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曹真:两次击败诸葛亮北伐,被演义“误读”的一代名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228年,曹真率兵攻打街亭,击败马谡,截断了“汉军”粮道,诸葛亮只好撤兵返回汉中,首次北伐失败。可惜,《三国演义》中的曹真,被弱化了,是一个碌碌无为之人。
曹真,魏国名将,曹操养子,骁勇善战,足智多谋。曹魏阵营中,曹真的能力很强悍,是虎豹骑的首领,善于指挥骑兵,屡次击败诸葛亮。
218年,曹操亲征,率20万大军西征,与刘备争夺汉中。曹真独自领兵,诱敌深入,击败了吴兰,斩杀“汉军”千余人,名声大噪。
219年,夏侯渊轻敌冒进,在定军山被黄忠斩杀,魏军人心惶惶。曹真护送军粮的同时,突袭高翔,迫使其溃逃,魏军士气大振。
汉中之战,魏军惨败,但曹真表现很不错。220年,曹丕继位,重点栽培自己的儿时伙伴曹真,让他节制雍州、凉州军务。
驻扎西北,曹真着重解决“诸胡”问题,打通与西域的联系。东汉末年,天下混乱,诸侯征伐,羌人、鲜卑等游牧民族劫掠河西,阻断丝绸之路。
曹真上奏曹丕,阐述丝绸之路的重要性,以及用兵的策略,试图荡平河西。曹丕很高兴,让曹真全权负责,节制西北各路兵马,讨伐河西。
221年冬季,天降大雪,寒风刺骨,胡人都躲在帐篷里面,防备松懈。曹真决定分兵作战,突袭这些游牧骑兵,众将却纷纷反对。
众将认为,大雪纷飞,冰封山谷,不利于行军,一旦遭遇不测,后续部队没能及时跟上,则后果不堪设想。
曹真力排众议,直言:“胡人一向傲慢,况且河西已经很久没战争,其防备一定很松懈,正是破敌的良机。”
河西之战,曹真分三路出兵,冒着大雪奔袭,大获全胜。史载:“斩首五万馀级,获生口十万,羊一百一十一万口,牛八万。”
中原与西域的联系畅通无阻,鄯善、龟兹、于阗等国家纷纷派遣使者来洛阳,给曹丕进贡,曹魏恢复了汉朝在西域的统治。
222年,曹丕出兵讨伐孙权,曹真独当一面,连续击败孙盛、诸葛瑾,斩首吴军两万余人,乘势包围江陵,围困朱然。
围城之战持续6个月,江陵城内粮食断绝,但魏军染上了瘟疫,孙权又派使者来求和,曹真便下令撤兵,班师回朝。
226年,曹丕病逝,曹叡继位,陈群、曹真、曹休、司马懿辅政。曹真进封邵陵侯,迁为大将军,地位仅次大司马曹休。
228年,诸葛亮率兵北伐,夺取天水、安定、南安三城,关中震动。曹叡御驾亲征,以曹真为前线主帅,抵御诸葛亮。
诸葛亮善于用兵,却用错了马谡,让他去镇守街亭,保护粮道。曹真也看到街亭的重要性,便派兵前来进攻,夺取要塞,“汉军”溃败。
曹真乘势进攻,在箕谷击溃赵云、邓芝偏师。粮道断绝,辅助部队战败,诸葛亮取胜无望,只能率兵返回汉中,曹真赢得胜利。
诸葛亮退兵后,曹真派郝昭防备陈仓,加固城池,以防不测。次年,诸葛亮果真率兵攻打陈仓,因粮食补给跟不上,无法攻克要塞,第二次北伐失败。
两次击退诸葛亮,曹真威望高涨,取代曹休之位,被授予大司马。此时,曹真意气风发,建议曹叡主动进攻,分路征讨“蜀汉”,以攻为守。
230年,曹真率10万兵马出征,分五路攻打汉中。诸葛亮防守严密,且天降大雨,道路泥泞,栈道被雨水冲刷断绝,粮食补给困难,曹真只好撤兵。
231年,曹真病逝,获谥“元侯”,由长子曹爽继承爵位。可惜,曹爽不给力,掌握大权时,居然被司马懿逆袭成功,成了“高平陵之变”的输家。
曹爽太窝囊,没能给曹真争口气,导致《三国演义》的中曹真被“弱化”,成了一个碌碌无为之人,典型的酒囊饭袋。
演义中,曹真无能,被诸葛亮耍得团团转,郁闷而死。曹真死后,司马懿节制西北兵马,才挡住诸葛亮的进攻,守住曹魏江山,着实搞笑。
诸葛亮前两次北伐,都是曹真将其击败,还轮不到司马懿说话。可惜,《三国演义》的影响力太大,曹真的“无能”形象深入人心,难以改变。
不过,曹真并不“孤独”,比他名气大,能力强的人,被演义抹黑的也不少。例如,唐朝名将苏定方,成为杀害罗成的凶手;张士贵,坑了薛仁贵,抢夺军功。
宋朝名将潘美,即是“潘仁美”的原型,坑死杨业,还想夺取宋朝江山。名臣庞籍,即是“庞太师”原型,无恶不作,屡次为难包拯。
潘金莲、武植,育有四个儿子,家庭和睦,白头偕老。但是,《水浒传》中,两人的形象并不好。
参考书目《三国志》
在蜀汉政权的历史叙事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军事表现常被置于对比框架:前者被戏称为“常败将军”,后者则因北伐屡次受挫被质疑“不善用兵”。然而,若深入分析两人在不同历史...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从"鱼水之欢"到"君臣博弈":刘备称帝后与诸葛亮关系变迁的深层逻辑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时,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接受"开府治事"的特殊授权,这种将相权与君权高度融合的安排,在三...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致李严书信的政治博弈与历史深意建兴四年(226年),蜀汉政权面临内外交困的复杂局面。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仅两年,丞相诸葛亮与托孤大臣李严的关系已悄然生变。当李严以密信形式劝诸葛亮接受九锡殊礼、...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忠魂未泯,礼制难容:诸葛亮身后立庙争议背后的历史逻辑建兴十二年(234年)秋,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强撑病体写下最后一份奏表:“臣家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这位五十四岁的丞相至死仍在践行“不...
诸葛亮 2025-09-30 刘禅重用诸葛瞻:权力、情感与政治的复杂交织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蜀汉政权进入后诸葛亮时代。作为蜀汉末代皇帝的刘禅,却在诸葛亮去世后持续提拔其子诸葛瞻,使其从骑都尉一路升至代理都护、卫将军,甚至执掌尚书台政...
诸葛亮 刘禅 2025-09-30 诸葛亮殒命五丈原后,刘禅凭何稳坐江山二十九载?公元234年秋,五丈原的秋风卷走了最后一片枯叶,也带走了蜀汉丞相诸葛亮。这位以"鞠躬尽瘁"著称的治世能臣,将未竟的兴复汉室之...
诸葛亮 刘禅 2025-09-29 魏延之死:历史迷雾中的权力博弈与人性困局公元234年秋,五丈原的寒风中,蜀汉征西大将军魏延的头颅被杨仪践踏于地。这场震惊朝野的"谋反案",实则是诸葛亮临终布局引发的...
诸葛亮 2025-09-29 诸葛亮轮椅之谜:历史传说与战略智慧的交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以“羽扇纶巾,四轮车行”的形象深入人心。这一独特的战场姿态,既引发了后世对其身体状况的猜测,也暗藏着深刻的军事心理学与战略威慑意图。通过...
诸葛亮 2025-09-29 爵位之辨:诸葛亮、张飞封乡侯与关羽封亭侯的深层逻辑在蜀汉政权中,诸葛亮封武乡侯、张飞封西乡侯,而关羽仅获汉寿亭侯的爵位,这一差异看似违背常理,实则暗含东汉末年爵位制度的严格规范与政治博弈的复杂性。从爵位等级、军...
关羽 诸葛亮 2025-09-29 街亭之失:诸葛亮未亲守的战略抉择与战场应对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发动首次北伐,以赵云出箕谷为疑兵,亲率主力出祁山直取陇右。此时,街亭作为连接关中与陇右的咽喉要道,成为决定战局的关键节点。然而,诸葛...
赵云 诸葛亮 2025-09-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