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中国 / 近代 / 民国 / 元朝 / 晋朝 / 周朝 / 商朝 / 夏朝 / 历史解密 / 历史剧 / 上古时期 / 苏联
站点logo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 >  历史解密 >  李绩:跨越三朝的传奇名将与政治智者

李绩:跨越三朝的传奇名将与政治智者

时间:2025-07-23 14:14:03来源:爱上历史作者:Marshall

在唐朝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李绩(594年—669年)无疑是一位熠熠生辉的传奇人物。他本名徐世绩,字懋功,曹州离狐(今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人,后因功绩卓著被唐高祖李渊赐姓李,又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单名绩。他的一生,跨越了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在唐朝的开国与兴盛进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瓦岗崛起:乱世中的义军栋梁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起义军风起云涌。十七岁的李绩投身翟让领导的瓦岗军,开启了他波澜壮阔的军事生涯。他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卓越的谋略,为瓦岗军的发展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时,瓦岗军在翟让的带领下,常因粮草匮乏而劫掠周边百姓。李绩深知“兔子不吃窝边草”的道理,劝说翟让将劫掠目标转向宋、郑两州地近御河的商旅,那里商旅众多,劫掠官私钱物既方便又能避免激怒乡里。翟让采纳了他的建议,瓦岗军因此获得了充足的物资,队伍迅速壮大,很快发展到一万余人。

面对隋朝名将张须陀的讨伐,翟让惊恐之下企图逃走,李绩却冷静地制止了他,并参与制定了诱敌深入、伏兵袭击的战术,成功歼灭隋军,张须陀也战死沙场。此后,李绩与王伯当一同劝说翟让奉李密为主,以收买人心、扩大影响。李密称魏公后,李绩因战功被封为东海郡公。

在攻打黎阳仓的战役中,李绩向李密进言:“天下大乱,本是为饥。如果我们攻陷黎阳国仓,大事可成矣。”李密听从了他的建议,派李绩带五千人马掩袭黎阳仓。当日,李绩便攻克黎阳仓,开仓招民众随便领粮,十天之内就招募到兵士二十多万人,极大地壮大了瓦岗军的实力。

归唐建功:唐朝开国的中流砥柱

李密叛唐被杀后,李绩展现出了非凡的忠诚与智慧。他统领着李密旧部,管辖着数千里之广的土地和众多百姓。但他没有选择割据自立,而是对长史郭孝恪说:“魏公既归大唐,今此人众土地,魏公所有也。吾若上表献之,即是利主之败,自为己功,以邀富贵,吾所耻也。今宜具录州县名数及军人户口,总启魏公,听公自献,此则魏公之功也。”于是,他派使者将李密旧地的详细情况上表李渊。李渊得知后,大悦道:“徐世绩感怀主人的恩德、推辞功劳,确实是纯臣。”下诏封他为黎阳总管、上柱国,封莱国公,后又加授右武候大将军,改封曹国公,并被赐姓李氏。

归顺唐朝后,李绩跟随秦王李世民南征北战,为唐朝的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在虎牢关之战中,他随李世民大败窦建德援军,为唐朝统一中原奠定了基础;在剿灭刘黑闼、徐圆朗的战役中,他屡建战功,平定了河北、山东的叛乱;在平定江南辅公祏的战役中,他率领步兵渡过淮水,攻取寿阳,直抵峡石,与李靖等将领密切配合,最终平定了江南。

北击突厥:守护边疆的钢铁长城

唐朝建立后,北方的突厥势力成为了一大威胁。李绩凭借着丰富的军事经验和卓越的指挥才能,多次击退突厥的入侵,为唐朝的边境安全立下了汗马功劳。

贞观三年(629年),李绩与李靖分兵合击东突厥。在阴山之战中,他指挥唐军与突厥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决战。唐军充分利用地形和战术优势,对突厥军队进行了猛烈的攻击。李绩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率领唐军大败颉利可汗,俘虏突厥贵族十余万,彻底解决了唐朝北方的边患。此役之后,唐朝的疆域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国威远扬。

此后,李绩又两次击退薛延陀的入侵,平定了碛北地区。他驻守并州十六年,威慑突厥,边境安定,唐太宗赞其“胜长城之防”。他的军事才能和爱国精神,赢得了唐朝朝廷和百姓的高度赞誉。

东征高句丽:完成太宗遗愿的忠勇之士

贞观十九年(645年),李绩随唐太宗李世民亲征高句丽。他率领唐军一路势如破竹,攻破辽东城,但由于气候恶劣,唐军不得不撤军。高宗时期(668年),已经七旬高龄的李绩再次挂帅出征。他不顾年迈体弱,亲率大军远征高句丽。在战争中,他指挥若定,充分发挥了唐军的军事优势。经过艰苦的战斗,唐军终于攻占了高句丽的都城平壤,俘虏了高句丽国王,设立安东都护府,完成了唐太宗未竟之志。

政治沉浮:明哲保身的智慧之臣

在政治舞台上,李绩同样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谋略。他是唐太宗的托孤重臣,唐太宗临终前将他贬为叠州刺史,试探其忠诚。李绩深知唐太宗的用意,毫不犹豫地奉旨赴任。唐高宗李治继位后,立即将他召回重用,授尚书左仆射,成为辅政核心。

在唐高宗欲废王皇后改立武则天的事件中,李绩的态度备受争议。当唐高宗询问他的意见时,他巧妙地回答:“此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这一回答既避免了直接卷入宫廷斗争,又表明了他对皇权的尊重。此后,他支持武则天立后,尽管这一举动被后世批评为“失节”,但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这实则是他明哲保身的一种策略。在复杂的宫廷政治环境中,他深知功高震主的危险,因此选择以这种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态度,既保全了自己,又维护了朝廷的稳定。

医学贡献:多才多艺的传奇人物

除了军事和政治方面的成就,李绩还兼通医学。他曾参与编纂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唐本草》,为唐朝的医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他还自撰《脉经》一卷,虽然今已佚,但从这一举动可以看出他在医学领域的深厚造诣和积极探索的精神。

历史评价:功过是非任人评说

李绩的一生,功绩卓著,但也存在一些争议。他一生征战四方,灭三国(东突厥、薛延陀、高句丽),为唐朝开疆拓土立下了不世之功,被朝廷倚为干城,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然而,他晚年支持武则天立后,被后世一些人批评为“失节”。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他的行为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做出的选择,反映了唐初功臣与皇权的复杂关系。

人物: 分享 上一篇: 古代人如何相亲的?古人相亲上的那些趣事 下一篇: 文武兼资,经纬之才:论刘仁轨的卓越才干

最新资讯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