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诸葛亮或多或少都了解一些,无论正史还是野史对他的评价都是极其的高,这是一个被人们想象成神的人物,事实上诸葛亮也是自己撑起了后期蜀国的一片天。三顾茅庐、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脍炙人口的词语流传至今,使很多人一生不能忘怀。
在唐朝的时候,一代名将李靖特别崇拜诸葛亮,可谓是兵家领域的铁粉,李靖在和李世民交谈的时候也常常说“我理解的兵法,大多数是按照诸葛亮的阵法进行演变而来,八卦阵就是这样”。李靖是盛唐时期的著名将军,不仅为唐朝平定了大半个南方,而且在对付突厥人的方面也是立下了赫赫战功。可以说,这样一个军事专家对诸葛亮兵法的评价,是非常高的,也值得人们相信与理解。
读三国的朋友们都知道,诸葛亮会的可不是只有行军打仗这么简单。后世对诸葛亮一生的评价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这些评价可是有根有据的,不是胡乱安排的。军事家前面已经讲到过了,诸葛亮政治家的本事,主要体现在他治理国家方面。跟其他两个国家不同,魏国在北方大多数是平原,起码不为粮食发愁;吴国有长江天堑,而且大片的土地使得江东非常富饶。可是蜀国就不太一样了,除了山就是山虽有蜀锦,但毕竟只是财政的一小部分。但根据当时的史料记载,诸葛亮治理国家的时候,蜀国被治理地井井有条,虽然要打仗,但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还算挺好的。朝廷赏罚分明,不会出现因为跟哪个关系好就不处罚或者得到重用,也没有出现以公谋私的现象。
诸葛亮在外交上,大家就比较熟悉了。东吴舌辩群儒,一个人一张嘴说的东吴全部文人哑口无言,就连张昭这样的老臣也是自叹不如。还有一个地方更能体现诸葛亮的本领,他在隆中的时候,为刘备定下了联合东吴,跟蜀地西边和南边的少数民族打好关系的策略。这个策略,对于蜀汉来说,意义重大。
文学家跟书法家。一提到文学家大家应该能够反应出《出师表》了吧,征讨魏国前,诸葛亮为了师出有名所以写了这篇文章,说真的内容非常不错,详细的告诉了刘禅应该用哪些人不应该用哪些人,也说明白了当下的局势,希望他不要听信谗言。只是可惜刘禅太昏庸了,那么多人辅佐他帮助他,到最后还是把蜀国给玩没了。木牛流马、诸葛连弩的发明,把诸葛亮定位了一个发明家。
从这些来看,在汉末乱世诸葛亮可谓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文能治理打点好一个国家,武能平定大大小小的战役。刘备初期是何等的惨,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刘备也度过了艰难的时期。不过,他一生的死对头司马懿,却给出了一个跟其他人完全不同的评价。司马懿说:”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
不愧是诸葛亮一辈子最旗鼓相当,不分上下的对手,司马懿的这个评价,确实说明了诸葛亮后期的无奈与窘迫。司马懿认为,诸葛亮志向远大,但不能非常完美的抓住机遇,能够谋划大事,但缺乏果断,想出兵北伐却不能亲自掌握大权,使得每次即将成功之时或因粮草不足,或因朝中内乱而以失败告终。
放在当代诸葛亮就是一个策划型的人才,做事情追寻安排好一切然后循规蹈矩的去完成。作为谋士,这确实没有问题。但如果是自己执掌大权,就会遇到一些问题。往往会因为过于谨慎,错失良机。真正的大权还是在刘禅手里攥着,刘禅手下虽说没有佞臣但绝不缺乏昏庸之徒,再加上自己也不睿智也就使得诸葛亮统一天下,匡扶汉室的梦想成了泡影。
在蜀汉政权的历史叙事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军事表现常被置于对比框架:前者被戏称为“常败将军”,后者则因北伐屡次受挫被质疑“不善用兵”。然而,若深入分析两人在不同历史...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从"鱼水之欢"到"君臣博弈":刘备称帝后与诸葛亮关系变迁的深层逻辑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时,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接受"开府治事"的特殊授权,这种将相权与君权高度融合的安排,在三...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致李严书信的政治博弈与历史深意建兴四年(226年),蜀汉政权面临内外交困的复杂局面。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仅两年,丞相诸葛亮与托孤大臣李严的关系已悄然生变。当李严以密信形式劝诸葛亮接受九锡殊礼、...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忠魂未泯,礼制难容:诸葛亮身后立庙争议背后的历史逻辑建兴十二年(234年)秋,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强撑病体写下最后一份奏表:“臣家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这位五十四岁的丞相至死仍在践行“不...
诸葛亮 2025-09-30 刘禅重用诸葛瞻:权力、情感与政治的复杂交织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蜀汉政权进入后诸葛亮时代。作为蜀汉末代皇帝的刘禅,却在诸葛亮去世后持续提拔其子诸葛瞻,使其从骑都尉一路升至代理都护、卫将军,甚至执掌尚书台政...
诸葛亮 刘禅 2025-09-30 诸葛亮殒命五丈原后,刘禅凭何稳坐江山二十九载?公元234年秋,五丈原的秋风卷走了最后一片枯叶,也带走了蜀汉丞相诸葛亮。这位以"鞠躬尽瘁"著称的治世能臣,将未竟的兴复汉室之...
诸葛亮 刘禅 2025-09-29 魏延之死:历史迷雾中的权力博弈与人性困局公元234年秋,五丈原的寒风中,蜀汉征西大将军魏延的头颅被杨仪践踏于地。这场震惊朝野的"谋反案",实则是诸葛亮临终布局引发的...
诸葛亮 2025-09-29 诸葛亮轮椅之谜:历史传说与战略智慧的交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以“羽扇纶巾,四轮车行”的形象深入人心。这一独特的战场姿态,既引发了后世对其身体状况的猜测,也暗藏着深刻的军事心理学与战略威慑意图。通过...
诸葛亮 2025-09-29 爵位之辨:诸葛亮、张飞封乡侯与关羽封亭侯的深层逻辑在蜀汉政权中,诸葛亮封武乡侯、张飞封西乡侯,而关羽仅获汉寿亭侯的爵位,这一差异看似违背常理,实则暗含东汉末年爵位制度的严格规范与政治博弈的复杂性。从爵位等级、军...
关羽 诸葛亮 2025-09-29 街亭之失:诸葛亮未亲守的战略抉择与战场应对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发动首次北伐,以赵云出箕谷为疑兵,亲率主力出祁山直取陇右。此时,街亭作为连接关中与陇右的咽喉要道,成为决定战局的关键节点。然而,诸葛...
赵云 诸葛亮 2025-09-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