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虽然毫无军事才能,但是很是知人善用,那么当时他的麾下有能打得过关羽和张飞的人,为什么不重用?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鲜明对比
要说起刘备手底下最受重用的大臣,文成必然是诸葛亮武将的话,那肯定就是他的两个结义兄弟了,这倒也无可厚非,毕竟在刘备一无所有的时候,这两个兄弟就忠心耿耿的跟在他身后了。
这么多年以来,兄弟三人互相扶持,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如今刘备发达了,他怎么会亏待两个结义兄弟呢?他们当年可是发誓过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
再说了,关羽和张飞又不是走后门的,他们的能力完全配得上刘备的重用,关羽不用说了吧,他可是刘备的死忠党,曹操当年上马黄金下马白银也没能把他留住,他还是过五关斩六将的回来了。
多年来他战功赫赫,为刘备的基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受重用,谁能说什么?张飞的情况跟关羽差不多,他的忠心不下于关羽,能力也是一流。
他作战勇猛所向披靡,当年在长板坡上,他拒水断桥,一声怒吼就喝退了曹操十万大军,曹操畏之如虎,称他“百万军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这样的猛将,在谁手底不受重用?
总而言之,关羽和张飞官场得意,既有他们和刘备感情深厚的原因,也离不开他们自身雄厚的实力,但是在刘备手里下并不是没有实力能和他们并驾齐驱,甚至胜过他们的人,其中光是为人所熟知的就有两位——赵云和马超。
这两个大将都是公认的能打,赵云打得过关羽,马超更是被称为胜过张飞,但是比起关羽和张飞的青云直上,他们的仕途就十分惨淡了,在刘备的手底下,他们不仅一生都没能够越过关羽和张飞的地位,还连应有的作用都没有得到。
刘备可不是什么昏庸之主,他向来知人善任,连从敌军投降过来的将领谋士们都按能力分配重用,可这两位大将却是难得的意外,他们到底做了什么才让刘备始终不肯重用他们?
常山赵云
在刘备集团里,赵云的武力值可是相当高的,要不然他也无法挤进五虎上将,这可是刘备最看重的出色武将才能够进入的组织啊!
赵云还对老刘家有救命之恩,当年刘备的独苗刘禅陷进大军之中,他一个人杀了七进七出才保住了少主,这份恩情怎么就换不来重用呢?其实这倒也不是刘备忘恩负义,而是赵云的性格就注定不会被重用啊。
如果仔细阅读《三国演义》的,我们很容易就发现赵云是个智商和情商成反比的人物,他为人孤傲,不善与人结交,一直以来都是独来独往。
关羽、张飞这些人看似和他交情不错,但是真到了大家欢聚一堂的时候,他还是个被挤到一边说不上话的局外人。这就注定赵云只能当个将领,而不是元帅。
元帅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结交同僚,收服士兵,如果他不善与人结交的话,那同袍和士兵都不会真心敬服他,到了大战的时候,同袍不会拼命协助他,士兵也不会尽全力为他卖命,这战还怎么打下去?
正是因为这一点,刘备这么多年以来才一直把赵云当成一个骁勇善战的将领,而不是培养他做关羽张飞的接班人,这是赵云自己断了自己的路啊! 除此之外,赵云还是个道德标准过高的圣人,不仅严于律己,而且严于律人。
每次刘备和诸葛亮收获了什么战利品,想要奖励手下的文臣武将以及士兵时,他就会蹦出来义正言辞的道:“老百姓们的日子还苦着呢,我们这些大臣们怎么能和他们争东西,赶紧把钱都用之于民!”
刘备手底下的大臣士兵本来和他非亲非故,这么多年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陪他造反打仗,不是为了升官发财,是为了什么?
赵云这么一搞,他们拿应有的赏赐都拿着烫手,他这不是妥妥的要把人得罪光嘛?谁敢让他上位?刘备也不敢啊!
西凉马超
如果说赵云不受重用,还有些让人惋惜,那马超不受重用就妥妥的是自己作的,就凭他的所作所为,别说是刘备了,就算是曹操那样心机深沉、心狠手辣的枭雄雄也不敢重用他。
马超性格暴躁,手段狠辣,连他的老乡们都不肯支持他。当年他刚杀了朝廷的官员自立,他的两个部下就背叛了他,他起兵讨伐,结果故乡的百姓们都不愿意追随他。
他前脚出城门白进门,后脚就把城门给关上了,直接让他有家不得回,由此可见,他有多不得人心了。
这时候马超的家眷老小都还在城内呢,如果换了正常人的话,就算不攻进城内营救家人,至少也会和敌军谈判,保证家人性命无忧,可马超呢?他直接带着部下们跑了!结果就是他的家人们惨遭屠戮,几乎无人生还。
马超干的缺德事儿还不仅这些,归降了刘备之后,他整天摆出一副桀骜不驯的样子,被关羽张飞等人收拾了好几通才收敛。
和他一起归降的好友彭羕替他不平,顺便吐槽了一下自己在刘备集团的困境,结果马超反手就把他告到了刘备那边,直接导致了他被杀。
对亲人冷血无情,对朋友毫无情义,还性情桀骜,暴躁乱杀,这样的人有谁敢重用?也就是刘备性情仁慈,要换了曹操这样眼睛容不得沙子的主公,马超的坟头草都不知道绿了几遍了。
刘备素有知人善任之名,可知人善任并不是完全根据人的能力来的,这还和他们的性格、品德甚至是人际关系都有着很大的关联,赵云和马超不受重用,完全是因为他们自身的性格缺陷,而不是刘备一味的偏袒结义兄弟。
在蜀汉政权的历史叙事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军事表现常被置于对比框架:前者被戏称为“常败将军”,后者则因北伐屡次受挫被质疑“不善用兵”。然而,若深入分析两人在不同历史...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从"鱼水之欢"到"君臣博弈":刘备称帝后与诸葛亮关系变迁的深层逻辑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时,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接受"开府治事"的特殊授权,这种将相权与君权高度融合的安排,在三...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傲世群雄的武圣,为何独敬“三姓家奴”吕布?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 傲世群雄的武圣 为何独敬“三姓家奴”吕布?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 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致李严书信的政治博弈与历史深意建兴四年(226年),蜀汉政权面临内外交困的复杂局面。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仅两年,丞相诸葛亮与托孤大臣李严的关系已悄然生变。当李严以密信形式劝诸葛亮接受九锡殊礼、...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忠魂未泯,礼制难容:诸葛亮身后立庙争议背后的历史逻辑建兴十二年(234年)秋,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强撑病体写下最后一份奏表:“臣家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这位五十四岁的丞相至死仍在践行“不...
诸葛亮 2025-09-30 刘禅重用诸葛瞻:权力、情感与政治的复杂交织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蜀汉政权进入后诸葛亮时代。作为蜀汉末代皇帝的刘禅,却在诸葛亮去世后持续提拔其子诸葛瞻,使其从骑都尉一路升至代理都护、卫将军,甚至执掌尚书台政...
诸葛亮 刘禅 2025-09-30 吕蒙之死:历史真相与阴谋论的博弈公元219年,东吴名将吕蒙以白衣渡江之计奇袭荆州,斩杀关羽、定鼎南郡,成就三国史上经典战例。然而,这位功勋卓著的将领却在次年骤然离世,民间关于其死因的猜测与阴谋...
关羽 吕蒙 2025-09-29 诸葛亮殒命五丈原后,刘禅凭何稳坐江山二十九载?公元234年秋,五丈原的秋风卷走了最后一片枯叶,也带走了蜀汉丞相诸葛亮。这位以"鞠躬尽瘁"著称的治世能臣,将未竟的兴复汉室之...
诸葛亮 刘禅 2025-09-29 魏延之死:历史迷雾中的权力博弈与人性困局公元234年秋,五丈原的寒风中,蜀汉征西大将军魏延的头颅被杨仪践踏于地。这场震惊朝野的"谋反案",实则是诸葛亮临终布局引发的...
诸葛亮 2025-09-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