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的壮大,诸葛亮居功至伟,刘备在没有诸葛亮的时候,虽然手下有关羽、张飞相助,还背着皇叔的名头,但是屡战屡败,经常寄人篱下,连一块属于自己的立足之地都没有,直到他三顾茅庐,请来诸葛亮后,才时来运转,在诸葛亮的帮助下,拿下了荆州、益州等地,建立了蜀汉。
诸葛亮是忠臣的典范,他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同时,刘备去世后,他还帮助刘备之子刘禅稳定了江山,诸葛亮还继承刘备遗志,拖着年迈的身子不断北伐,目的是完成刘备未完成的兴复汉室的宏愿。诸葛亮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诸葛亮也为蜀汉留下了不少遗憾,他为蜀汉培养了不少人才,其中还有个4错误的人才,直接或间接的导致了蜀汉的亡国。
一、马谡
历史上纸上谈兵的典型人物是赵括,但蜀汉的马谡也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人物。马谡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但他的才华是读书多,理论知识丰富,经验欠缺,不能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
诸葛亮很看重马谡,经常和他一起谈论兵法,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还将战略要地街亭交给马谡去镇守。不过马谡不能根据街亭的实际情况,部署街亭的防守任务,而是恪守书中所学知识,选择了占据高点,在山上安营扎寨。但马谡遇到的是曹魏名将张郃,他身经百战,经验丰富,很快看出了蜀军的弱点,他将蜀军围困在山上,并切断了蜀军的水源。断了饮水后,蜀军并没有出现书中所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将士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反而士气低落,被张郃击溃。
随后,诸葛亮只能含泪杀了马谡,而他精心筹划的第一次北伐,因为马谡丢了街亭,被魏军切断了粮道而被迫撤军。
二、诸葛瞻
诸葛瞻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亮在儿子身上没少花费精力,但实际上,诸葛亮儿子诸葛瞻,远不能和他的老对手司马懿的儿子比。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因为诸葛亮的缘故,受到了蜀汉君主刘禅的重用,官居平尚书事,但是在蜀汉末期,钟会和姜维对峙之际,邓艾带人偷渡阴平,袭击蜀汉腹地成都,当时防卫蜀汉国都的正是诸葛亮之子诸葛瞻。邓艾手下大约有3万人,而且长途奔波,已成疲兵,战斗力也受到了影响,诸葛瞻手中有7万以逸待劳的精兵,但诸葛瞻却惨败给了邓艾,自己也兵败身亡。
诸葛瞻的败亡,将蜀汉置于了危险之地,成都城中的力量不足以抵抗邓艾,最终在大臣的劝说下,刘禅选择了投降。
三、董厥
董厥也是诸葛亮生前,非常器重的一个人,他官居尚书令,这是一个要职,分管蜀汉朝廷的政务,不过董厥身居高位,却没有承担起他的职责,在蒋琬、费祎去世后,蜀汉的政治、军事等不断下降。
同时,刘禅无能,黄皓专权,身为尚书令的董厥,对此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起到劝谏作用,帮助刘禅及时改正。后来董厥做了辅国大将军后,位高权重,但董厥还是没有做好他的分内之事,没有帮助刘禅制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没有让蜀汉保持竞争力,这让他有负诸葛亮对他的培养。
四、姜维
姜维是诸葛亮最青睐的大将,他原本是曹魏将领,诸葛亮将他招降后,没有丝毫怀疑,还精心培养姜维,将姜维当成自己的接班人培养,目的是在自己死后,给蜀汉留下一位可以肱股之臣。
姜维的才能很好,他在诸葛亮去世后,逐渐成长成了蜀汉最优秀的大将,并秉承诸葛亮遗志,为兴复汉室而不断北伐,但姜维的北伐,劳民伤财,让蜀汉背上了沉重负担,百姓更是对姜维的北伐怨声载道,姜维还改变了汉中的防守策略,这导致汉中一个月时间被曹魏攻破,让蜀汉变得更加被动。
诸葛亮时期,保持攻势的蜀汉,在姜维手中,逐渐从攻势变成了守势,还丢掉了汉中等战略要地,让蜀汉和曹魏之间的实力不断拉大,最终在姜维做蜀汉大将军期间,蜀汉被曹魏名将邓艾所灭。蜀汉的败亡,主要是实力不济、君主无能导致的,不能完全怪怨姜维、诸葛瞻等人,尤其是姜维,他为蜀汉做了很多贡献,没有他蜀汉可能会更早败亡,但蜀汉的败亡,他们也有一定的责任。
在蜀汉政权的历史叙事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军事表现常被置于对比框架:前者被戏称为“常败将军”,后者则因北伐屡次受挫被质疑“不善用兵”。然而,若深入分析两人在不同历史...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从"鱼水之欢"到"君臣博弈":刘备称帝后与诸葛亮关系变迁的深层逻辑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时,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接受"开府治事"的特殊授权,这种将相权与君权高度融合的安排,在三...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傲世群雄的武圣,为何独敬“三姓家奴”吕布?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 傲世群雄的武圣 为何独敬“三姓家奴”吕布?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 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致李严书信的政治博弈与历史深意建兴四年(226年),蜀汉政权面临内外交困的复杂局面。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仅两年,丞相诸葛亮与托孤大臣李严的关系已悄然生变。当李严以密信形式劝诸葛亮接受九锡殊礼、...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忠魂未泯,礼制难容:诸葛亮身后立庙争议背后的历史逻辑建兴十二年(234年)秋,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强撑病体写下最后一份奏表:“臣家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这位五十四岁的丞相至死仍在践行“不...
诸葛亮 2025-09-30 刘禅重用诸葛瞻:权力、情感与政治的复杂交织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蜀汉政权进入后诸葛亮时代。作为蜀汉末代皇帝的刘禅,却在诸葛亮去世后持续提拔其子诸葛瞻,使其从骑都尉一路升至代理都护、卫将军,甚至执掌尚书台政...
诸葛亮 刘禅 2025-09-30 吕蒙之死:历史真相与阴谋论的博弈公元219年,东吴名将吕蒙以白衣渡江之计奇袭荆州,斩杀关羽、定鼎南郡,成就三国史上经典战例。然而,这位功勋卓著的将领却在次年骤然离世,民间关于其死因的猜测与阴谋...
关羽 吕蒙 2025-09-29 诸葛亮殒命五丈原后,刘禅凭何稳坐江山二十九载?公元234年秋,五丈原的秋风卷走了最后一片枯叶,也带走了蜀汉丞相诸葛亮。这位以"鞠躬尽瘁"著称的治世能臣,将未竟的兴复汉室之...
诸葛亮 刘禅 2025-09-29 魏延之死:历史迷雾中的权力博弈与人性困局公元234年秋,五丈原的寒风中,蜀汉征西大将军魏延的头颅被杨仪践踏于地。这场震惊朝野的"谋反案",实则是诸葛亮临终布局引发的...
诸葛亮 2025-09-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