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做为吴国的最好领导和实际控权者,我们必须从知人和用人,对内和对外的处世态度和行为去解读这个历史人物,以此来客观的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并且能够引发我们的思考。
如何评价孙权这个历史人物?孙权是个聪明有智慧,有仁心,有雄心有策略的人,同时孙权有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情绪化,我们认真了解一下孙权的人生。
孙权知人方面有个很经典的案例。吴楚之战的时候,诸葛瑾给刘备写一封信,就劝说刘备应该以大局为重,主要的敌人是曹操,不是孙权,劝说刘备化干戈为玉帛。孙权弄死了关羽,刘备和关羽情深,一则利用关羽在士兵中形象,借此吞并荆州。二则替关羽报仇,维护自己重感情的仁义形象。
孙权帮派里,不断有人毁谤诸葛瑾通敌卖国,孙权都不为所动。孙权说我和诸葛瑾有生死不改变的誓言,我不负他,他不会负我。我与诸葛瑾一起共事很多年,感情很深,就想骨肉至亲一样。他的为人,符合道义要求。有次孙权对诸葛瑾说,你和诸葛孔明是亲兄弟,何况弟弟应该顺从哥哥,你可以将孔明留下来,我可以对刘备说,诸葛瑾回答孙权说。诸葛亮已经投靠了别人,就该忠心耿耿,不能在投靠第二个人,就像诸葛孔明不会留下来,我也不会投靠别人。
孙权对诸葛瑾的认知,是通过感情和行为来判断诸葛瑾。首先考察的是自己的内心,然后考察诸葛的行为,至公至明的典范。
孙权在用人方面也是很有智慧的。选丞相不用张昭而用顾雍,就充分提现了孙权用人的智慧。当吴国设置丞相的时候,众人推举张昭,孙权拒绝了,当孙绍死了以后,众人又推举张昭,孙权拒绝了,孙权的理由很充分,张昭这货,性情刚直,不听从他的意见就会产生怨恨,这不是件好事情。
没过多久,孙权让顾雍当了丞相,顾雍这个人沉默寡言,行为举止都很合理,处事非常得当。孙权常说顾雍不说话,一说话就能猜中事实。在宴会庆祝中,只要顾雍在,大臣们就不敢太放纵自己的情感。
孙权说顾雍在座,常使人感到压抑不快乐,对他尽然如此害怕。在拜候封相期间,家里尽然不知道他尽然被封候了,当了丞相之后推荐贤能,用人都能各展所长。
对于朝政表达看法意见,如果被采纳,不采纳也不抱怨发牢骚。有功劳则功归于上,有过错则自己承担,孙权有啥决策要发布,总是先咨询顾雍,若合顾雍的心意,事情就可以马上实施,如果顾雍不说话,孙权自己就慎重深思。顾雍在位年间,勤勤恳恳,一切以国家为重,功劳显著,对于孙权而言,更像一面镜子,不断让孙权三思而行。
在对内方面。孙权听从陆逊之言,令诸将增广农田、拓开屯田,且扩大屯田面积,并将驾车的牛改作耕牛,亲自耕田,鼓励将吏屯垦。
孙权也主动兴修水利,筑东兴堤,以遏巢湖水。孙权派校尉陈勋开凿句容城中路运河,建造粮仓。还开凿了几条运河,这些运河既是内河航道,又有灌溉作用。
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孙权多次宽赋息调,夺取荆州后正逢时疫,免除了荆州农民的租税,并下令诸将要居安思危,加强武备,崇尚节俭,要求放宽催收农夫所欠租税。严禁官吏以劳逸为由干扰农事。下诏减省徭役、征赋,革除民弊。
在对外方面。孙权通达权变,积极进取,不断扩充地盘,不费吹灰之力就获得了荆州,并且成功除掉了蜀汉名将关羽。之后吴蜀之战,孙权又言辞极尽卑微的讨好魏国,投降魏国,稳定魏国,积极备战刘备,致使刘备利用关羽之死吞吴的计划破产,并且身死白帝城。
寻找海外夷洲,想借此来扩大地盘,并且用夷人来扩充军力和民力,虽然最后虽然制止计划。不能否认孙权有一颗积极的开拓进取的雄心。
孙权的致命弱点是情绪化,让自己多了许多错误的事和决定,同时也给在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和灭亡,三件事足以证明。
一、孙权和张昭的爱恨纠葛就充分体现孙权这一个性格特点。当初,孙权听张昭之言,立即上马执政,赤壁之战前,张昭主张求和投降,最后孙权听取周瑜抵抗的意见。赤壁之战后,曹操败北,孙权论功奖赏。对张说听张公的话,现在像狗一样乞食。
后来,公孙渊请求称臣于吴,孙权非常高兴,派遣使者去赐封公孙渊,张昭不同意,孙权还是遣使前往辽东,张昭愤恨自己的话不被采纳,于是退居不朝。孙权在盛怒之下,命令用土封住张昭的家门,来表示他永远不必出门了。张昭也用土从门内将门堵住,以表示他也永远不打算出门了。
结果公孙渊出卖了吴,杀了孙权派到辽东去的使者张弥和许晏。这时孙权才感到后悔,数次派人请张昭上朝无果,但又不愿道歉示弱,于是下令用火烧张昭的家门,以此逼他出门。但这方法也没吓倒张昭,因此孙权只好又下令将火又扑熄。最后孙权在张昭家门前久站不去,张昭才在儿子的搀扶下,出门与孙权和解。
二、孙权与虞翻就是也是如此。
孙权派遣将军周贺和校尉裴潜到公孙渊那里去求马,虞翻劝谏被贬,然后又后悔,又想召回虞翻,虞翻这时候却死掉了。
虞翻这个人性情粗疏率直,洒后屡次出现过失,又喜好顶撞别人,多次被人毁谤。孙权曾经与张昭谈论到神仙,虞翻指着张昭说:“他们都是死人而你却说是神仙,世上哪有仙人!”孙权对虞翻的恨愤不止一次两次,于是将虞翻贬到交州。
虞翻听到周贺等人去辽东那里求马,辽东相隔极远,即使前来归附,也不足取,而今派人带财物去辽东购马,既不是国家之利又恐怕没有收获,想上书劝谏孙权害怕不敢,就将奏章给吕岱过目,吕岱没有回答。后来虞翻被怨恨的人告发,再次被贬到苍梧郡猛陵县。
等到周驾等返回到达成山的时候,遇到风浪上岸,魏国将军田豫率军袭击了周贺等人,并杀了他。吴王听说后,才想起虞翻的建议,于是召虞翻从交州返回。这时虞翻已经去世,只运回虞翻的尸体灵柩。
三、孙权废掉太子孙和立孙亮。因为好恶,引起了党派之争和朝政无贤人的局面。
当时,孙权宠幸潘夫人,潘夫人生下少子孙亮,吴王十分喜爱孙亮。全公主与太子孙和有矛盾,害怕以后孙亮当了皇帝对自己不利,于是就先巴结孙亮,然后常常在孙权面前称赞孙亮的优秀,并且把她老公的侄子全尚的女儿嫁给孙亮,结成一个帮派。
之后,鲁王孙霸一直收到孙权宠爱,一直想取代孙亮。孙权后来喜欢孙亮和潘夫人,而且鲁王孙霸结交朋党来陷害自己的兄长,所以心中十分厌恶他,孙权担心党派之争,从此就有了废孙和立孙亮的意思,一直没有拿定主意。
后来,孙权幽禁了太子孙和。朱据与屈晃率领大臣一起劝谏。后来孙权勃然大怒,诛杀了陈正、陈象及其家族。又把朱据、屈晃带入殿中,二人仍然口谏不止,叩头流血,言辞声调毫不软弱,吴王下令各责打他们一百杖,又把朱据降职为新都郡丞,把屈晃罢官退居乡里,各个官吏因进谏获罪被诛杀流放的数以十计。
孙权终究还是把太子孙和废为平民,迁居到故鄣县,又赐鲁王孙霸自杀。杀了杨竺,把尸体扔到江中,又诛杀了全寄、吴安、孙奇,都是因为他们与孙霸勾结并诬陷孙和的缘故。
因为孙权因为个人喜好的缘故,带来的党争,极大的损害了国力,又不因不听劝谏导致了人才得凋零,多数人无辜受累,同时也加速吴国的灭亡。当然就是如此,也不能磨灭孙权的在吴国统治时期的满满功绩。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稳定吴国的统治,维护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三国志陈寿评说:“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然性多嫌忌,果于杀戮,暨臻末年,弥以滋甚。至于谗说殄行,胤嗣废毙,岂所谓赐厥孙谋以燕冀于者哉?其后叶陵迟,遂致覆国,未必不由此也。
黄盖,字公覆,零陵郡泉陵县(今湖南省永州市)人,作为汉末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的核心将领,其军事生涯贯穿了孙坚、孙策、孙权三代主君的征伐历程。这位以“苦肉计”闻名于世...
孙权 孙策 2025-09-11 鲁肃与孙权:乱世中的君臣相知与战略共谋东汉末年,江东群雄逐鹿,孙权继承父兄基业,以弱冠之龄统御江东。在这风云变幻之际,鲁肃以豪杰之姿投效孙权,二人以“榻上策”为纽带,开启了长达二十年的君臣相知。这段...
孙权 启 2025-09-10 孙权七子的命运终章:权力漩涡中的血色悲歌在三国鼎立的宏大叙事中,东吴开国皇帝孙权以“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誉名垂青史。然而,这位在位五十二载、活到七十一岁的长寿帝王,其七个儿子的结局却如被狂风摧折的七株...
孙权 2025-09-10 诸葛亮南征:安定后方的战略远征公元223年,蜀汉章武三年夏四月,刘备病逝于白帝城,蜀汉政权陷入内外交困的危局。北有曹魏虎视眈眈,东有孙权荆州军威胁,南中四郡(越嶲、牂柯、益州、永昌)却爆发大...
孙权 诸葛亮 2025-08-28 孙权“孙十万”称号的由来:一场跨越千年的军事调侃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孙权作为东吴政权的奠基者,以“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誉闻名于世。然而,这位被曹操视为劲敌的君主,却因一场场令人啼笑皆非的军事行动,被后世冠以“...
曹操怎么死的 孙权 2025-08-12 孙匡字季佐:乱世中短暂绽放的宗室之光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江东孙氏以勇毅与谋略在乱世中崛起,成为一方割据势力。在孙坚、孙策、孙权等核心人物的光芒下,孙匡作为孙坚第四子、孙权胞弟,虽未在政治舞台上留下...
孙权 孙策 2025-07-29 三国胡综后代:家族传承与历史变迁中的枝繁叶茂三国时期,东吴官员胡综以文韬武略著称,其人生轨迹与孙权政权紧密交织。从少年避难江东的侍读,到掌管军国机要的侍中,胡综的仕途见证了东吴从割据到称帝的历程。而当这位...
孙权 2025-07-29 孙权七子:乱世中的命运浮沉在三国鼎立的波澜壮阔中,孙权以卓越的政治智慧与军事才能,在江东建立起稳固的基业。然而,这位雄主身后,七位儿子的命运却如江水般跌宕起伏,折射出权力斗争的残酷与家族...
孙权 2025-07-28 凌统与甘宁:东吴双雄的武力与价值之辩在三国东吴的武将谱系中,凌统与甘宁是两位极具代表性的猛将。前者以忠勇孝义闻名,后者以悍勇善战著称,二人因杀父之仇结怨,又在孙权的调和下化干戈为玉帛,最终共同成为...
孙权 2025-07-28 东兴之战:魏国折戟沉沙的惨痛代价公元252年冬,曹魏权臣司马师借东吴孙权新丧之机,调集15万大军分三路南下,意图一举荡平江东。这场被后世称为“东兴之战”的战役,最终以魏军在东兴堤的惨败告终,其...
孙权 司马师 2025-07-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