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末清初的动荡年代,江南医坛崛起了一位承前启后的医学大家——张石顽。这位出身长洲(今江苏苏州)的医家,以“石顽”为号,与喻昌、吴谦并称“清初三大医家”,其医学成就不仅体现在临床实践,更通过一系列传世医著构建起完整的学术体系。这些著作如同医学星河中的北斗,为后世医者指引着诊疗方向。
一、《张氏医通》:集大成的医学百科全书
1. 成书背景与学术渊源
《张氏医通》是张石顽晚年倾注心血之作,成书于康熙年间。该书以杂病诊疗为核心,系统整合了《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经典医籍的理论精髓,同时吸纳了历代医家的临床经验。张石顽在自序中称此书为“医家之津梁”,其编纂目的在于“使学者有所循途,而业医者不致迷津”。
2. 内容架构与学术特色

全书共十六卷,涵盖内、外、妇、儿各科疾病诊治,尤以杂病部分最为精当。其学术特色体现在:
理法方药贯通:每病皆以“脉因证治”为纲,先论脉象,次析病因,再辨证候,最后给出治法方药,形成完整的诊疗闭环。
临证经验丰富:书中记载大量验案,如治疗“肝着”用旋覆花汤加味,至今仍为临床所沿用。
方剂学贡献:收录方剂千余首,其中“石顽夜明散”“石顽导痰汤”等自创方剂,成为后世方剂学教材的重要内容。
3. 历史影响与版本流传
《张氏医通》自刊行以来,即被奉为“医家案头必备之作”。乾隆年间被收入《四库全书》,现存版本达二十余种,日本、朝鲜医家亦多所研习。清代名医徐灵胎盛赞其“诚医学正宗也”,现代中医教材仍将该书列为重要参考文献。
二、《伤寒缵论》《伤寒绪论》:伤寒学派的革新之作
1. 对《伤寒论》的重新诠释
张石顽早年隐居洞庭山期间,专攻张仲景《伤寒论》,结合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喻昌《尚论篇》等著作,历时二十余年完成《伤寒缵论》《伤寒绪论》。两书互为补充:
《缵论》主继承:以“缵”为名,意在承袭仲景原意,对《伤寒论》条文进行系统整理与训诂。
《绪论》主发挥:以“绪”为旨,梳理后世医家注解,辨析争议,提出“三纲鼎立”学说,强调六经辨证的纲领性地位。
2. 学术争议与历史地位
两书问世后,在医界引发关于伤寒学派传承的讨论。反对者如程应旄批评其“穿凿附会”,但更多医家认可其“以经解经”的研究方法。清代伤寒学家柯琴评价:“张氏之书,虽未尽合仲景原意,然其疏通证明之功,不可没也。”
三、《诊宗三昧》:脉学领域的精微之作
1. 脉诊理论的创新
张石顽在脉学领域造诣精深,《诊宗三昧》是其晚年脉学专著。该书突破传统二十四脉框架,提出“脉象三昧”说:
体状三昧:强调脉象的“位、数、形、势”四要素,如谓“脉位以沉取为准,数以一息四至为常”。
相类三昧:系统辨析相似脉象,如“弦脉与紧脉,皆主痛证,然弦脉如弓弦,按之不移;紧脉如转索,左右弹指”。
主病三昧:结合临床案例,阐释脉证对应关系,如“浮脉主表,亦主虚,须参舌色证候”。
2. 对后世脉学的影响
《诊宗三昧》与李时珍《濒湖脉学》并称脉学双璧,其学术思想被收入《医宗金鉴》。日本汉方医家吉益东洞在《类聚方》中多次引用该书脉诊理论,称其“诊脉之法,最为精当”。
四、其他著作与学术贡献
1. 《千金方衍义》:经典注解的典范
张石顽对孙思邈《千金要方》进行全面注释,著成《千金方衍义》。该书不仅训诂字词,更阐发方义,如解析“温胆汤”时指出:“胆欲温而恶寒,故用二陈温中,竹茹、枳实除痰泻热。”这种注解方法为后世医家注解经典树立了典范。
2. 《本经逢原》:本草学的实用指南
该书以《神农本草经》为基础,结合临床实践,对四百余味药物进行考订。其特色在于:
临床实用性:每药皆标明“主治”“禁忌”,如谓“人参补气,然阴虚火旺者忌之”。
炮制经验:详述炮制方法,如“熟地黄九蒸九晒,方能乌须黑发”。
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源召开忽里台大会,被推举为“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这一事件标志着蒙古草原从部落联盟向中央集权国家的转型,也开启了铁木真对周边政权的...
成吉思汗打的天下地图 启 2025-11-10 元朝的寿命为何这么短?只因忽必烈犯了一个致命错误!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定国号为“大元”,开启了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然而,这个疆域横跨欧亚、军事力量冠绝天下的帝国,仅...
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关系 启 2025-11-10 李世民称帝后,罗艺为何选择铤而走险?公元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中射杀太子李建成,两个月后登基称帝,开启贞观之治。然而,这位以“礼贤下士、宽厚仁德”著称的明君,却在即位次年遭遇了开国功臣罗艺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启 2025-11-06 铁血功臣的“无为”之道:曹参的传奇人生与历史启示在汉初群星璀璨的功臣谱系中,曹参以“萧规曹随”的典故被后世铭记。这位从沛县狱掾起步的武将,用战场上的刀光剑影与朝堂上的黄老智慧,书写了一段独特的传奇人生。一、从...
启 2025-10-30 牛弘:隋朝文治的中流砥柱与文化复兴的奠基人在隋朝短暂而辉煌的历史中,牛弘(545-610年)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与文化贡献,成为连接南北、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作为安定鹑觚(今甘肃灵台)人,他出身陇右望族安...
启 2025-10-29 天启之殇:明熹宗朱由校23岁早逝的深层诱因明熹宗朱由校(1605-1627年)在位仅七年,年仅23岁便驾崩于乾清宫,其短暂一生与明朝末年的动荡紧密交织。从落水事故到丹药滥用,从身体底子薄弱到政治压力摧残...
朱由校是个怎样的皇帝 启 2025-10-29 木匠天子与末世权谋:明熹宗朱由校的双重面孔明熹宗朱由校(1605—1627),明朝第十五位皇帝,年号“天启”。他的一生如同一出荒诞与悲剧交织的戏剧:既是痴迷木工的“匠人皇帝”,又是深陷党争漩涡的权谋者;...
朱由校是个怎样的皇帝 启 2025-10-22 李世民登基后,罗艺为何执意反叛?一场被恐惧与野心撕裂的悲剧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的血色尚未褪去,李世民以秦王身份登基称帝,开启贞观之治。然而,就在他稳固权力的关键时刻,一位手握重兵的边疆大将——罗艺,却突然举兵反叛。...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启 2025-10-22 龙且:从战场猛将到潍水败亡的军事启示在楚汉相争的烽火中,西楚霸王项羽麾下曾有一员以勇猛著称的将领——龙且。他的一生如流星划过夜空,既在东阿破秦、淮南败英布等战役中书写辉煌,又在潍水之战中因轻敌败于...
项羽 启 2025-10-21 雍正帝的“阳”面帝王术:以领导力铸就盛世根基在清朝历史长河中,雍正帝以“康乾盛世”承上启下的关键角色著称。他不仅以铁腕手段整顿吏治、强化皇权,更以独特的“阳”面帝王术——即通过制度创新、人才选拔与民生关怀...
雍正如何继位的 启 2025-10-20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