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直捣黄龙,出自《宋史·岳飞传》:“金将军韩常欲以五万众内附。飞大喜,语其下曰:‘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对于直捣黄龙来说,意思就是摧毁对方的巢穴,也比喻将战斗坚持到底。在靖难之役中,燕王朱棣正是凭借着直捣黄龙的策略,得以取代建文帝朱允炆,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
但是,也有相反的例子,在三藩之乱中,吴三桂的大军都已经打到长江了,完全可以采取直捣黄龙的策略,以此进攻清朝的都城。不过,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吴三桂却在这个时候停止前进,也即给清朝康熙皇帝足够的时间来调兵遣将。最终,康熙皇帝成功平定了三藩之乱,而吴三桂的后人,自然也遭到了清朝的诛杀。那么,问题来了,三藩之乱中,吴三桂都已经打到长江了,为何不继续前进呢?
一
首先,清朝朝廷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吴三桂闻讯后决定背叛清朝。同年,吴三桂自称周王、总领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联合平南王世子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及广西将军孙延龄、陕西提督王辅臣等以反清复明为号召起兵反清。在三藩之乱中,因为吴三桂一方准备充分,而年轻的康熙皇帝则缺乏足够的应对。
所以,吴三桂军由云、贵而开进湖南,几乎占据湖南全省。进而占据四川,至于福建、广东、广西、陕西、湖北、河南等地,也有势力响应。在此基础上,吴三桂的大军不仅打到了长江,还夺取了清朝的半壁江山,可以说距离推翻清朝只有“一步之遥”了。
二
由此,在笔者看来,吴三桂初期的形势,明显要好于靖难之役中的燕王朱棣。但是,二者的结果却是截然相反的。究其原因,和吴三桂在长江一带裹足不前,给了康熙皇帝足够的时间来调兵遣将存在直接的关系。进一步来说,吴三桂之所以没有直捣黄龙,主要原因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吴三桂之所以可以顺利打到长江流域,和他没有遇到清朝的精锐力量存在直接的关系。
众所周知,清朝之所以能入主中原,离不开精锐的八旗士兵。而在吴三桂在起兵初期,主要面对的是原先明朝的将士,这些归降清朝的明朝将士,在战斗力上自然不比吴三桂强多少。所以,凭借着突然出击,吴三桂确实可以占到上风。但是,如果碰上精锐的八旗士兵,吴三桂自然是没有必胜的把握。
三
对此,就曾经镇守山海关,参与明朝末年辽东战役的吴三桂,显然是亲眼见到过八旗士兵的战斗力。在明朝末年,努尔哈赤、皇太极凭借着精锐的八旗士兵在辽东战场重创明朝大军,而多尔衮也是带着八旗士兵入关,并迅速平定天下的。而这,成为吴三桂在长江一带停止前进的重要原因,如果直捣黄龙的话,显然要和精锐的八旗士兵展开正面的较量,这让吴三桂感到没有必胜的把握。
另一方面,吴三桂的年龄,促使他不愿意再冒险下去了。吴三桂出生于公元1612年,而三藩之乱爆发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此时,吴三桂已经60多岁了,也即进入到花甲之年。基于此,吴三桂明白直捣黄龙不是那么容易,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
四
最后,因此,吴三桂希望在有生之年彻底拿下长江以南的地区,从而和清朝划江而治。在此基础上,登基称帝、建立吴周,也是吴三桂的夙愿。凡此种种,都让吴三桂暂时放弃了北上进攻清朝都城的方案。另外,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吴三桂不打算放弃云贵,云贵对于来说是比较重要的地方,可以说是吴三桂势力的根基。所以,吴三桂如果继续北上进攻清朝的都城,这对于吴三桂来说,意味着放弃了原来的地方,如果直捣黄龙不能成功,就会让吴三桂的军队陷入到一个两难的境地。
综上,在起兵即巅峰的背景下,吴三桂选择在在湖南沿江布置防御工事,不再向北发展,而康熙皇帝抓住机会调整战略、安排兵力,通过优先解决王辅臣、尚之信、耿精忠等势力,康熙皇帝逐渐掌握了战场的主动,并最终平定了三藩之乱。而吴三桂,最终为自己的犹豫、顾忌太多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在明末清初的乱世风云中,陈圆圆的名字与“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典故紧密相连。这位秦淮名妓的命运,如同飘摇的柳絮,被卷入李自成、吴三桂、刘宗敏等历史漩涡的核心。要厘清...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李自成 2025-07-03 吴应熊官职品级考:从历史原型到鹿鼎记的虚实辨析在金庸武侠小说《鹿鼎记》中,吴应熊作为平西王吴三桂之子、建宁公主的驸马,其形象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博弈色彩。历史上真实的吴应熊,其官职品级与小说描写存在显著差异。...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吴应熊 2025-07-01 吴应熊身世考:陈圆圆养子身份背后的政治联姻密码在明末清初的风云变局中,吴应熊作为平西王吴三桂的嫡长子,其身世却因与陈圆圆的特殊关联蒙上神秘面纱。通过《清史稿》《吴三桂纪略》等史料的相互印证,一个跨越满汉、交...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吴应熊 2025-06-27 吴玠与岳飞:南宋抗金战场的双峰并峙与命运分野在南宋初年的抗金战争中,吴玠与岳飞犹如两颗璀璨的将星,分镇川陕与中原两大战场。他们虽未直接共事,却以各自的方式书写着抗金史诗,其关系与命运轨迹的交织,成为解读南...
岳飞 2025-06-26 韩世忠:从抗金名将到中兴四柱的传奇人生韩世忠,南宋“中兴四将”之一,与岳飞、张俊、刘光世齐名。他出身寒微,以匹夫之勇崛起于行伍,历经百战,成为南宋抗金战争中的中流砥柱。其一生跨越靖康之变、建炎南渡、...
岳飞 2025-06-26 顺昌之战岳飞为何迟迟不出兵:战略博弈与政治困局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顺昌城头,刘锜率领八字军以血肉之躯抵挡金军铁骑的狂潮。这场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不仅改写了宋金战争的格局,更因岳飞在战场附近的按兵不动...
岳飞 2025-06-16 岳飞之死:南宋权力漩涡中的忠魂陨落绍兴十一年腊月二十九(1142年1月27日),大理寺狱中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岳飞,这位背刺“尽忠报国”、率岳家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民族英雄,在“莫须有”的罪名下被赐死...
岳飞 2025-06-13 岳家军第一枪:高宠与岳飞君臣关系的文学重构与历史投射在清代小说《说岳全传》的虚构叙事中,高宠与岳飞的关系被塑造成古代军事文学中最具戏剧张力的君臣典范。这位被后世誉为“南宋抗金第一枪”的虚构将领,以其惊世骇俗的武勇...
岳飞 2025-06-09 顺昌孤影与郾城雄风:刘锜与岳飞的抗金双璧在南宋初年的烽火岁月里,刘锜与岳飞如两颗璀璨的将星,以不同的战术风格与战略视野,共同撑起了抗金战争的半壁江山。刘锜在顺昌城下以两万孤军击退十万金兵,岳飞在郾城战...
岳飞 2025-06-05 朱国治:三藩之乱中的殉节巡抚与历史争议在康熙十二年(1673年)爆发的三藩之乱中,云南巡抚朱国治的命运成为清初历史的关键注脚。这位以“朱白地”绰号闻名于世的封疆大吏,在吴三桂叛军的屠刀下终结了政治生...
康熙的儿子们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5-06-0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