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思勰(生卒年不详),青州益都(今山东省寿光市)人,出身于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其家族兼具儒学传统与农耕实践,祖辈多任地方官吏,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与研究。这种家学渊源为贾思勰奠定了深厚的农业知识基础,也塑造了他“性敦朴,好农事”的性格特质。
北魏时期,贾思勰步入仕途,曾任高阳郡(今属山东临淄)太守等职,任职期间足迹遍及山东、河北、河南等地。他深入乡野调研农情,向老农请教耕作经验,收集民间农业谚语与歌谣。例如,为验证“酒曲发酵温度”,他曾在寒冬夜守灶观测火候;为研究羊群育肥,亲自饲养并记录饲料配比。这些实践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农业知识,更让他深刻认识到农业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性。
《齐民要术》:中国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
北魏末年,战乱频仍导致农业衰退,民生凋敝。贾思勰深感“富国以农”的紧迫性,遂辞官归隐,历时十余年遍访黄河中下游农业区,系统整理6世纪前旱作农业经验,于公元533年至544年间撰成《齐民要术》。该书书名取自《史记》“齐民无盖藏”,意为“平民谋生之术”,聚焦实用农业技术,摒弃空谈。
1. 内容体系:涵盖农、林、牧、副、渔五大领域
全书共10卷92篇,11万余字,结构严谨,脉络清晰:
卷一至卷五:聚焦农作物耕作与栽培,详细记载谷物、蔬菜、果树、林木的种植技术,提出“顺天时,量地利”的耕作原则,强调精耕细作与轮作套种。例如,他指出绿豆肥效最佳,可与蚕粪、熟粪媲美,这一认识比欧洲早1200余年。
卷六:专述动物饲养与畜牧兽医,涵盖马、牛、羊、猪、禽类的选种、饲养、繁衍与疾病防治。他总结出“食有三刍,饮有三时”的役畜饲养经验,并强调畜群中雌雄比例的合理性。
卷七至卷九:介绍农副产品加工与酿造技术,包括酿酒、制酱、制醋、食品储藏等。书中记载的“焖种法”“假植贮藏法”等技术沿用至今。
卷十:收录南方植物引种与域外物种,体现农业技术的交流与融合。
2. 编纂原则:实证精神与科学方法
贾思勰秉持“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的实证研究范式:
文献考据:引用《淮南子》《管子》等典籍150余种,保存《汜胜之书》《四民月令》等16种佚失农书内容。
民间智慧:收录农谚30余条,如“九月、十月中,于墙南日阳中掘作坑,深四五尺……藏生菜法”,与现代“假植贮藏”技术一致。
亲自实验:为掌握养羊技术,他购买200头羊亲自饲养;为破解酿酒秘方,佯装醉酒向酿酒师请教,最终总结出九种制曲法。
农学思想:天人合一与经世致用
1. 顺应自然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
贾思勰认为农作物生长遵循客观规律,提出“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他强调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例如指出大豆可改良土壤,“其地沃者,不重种;其地薄者,岁易之”。
2. 以粮食为中心,倡导多种经营
他主张“食为政首”,将粮食生产视为农业根本,同时鼓励发展林、牧、渔、副业。书中记载的农副产品加工技术,如将粮食、蔬菜、果品、肉鱼加工成耐储食品,既满足消费需求,又提升经济价值。
3. 重视生产成本与经济核算
贾思勰教导农民按市场条件安排生产,通过合理规模与田间布局降低成本,并重视成本核算与利润计算。例如,他列举实例指导农民计算运输、销售费用,甚至记录耕作深度(“秋耕欲深,春夏欲浅”)、播种量(“种谷,一亩用子二升”)等量化数据,开创中国农学定量研究先河。
历史地位与后世影响
1. 国内影响:农学典籍的蓝本
《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综合性农书,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元代《农桑辑要》、明代《农政全书》、清代《授时通考》均以其为蓝本,清代《四库全书》称其“标新领异,总括群言”。
2. 国际影响:世界农学的先驱
该书比欧洲同类著作早800余年,19世纪传入日本后影响江户时代农业改革,并被列入宫廷藏书目录。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引用其“人工选择”记载,称其“对中国科技史的贡献堪比《天工开物》”。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其列为重要参考文献,现代生态农业、有机种植理念(如堆肥技术、生物防虫)与其记载高度契合。
在《水浒传》的江湖世界里,梁山好汉的绰号往往承载着人物的性格、技能或传奇色彩。王定六,这位排名第一百零四位、星号“地劣星”的普通头领,却因“活闪婆”这一充满神秘...
2025-07-23 智谋与忠义交织:水浒传中朱武的传奇人生在《水浒传》的江湖世界里,梁山好汉们各具特色,而朱武作为“地魁星”神机军师,以其独特的智慧、谋略与忠义,在梁山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少华山的崛起与苦...
2025-07-23 卢照邻:在诗韵与病痛中沉浮的初唐才子在初唐的文学星空中,卢照邻如一颗独特而璀璨的星辰,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坎坷的人生,书写了一段令人动容的传奇。他位列“初唐四杰”,与王勃、杨炯、骆宾王齐名,其诗歌与骈...
2025-07-23 贾思勰:中国古代农学的集大成者贾思勰(生卒年不详),青州益都(今山东省寿光市)人,出身于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其家族兼具儒学传统与农耕实践,祖辈多任地方官吏,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与研究。...
2025-07-23 南青北白:唐代瓷器格局的形成密码唐代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黄金时代,以“南青北白”的格局奠定了后世瓷器发展的基本框架。南方越窑青瓷与北方邢窑白瓷的并立,不仅是技术演进的结果,更是地理环境、文化审美与...
2025-07-23 王绩三度辞官:仕途困顿与精神归隐的双重变奏王绩(585—644),字无功,号东皋子,隋末唐初著名诗人,被后世誉为“五言律诗奠基人”。他出身河东王氏世家,自幼聪慧,11岁被隋朝权臣杨素称为“神童仙子”,却...
2025-07-23 德里苏丹算不算印度?——从历史、文化与政治视角的解析德里苏丹国(1206-1526年)是印度历史上一个极具争议性的政权。它以德里为中心,统治北印度长达320年,其疆域一度覆盖南亚次大陆大部分地区。然而,这个由突厥...
2025-07-23 丘处机夜闯宋军营:忠义交织下的侠义抉择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丘处机夜闯宋军营的情节,将这位全真教道士的侠义精神与家国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一虚构事件虽未载于正史,却以历史背景为底色,折射出南宋末...
2025-07-23 秦国帝王谱系考:从附庸到帝国的权力传承秦国自西周初年立国至秦朝灭亡,共经历三十八位君主,其统治时间跨越563年。这一数字的厘定需结合历史文献与考古发现,从秦人起源、诸侯封立到帝国兴衰的完整脉络中,还...
2025-07-23 凤雏庞统:乱世谋士的璀璨与陨落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其中,庞统以其卓越的智谋和独特的性格,成为三国历史中一颗耀眼的星辰。他字士元,号凤雏,襄阳...
2025-07-2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