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张昭跟随孙策开辟江东,期间他担任长史、抚军中郎将,深得孙策重用。后来孙策临终前,将孙权托付给张昭,希望张昭能辅佐孙权,将他培养成新的领袖。张昭可以说是不负众望,很好的完成了自己使命。在东吴,论功绩和资历,张昭绝对都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但在孙权眼里,他始终没有把张昭摆在最关键的位置上过,晚年更是弃用张昭,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按照孙权的说法,这和张昭的性格有直接关系。
张昭字子布,是彭城人,自幼好学,博览群书,而且还拜白侯子安为师,向他学习《左氏春秋》。当时,张昭与琅邪赵昱、东海王朗(没错,就是曹魏的那个王司徒)齐名,三个人还是好朋友。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张昭渡过长江,来到江东避难。后来,孙策起兵,招贤纳士,请出了张昭,“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
孙策非常重用张昭,“文武之事,一以委昭”,而且还“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张昭也尽心竭力地辅助孙策。可是200年,孙策遇刺,重伤而亡。当时,孙权年仅很很小,而东吴局势动荡,在这种情况下,孙策临死前对张昭说:“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可以说孙策临死前,算是托孤于张昭,也正是在张昭的辅佐下,孙权才成为江东之主,“策临亡,以弟权托昭,昭率群僚立而辅之”。此后,张昭“上表汉室,下移属城,中外将校,各令奉职”,帮助孙权稳住了局面。张昭在辅佐孙权期间,安抚百姓,推荐人才,做得非常出色。在孙权出兵时,张昭留守后方,负责所有政务。
后来,黄巾余党起兵叛乱,张昭还一度领兵出击,并且取得了胜利,“别讨匡琦,又督领诸将,攻破豫章贼率周凤等於南城”。孙权对张昭也非常尊重,待张昭以师傅之礼,对于群臣大多直呼其名,唯有称呼张昭为张公。可是说,张昭虽然当时没有做丞相,但他在东吴的地位、作用相当于丞相。
孙权称王后,没有封张昭为丞相,孙邵死后,即使有百官的推荐,孙权依然没有封张昭,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当时,孙权自己有个解释,“领丞相事烦,而此公性刚,所言不从,怨咎将兴,非所以益之也。”主要有两层意思:第一,丞相的工作太繁忙了,而张昭年纪大了,这不是优待老臣的行为;第二,张昭性情刚烈,非常固执,如果不听他的,就会产生矛盾。
其实,孙权所说的并不完全,张昭之所以不被封为丞相,还与一件事有着直接关系!这就是208年,赤壁之战前夕,面对曹操的大军时,张昭主张放弃抵抗,“愚谓大计不如迎之”。最终,孙权否决了张昭的意见,自此之后,张昭在东吴的政治地位就开始下降,逐渐退出了政治核心。此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张昭并非江东士族,他来自徐州,孙权重用江东士族,才能赢得支持,所以他选择了顾雍。
东汉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汉献帝颁布诏书,以"功德极天际地"为由晋封曹操为魏王。这一看似寻常的册封仪式,实则是曹操权...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25 借荆州:孙权的战略棋局与利益权衡三国鼎立前夕,荆州作为长江中游的战略要冲,成为曹、孙、刘三方争夺的焦点。赤壁之战后,刘备以“借荆州”为名实际控制南郡、武陵、零陵等地,而孙权虽表面“出借”,实则...
孙权 刘备 2025-09-25 高平陵之变:蒋济为何会被活活气死?公元249年,曹魏正始十年,一场改变三国格局的政变在高平陵悄然上演。司马懿趁曹爽兄弟陪同魏帝曹芳祭拜明帝陵墓之机,发动兵变控制洛阳,史称“高平陵之变”。在这场权...
司马懿 2025-09-25 荀彧与司马懿:东汉末年智谋双璧的巅峰对决东汉末年,天下分崩离析,群雄逐鹿中原。在这场历史大变局中,荀彧与司马懿作为曹魏阵营的两大智囊,以截然不同的政治立场与谋略风格,在史册上刻下浓墨重彩的印记。前者以...
荀彧 司马懿 2025-09-25 腹中鳞甲:成语典故与陈震的传奇人生“腹中鳞甲”出自《三国志·蜀志·陈震传》,是诸葛亮在弹劾李严时使用的成语,其核心语义以“鳞甲”比喻人内心狡诈多变的特质,指代那些表面平和却暗藏算计的险恶居心。这...
诸葛亮 2025-09-25 刘备前期的“困局”:并非昏招频出,而是时势与格局的双重桎梏在三国历史的叙事中,刘备的形象常被简化为“三顾茅庐”前的落魄诸侯与得诸葛亮后的雄主。这种对比虽凸显了诸葛亮的战略价值,却也掩盖了刘备早期创业的真实困境——他并非...
诸葛亮 刘备 2025-09-25 诸葛亮七星灯借命被魏延打翻:魏延是故意的吗?在《三国演义》的宏大叙事中,诸葛亮七星灯借命被魏延打翻的情节,犹如一颗投入历史长河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引发了后世无数人的猜测与讨论。这一事件不仅关乎诸葛亮个人...
诸葛亮 2025-09-25 魏延胆敢扑灭诸葛亮的七星灯:魏延的胆子到底有多大?在《三国演义》的宏大叙事中,诸葛亮七星灯借命被魏延扑灭的情节,犹如一颗投入历史长河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这一事件不仅关乎诸葛亮个人的命运,更牵扯到蜀汉政权的内部...
诸葛亮 2025-09-25 历史回响:诸葛亮与刘备的相遇——年龄背后的时代抉择公元207年的隆中草庐,一场改变三国格局的对话在27岁的诸葛亮与47岁的刘备之间展开。这场被后世称为“三顾茅庐”的相遇,不仅奠定了蜀汉政权三十八年的基业,更成为...
诸葛亮 刘备 2025-09-25 知难而进:诸葛亮北伐的深层逻辑与历史必然性公元228年至234年,诸葛亮五次率军穿越秦岭山脉,以“兴复汉室”为旗号对曹魏发动北伐。这场持续七年的军事行动,在《三国志》中仅留下“凡五丈原之役,亮分兵屯田,...
诸葛亮 2025-09-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