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作为王朝的政治中心,乃是一个王朝最为重要的所在,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第一次:吴县—京口(稳固统治,进取荆州)
公元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年仅18岁的孙权开始执掌东吴。自公元200年至公元208年,孙权的治所一直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吴县是吴郡的治所,自孙策横扫江东六郡,就把治所设在了吴县,因为孙策是吴郡富春县人,也因为吴郡是孙策最早夺取的一块地盘。
孙策身死,年纪轻轻的孙权初掌大权,江东内部其实非常不稳固。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心不稳,大家都不看好孙权准备随时离开(未有君臣之固);二是有人想另立山头,比如庐江太守李术公然反叛孙权;三是江东内部的山越虎视眈眈,随时准备搞事情(深险之地犹未尽)。
所以孙权掌权后,首先要做的就是稳固自己的统治,他用了七八年的时间,理顺了内部关系,打压了山越的躁动,按照鲁肃的既定计划,江东的下一步进取方向是荆州!207年、208年孙权两次征讨黄祖,终于干掉了杀父仇人,此时吴县已经不适合作为治所所在。
因此在公元208-209年期间,孙权将治所从吴县迁至京口(今江苏镇江),从地图上可以看出,相较于吴县,京口更加靠近北方,也更加接近荆州,更利于孙权向外扩张。
第二次:京口—建业(吴蜀联盟,北抗曹操)
赤壁之战击败曹操后,刘备经略荆南四郡,孙权曾尝试进攻合肥,可惜没有成功。周瑜去世后,孙权把江陵借给刘备,同时把妹妹嫁给刘备,吴蜀联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蜜月期。
可是虽然曹操赤壁遭遇失败,但并没有遭受很大的损失,依然有余力南下征伐。211年,孙权把治所从京口迁到了秣陵(南京),并在第二年修筑了石头城,改秣陵为建业(十六年,权徙治秣陵。明年,城石头,改秣陵为建业)。自此,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开始闪耀千古。
关于孙权把治所选在建业,有很多因素。比如张纮访问当地长老,听说金陵地势有王者之气,当年秦始皇因忌惮金陵王气特意挖断连绵的山冈,更名为秣陵。刘备到京城见孙权,路上经过秣陵,观察周围山势后也劝孙权迁徙到秣陵。其实除了张纮和刘备的建议,建业的地理位置也很关键。
孙权这次迁都,战略意图也很明确,遭遇赤壁之败后,曹操已然放弃从荆州南下的企图,而是打算改以扬州为主攻方向,即所谓“四越巢湖”,即经寿春、合肥至巢湖,再沿濡须水南入长江。而且即使曹操从荆州方面进攻,也有刘备在那顶着,所以孙权营建石头城,把治所选在建业,是为了抵御曹操,并伺机北上。
第三次:建业—武昌(称臣曹魏,对抗刘备)
吴蜀联盟度过了几年的蜜月期,自公元214年刘备入蜀夺取益州之后,孙权索要荆州,双方就开始出现嫌隙。至公元219年,关羽北伐襄樊威震华夏,孙权和吕蒙按照谋划袭取荆州杀害了关羽,至此吴蜀联盟彻底破裂。孙权既然敢背盟偷袭,说明他已经做好了迎接刘备报复的准备。
孙权夺回荆州后,考虑到上游“一旦有警,水道溯流二千里,不相赴及”,意思就是距离太远,来不及反应,做出了迁都武昌的决定。黄初二年(221年)四月,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同年,孙权自公安迁都鄂州,改鄂州为武昌,并随即修筑武昌城。
曹丕称帝后,孙权便遣使请求成为魏的藩属,十一月,曹丕赐给孙权九锡,册封其为吴王事。一方面孙权向曹魏称帝,另一方面孙权把治所从建业迁至武昌,很明显此时东吴的战略方向已经转变为全力对抗蜀国。公元222年陆逊在猇亭大败刘备,取得了夷陵之战的胜利,孙权的“小计谋”又一次得逞了。
第四次:武昌—建业(尘埃落定,虎踞龙盘)
夷陵之战后,孙权和魏国决裂,曹丕感觉被孙权戏耍,排除三路大军伐吴,结果无功而返。面对曹丕的大军,孙权遣使向刘备请和,刘备答应了孙权的请求。公元223年刘备病逝,诸葛亮派邓芝出使吴国,孙权决意与曹魏彻底断绝关系,吴蜀重新结盟。
此后魏蜀吴三方进入了相对稳定的时期。公元229年,借石亭之战大败魏国之势,孙权于武昌登基为帝,建国号为吴。同年九月,孙权再次把都城迁到了“舟车便利,无限险之虞。田野活饶,有转输之籍”的建业,以图进有利可战、退有险可守。也从此开启了王朝以南京为都的历史先河。
虽然我个人并不喜欢孙权,但孙权可以称为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也能算是一代枭雄。他的四次“迁都”,每一次治所的变化,都有着很深的时代背景,也伴随着江东政权战略的转变。赤壁之战孙权在柴桑,北抗曹操孙权在建业,夷陵之战孙权在武昌,这份果决与谋划非常令人钦佩。
另外还有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吴县、京口、建业、武昌四座城市都是长江沿岸的城市,长江天险真是让孙权用到了极致。孙权作为石头城的营造者,南京作为首都的第一位帝王,也有真深刻的历史文化意义。
黄盖,字公覆,零陵郡泉陵县(今湖南省永州市)人,作为汉末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的核心将领,其军事生涯贯穿了孙坚、孙策、孙权三代主君的征伐历程。这位以“苦肉计”闻名于世...
孙权 孙策 2025-09-11 鲁肃与孙权:乱世中的君臣相知与战略共谋东汉末年,江东群雄逐鹿,孙权继承父兄基业,以弱冠之龄统御江东。在这风云变幻之际,鲁肃以豪杰之姿投效孙权,二人以“榻上策”为纽带,开启了长达二十年的君臣相知。这段...
孙权 启 2025-09-10 孙权七子的命运终章:权力漩涡中的血色悲歌在三国鼎立的宏大叙事中,东吴开国皇帝孙权以“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誉名垂青史。然而,这位在位五十二载、活到七十一岁的长寿帝王,其七个儿子的结局却如被狂风摧折的七株...
孙权 2025-09-10 红颜未老恩先断:大乔的命运与三国乱世的女性悲歌东汉末年,庐江皖城的晨雾中,两位国色天香的少女推开雕花木窗,她们的命运即将随孙策、周瑜的马蹄声改写。大乔,这位江东传奇女子,在史书与传说的夹缝中,留下了一段充满...
孙策 周瑜 2025-09-05 诸葛亮南征:安定后方的战略远征公元223年,蜀汉章武三年夏四月,刘备病逝于白帝城,蜀汉政权陷入内外交困的危局。北有曹魏虎视眈眈,东有孙权荆州军威胁,南中四郡(越嶲、牂柯、益州、永昌)却爆发大...
孙权 诸葛亮 2025-08-28 公孙策女儿的命运悲歌:法理与人情的千年叩问在包拯断案的传奇故事中,公孙策作为"再世诸葛"般的智囊,其女儿的结局始终笼罩在悲剧的阴影下。这个承载着父爱与法理冲突的角色,...
孙策 2025-08-15 孙权“孙十万”称号的由来:一场跨越千年的军事调侃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孙权作为东吴政权的奠基者,以“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誉闻名于世。然而,这位被曹操视为劲敌的君主,却因一场场令人啼笑皆非的军事行动,被后世冠以“...
曹操怎么死的 孙权 2025-08-12 孙匡字季佐:乱世中短暂绽放的宗室之光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江东孙氏以勇毅与谋略在乱世中崛起,成为一方割据势力。在孙坚、孙策、孙权等核心人物的光芒下,孙匡作为孙坚第四子、孙权胞弟,虽未在政治舞台上留下...
孙权 孙策 2025-07-29 三国胡综后代:家族传承与历史变迁中的枝繁叶茂三国时期,东吴官员胡综以文韬武略著称,其人生轨迹与孙权政权紧密交织。从少年避难江东的侍读,到掌管军国机要的侍中,胡综的仕途见证了东吴从割据到称帝的历程。而当这位...
孙权 2025-07-29 孙权七子:乱世中的命运浮沉在三国鼎立的波澜壮阔中,孙权以卓越的政治智慧与军事才能,在江东建立起稳固的基业。然而,这位雄主身后,七位儿子的命运却如江水般跌宕起伏,折射出权力斗争的残酷与家族...
孙权 2025-07-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