当然会有如神仙般的异于常人的能力。
《推背图》起源于我国唐朝太宗皇帝时期,以其预言的准确而著称于世,是当时著名的天相家李淳风和袁天罡所著作,以推算大唐当时的国运。 推背图一共有60象,除去第一象引言和第六十象结言并非预言外,共有58象预言,从大唐气数(第2象)开始,一直预言到了世界大同(第59象),而且每象相接,决无次序错乱。 推背图如何得名:某日李淳风观天象,得知武后(即武则天)将夺权之事,于是一时兴起,开始推算起来,谁知竟推算到唐朝以后中国2000多年的命运,直到袁天罡在身后推他的背,说道:“天机不可再泄, 还是回去休息吧!”,即第60像所叙述,故《推背图》由此而得名。
在唐朝贞观年间的政治舞台上,萧瑀是一个极具争议却又无法忽视的存在。唐太宗李世民曾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赞誉他,将其比作狂风中屹立不倒的劲草、乱世中坚守忠诚...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8-01 薛绍与慧娘:虚构与真实交织的千年情殇在唐代历史与文学的交织中,薛绍与慧娘的故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既承载着真实历史的厚重,又浸润着文学想象的浪漫。薛绍作为唐高宗与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的驸马,其生平有...
武则天有男宠吗 太平公主 2025-07-30 古代殿试资格考:从寒门学子到天子门生的晋级之路殿试作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最高层级考试,自唐代武则天首创至清末废止,历经千年演变,其资格审核体系既承载着皇权对人才的最终裁决,也折射出科举制度“逐级筛选、优中选...
武则天有男宠吗 2025-07-30 韦贵妃并未让长孙皇后失宠:从历史脉络中还原真相在唐太宗李世民的后宫中,长孙皇后以“贤后”之名垂范千古,而韦贵妃作为四妃之首,常因墓志铭中“宠冠后宫”的记载引发后世猜测。然而,综合历史文献与考古发现,所谓“韦...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07-29 上官婉儿的诗:宫廷与自然的双重变奏在唐代诗坛的璀璨星河中,上官婉儿以“巾帼宰相”的身份独树一帜。作为武则天与唐中宗时期的宫廷核心人物,她不仅掌控诏命、品评诗文,更以32首存世诗作构建了独特的文学...
武则天有男宠吗 上官婉儿 2025-07-29 黄巢:历史迷雾中的复杂人性黄巢,这位唐末农民起义领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却争议不断的印记。从私盐贩子到“冲天大将军”,从长安称帝到狼虎谷败亡,他的形象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被解构与重构...
黄巢 2025-07-29 李治为何钟情武则天:权力、情感与政治的交织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爱情故事,始终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话题之一。这位以“永徽之治”奠定盛唐基础的皇帝,为何会对大自己四岁、曾是父亲唐太宗才人的武则天倾心不已?...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07-28 风尘三侠真实存在吗?历史与传奇的交织在中国文化中,“风尘三侠”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组合,由虬髯客、李靖和红拂女三人构成。他们的事迹被广泛传颂,并成为了武侠小说、影视作品乃至民间传说中的经典形象。然...
李靖 2025-07-28 杜衍与王安石:北宋政坛的清流与改革者北宋时期,政治舞台上涌现出众多杰出人物,他们或以清廉正直著称,或以锐意改革闻名。其中,杜衍与王安石便是两位极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们虽身处同一时代,却以不同的方式在...
王安石 2025-07-28 李世民为何称薛仁贵为“王兄”:一场君臣际遇中的虚实之辨唐太宗李世民与名将薛仁贵的关系,在史书与民间传说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史载薛仁贵于贞观末年投军,在安市城之战中以白衣冲锋的勇猛形象被李世民赏识,但正史中从未出...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7-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