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一生被朝廷贬官三次,第一次是1080年,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贬居黄州,即今天的湖北黄冈,在黄州呆了5年后,又迁常州,又至登州,即今天的今山东蓬莱;第二次1094年,先贬定州,即今天湖北定州,再贬惠州,远至岭南了;第三次是1097年,贬为琼州别驾,儋州安置,贬到海南,那已是茫茫海外的化外之地了,这是苏东坡被贬最远的地方。
苏东坡第一次被贬是因为熙宁变法。宋神宗上台后,起用王安石为宰相,推行了熙宁变法。变法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宋朝当时财政困难、民穷兵弱的局面,摆脱落后挨打的境况。王安石天纵英才,立志高远,熟悉民情,洞悉经济,在他的主持下,推行了一系列关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并取得初步成效。
然而,由于急于求成,对推行改革的官吏过于苛责,许多官吏在推行改革的过程中便欺上瞒下,蒙混过关,甚至鱼肉百姓,从中得利,因此出现了一些扰民伤民之事。特别是推行青苗法的过程中,官吏任意摊派,使老百姓受到与改革初衷相违背的伤害。因为苏东坡当时在基层做官,看到过一些伤民案例,便对变法提出过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但宋神宗求胜心切,听不得半点意见,而御史们又喜欢“观风弹事”,看皇帝的脸色,一看皇帝对苏东坡有看法了,立马闻风而动,仔细研究苏东坡的诗文,而后按图索骥,罗织了一些罪名,特别是从苏东坡的奏表《湖州谢上表》,还有诗歌《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中,找到了苏东坡一些发牢骚的句子,以讥谤皇帝、攻击新法的罪名,弹劾苏东坡,苏东坡因此入狱,坐了一百多天的牢,史称“乌台诗案”。苏东坡出狱后,就被贬到了黄州。
其实,苏东坡只是文人气性,诗人品格,讲话做事,喜欢付诸文墨,但说他坚决反对变法,这不符合事实。而且,他与王安石的私交一直不错,也佩服王安石的才华和能力,1086年,王安石去世,朝廷赠王安石太傅,苏东坡负责起草诰命《王安石赠太傅制》,他在制中说:“将有非常之大事,必生希世之异人。使其名高一时,学贯千载:智足以达其道,辩足以行其言;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用能于期岁之间,靡然变天下之俗。”对王安石的评价是非常之高的。
苏东坡不以站队来表达政治立场,而是通过自己的眼睛和调查了解,来以事实说话,所以,他因发表对改革看法而遭到贬官,他并没有与王安石成为宿敌。当王安石去世,司马光上台,尽废新法,苏东坡又说变法的益处和变法的好话,结果让保守的司马光也非常不快。
1094年,宋哲宗启用章惇为宰相,章惇在复行新法的同时,对反对派大肆进行报复,因为苏东坡当年对变法提出过意见,章惇因此将苏东坡贬至岭南惠州,为宁远军节度副使。苏东坡最大的优点在于,无论怎样的苦日子,他都能过出不错的滋味来,以前在黄州也好,现在到惠州也好,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他都优游自乐,比如开荒种地,手抄《金刚经》,钻研烹饪等等。在惠州,他曾作诗曰:“为报诗人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多么的悠闲自在!
但这却触动了章惇敏感的神经,他见苏东坡过得不错,立刻又将已经61岁的他贬到了海南。
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星空中,豪放派如同一束穿透云层的烈日,以其雄浑壮阔的意境、奔放不羁的情感与超越世俗的格局,打破了婉约派“为情而造文”的细腻框架。从苏轼“大江东去...
苏轼 2025-09-09 黄庭坚诗词:北宋文坛的璀璨星辰黄庭坚,北宋时期杰出的诗人、词人、书法家,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与苏轼并称“苏黄”,其诗词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黄庭坚的诗词,以其独...
苏轼 2025-09-01 北宋诗人张耒的诗:平易中的深沉与苍茫北宋文坛星光璀璨,苏轼、黄庭坚、秦观等大家如北斗耀空,而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虽在后世声名略逊于师友,却以独特的诗风与深切的人文关怀,在宋诗长河中刻下不...
苏轼 2025-08-25 苏舜钦与苏轼:北宋文坛的“平行线”北宋文坛星光璀璨,苏舜钦与苏轼作为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常因同姓被误认为存在宗族关联。然而,通过梳理两人家世、生平与文学脉络,可清晰发现:二人除同姓外并无直接血缘...
苏轼 2025-08-25 苏轼最美的一首诗:在题西林壁中窥见永恒的智慧之光若以“美”为尺丈量苏轼的诗作,《题西林壁》或许并非以辞藻华美取胜,却以哲思的深邃与意境的澄明,成为千年诗史中一座不可逾越的丰碑。这首创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
宋神宗怎么死的 苏轼 2025-08-13 苏轼对张耒的评价:文脉相承中的文学镜像与精神共鸣北宋文坛的星空中,苏轼与张耒的师徒情谊如北斗与长庚,既照亮了“苏门四学士”的文学天空,更在贬谪黄州的逆境中淬炼出中国文学史上一段独特的创作共生。苏轼对张耒的评价...
苏轼 2025-08-07 陈维崧贺新郎:清初词坛的豪放绝唱与时代悲歌在清初词坛的星空中,陈维崧以《贺新郎》系列词作独树一帜,其词风豪放中见沉郁,既承袭了苏轼、辛弃疾的雄浑气魄,又融入了明清易代之际的苍凉血泪。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词...
苏轼 辛弃疾 2025-08-06 乌台诗案:苏轼的文学劫难与北宋政坛的风暴眼在北宋熙宁变法与元丰更化的激荡浪潮中,一场以文字为导火索的政治风暴席卷文坛——乌台诗案。这场发生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的文字狱,不仅将苏轼推向生死边缘,...
宋神宗怎么死的 苏轼 2025-08-04 王朝云:从侍女到侍妾,苏轼生命中的特殊存在在苏轼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中,王朝云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她以侍妾的身份陪伴苏轼走过二十余载,其与苏轼家族的渊源常引发后人疑问:王朝云究竟是否为苏轼妻子的丫鬟?这一...
苏轼 王朝云 2025-07-22 梁师成口中的“小苏先生”:一段扑朔迷离的北宋往事北宋末年,宦官梁师成以“六贼”之一的身份活跃于宋徽宗朝堂,他权倾朝野,却因一个惊世骇俗的自称引发后世无尽猜测——他自称是苏轼的私生子。更耐人寻味的是,梁师成口中...
宋徽宗 苏轼 2025-07-1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