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灭蜀之战是三国后期的吞并战,也是强者消灭弱者的一场战争。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公元263年8月,掌握魏国大权的司马昭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蜀汉将领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今四川剑阁)险道为屏障,阻击魏军主力。作为一场灭国之战,魏灭蜀之战自然带来了非常大的伤亡。尤其是蜀汉一方,多位将领在蜀汉灭亡之际战死沙场。其中,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就在绵竹之战中阵亡。
彼时,邓艾率领大军偷渡阴平,成功进入到蜀汉腹地,诸葛瞻率领长子诸葛尚、将军张遵、李球、黄崇等人防御绵竹(今四川省德阳市一带)。不听黄崇速占险要的建议,坐失兵机,出城与邓艾决战,兵败被杀,绵竹失守。在此背景下,后主刘禅出降,蜀国灭亡。那么,问题来了,蜀汉灭亡之际,除了诸葛瞻、诸葛尚父子,还有哪些蜀国将领战死沙场?
张遵、黄崇、李球
在绵竹之战中,不仅诸葛瞻、诸葛尚父子战死沙场,还有多位名将的后代也阵亡。其中,张遵是蜀汉五虎上将张飞的孙子,黄崇是黄权之子,李球是蜀汉将领,建宁太守李恢侄子。由此,在绵竹之战中,蜀汉无疑出动了最后的精锐力量,也即这些名将的后人,都为守护蜀汉而壮烈牺牲了。等到绵竹之战后,邓艾大军兵临成都,后主刘禅在谯周等人的劝说下放弃了抵抗。
赵广
赵广是赵云的后人。根据陈寿在《三国志·蜀书六·赵云传》中的记载:“次子广,牙门将,随姜维沓中,临陈战死。”在魏灭蜀之战开始时,姜维一开始驻军沓中,并且遭到了邓艾等曹魏大军的进攻。此战,虽然姜维成功突围,回到剑阁一带防守钟会,但是,赵云的次子赵广,则在这场战役中牺牲了。对此,在笔者看来,很可能是为了姜维的主力能够顺利撤回蜀地,赵广为了殿后而付出生命。毕竟,作为赵云的儿子,赵广自然不希望看着父辈们一手建立的蜀汉毁于一旦。
傅佥
傅佥(约220年—263年),义阳(治今湖北枣阳)人,傅肜之子,蜀汉后期名将。傅佥官至关中都督。魏国攻伐蜀汉时,傅佥和蒋舒防守阳安关,兵败战死。也即为了阻挡钟会大军突破汉中防线,傅佥付出了性命,在傅佥阵亡后,钟会大军成功攻破阳安关,朝着剑阁一带进军。值得注意的是,就傅佥的父亲傅肜,则是在夷陵之战中为了保护刘备撤退,才阵亡的。
以上这些将领都是在魏灭蜀之战中阵亡的蜀国将领,还有一些将领,则是在蜀汉后主刘禅投降后被杀的。
姜维
在魏灭蜀之战中,姜维率领大军退守剑阁,以此挡住了曹魏大将钟会所率领的大军。蜀汉灭亡后,姜维向钟会投降,姜维知道钟会有谋反之心,于是劝说钟会设法杀害曹魏将领,钟会一方面陷害邓艾,一方面准备起兵造反,但是,因为事情败露,不仅钟会被杀,姜维也被乱兵所杀。对此,在笔者看来,姜维可以说是为蜀汉倾其所有,竭尽所能。
张翼、蒋显
在三国时期,张翼历任蜀汉梓潼、广汉、蜀郡三郡太守,出任庲降都督,后随诸葛亮和姜维北伐,官至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初封关内侯,进爵都亭侯。在钟会、姜维策动的兵变失败后,张翼、蒋显等人也被杀害。值得注意的是,蒋显(? — 264),荆州零陵湘乡(今湖南湘乡)人,是蜀汉大司马蒋琬的次子。彼时,蜀汉后主刘禅派蒋显到姜维军中,让姜维放弃抵抗。于是,留在军中的蒋显,最后也被乱兵所杀了。
此外,就廖化这位将领,跟随姜维一起向钟会投降。蜀汉灭亡后,廖化被迁往洛阳,于中途病逝。
最后,就蜀汉后主刘禅第五子——刘谌,景耀六年(263年),邓艾军队兵临成都门下,其父刘禅决定投降,刘谌劝阻无效之后,自杀于昭烈庙。而就钟会、姜维兵变失败后,蜀汉后主刘禅册立的太子刘璿,也被乱兵所害。综上,在蜀汉灭亡之际,蜀国上下可谓损失惨重,也即这些武将的阵亡只是一个缩影。再比如,钟会、姜维兵变失败后,连蜀汉太子刘璿都不能幸免,何况其他将士呢。对此,你怎么看呢?
公元265年9月6日,曹魏权臣、西晋奠基人司马昭突然离世,年仅五十五岁。这一事件不仅标志着三国格局的进一步瓦解,更因后世对死因的争议,成为历史迷雾中颇具戏剧性的...
司马昭 2025-09-16 黄皓之死:历史与演义的交织真相在蜀汉末年的政治漩涡中,宦官黄皓以擅权乱政、祸国殃民的形象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关于其最终结局,民间流传最广的版本是“被司马昭凌迟处死”,但这一说法实为《三国演义...
司马昭 2025-09-10 司马昭之死:一场被艺术加工的历史迷雾公元263年,魏灭蜀之战的硝烟尚未散尽,蜀汉后主刘禅被迁往洛阳,封为安乐公。两年后,司马昭宴请刘禅时,一句“此间乐,不思蜀”的回答,竟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笑死司...
刘禅 司马昭 2025-09-04 乐不思蜀:生存智慧与历史责任的辩证之思公元263年,蜀汉后主刘禅在洛阳宴会上面对司马昭的试探,说出“此间乐,不思蜀”的千古名句。这一场景被《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完整记载,并演变为成语“乐不...
刘禅 司马昭 2025-08-14 司马师与司马昭:权力接力中的兄弟共谋与历史分野司马师与司马昭,这对生于河内温县的兄弟,以截然不同的性格与手段,共同完成了司马氏从权臣到帝王的转型。作为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嫡子,他们既是血浓于水的兄...
司马懿 司马昭 2025-08-07 西晋的开国之君:司马炎的崛起与统治司马炎(236年-290年),字安世,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是西晋王朝的开国皇帝。他出身于河内司马氏家族,祖父司马懿、伯父司马师、父亲司马昭相继掌控曹魏...
司马懿 司马昭 2025-07-07 贾充与司马昭:权力漩涡中的忠诚与猜忌公元265年,司马昭因中风骤逝于洛阳,其子司马炎随即代魏建晋。然而,在后世野史与民间传说中,司马昭之死却被蒙上一层阴谋色彩——“贾充毒杀司马昭”的流言流传千年。...
司马昭 2025-06-23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典故由来与深刻寓意“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一句广为人知的历史成语,它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的野心或阴谋暴露得极其明显,以至于连普通人都能轻易察觉。那么,这句成语究竟是谁说的呢?它背...
司马昭 2025-03-26 司马昭是否知晓邓艾被冤枉?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的名将邓艾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辉煌的战绩而名垂青史。然而,在灭蜀之战立下大功后,邓艾却遭遇了悲惨的命运,被诬陷谋反,最终身死族灭...
司马昭 2025-03-20 司马昭之心:为何人尽皆知及其表现探析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以其英雄辈出、智谋纵横而著称。在这一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下,司马昭作为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以其深沉的心机和卓越的政治才能,成为了...
司马昭 2025-03-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