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君主守江山,麾下不乏功臣良将,从古至今皇帝崩溃,而能真心辅佐少主的臣子典范莫过于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的卧龙先生。诸葛亮为匡扶汉室,出师北伐,不幸死于五丈原,幼主刘禅痛哭流涕,不忘诸葛亮大恩,追封其为忠武侯,但并非历朝历代的托孤大臣都能如诸葛先生般被君上厚待,有些辅助几代君主的元老却不得善终,譬如历史上有名的鳌拜。
可是在康熙晚年为何又后悔擒拿鳌拜了呢?甚至于亲自为他平反,还说鳌拜是忠臣?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南征北战立战功,临危受命辅幼主
鳌拜出生于1610年,是正宗的满族血统,祖先为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出生于将门武家的鳌拜,自幼骁勇善战,精通骑射,都说满洲人是马上取得的天下,鳌拜的马上功夫也不逊色于上等的满族勇士。鳌拜家族对爱新觉罗氏忠心耿耿,自幼鳌拜便跟随皇太极南征北战,想要建立一番功业以光耀门楣。当时满族尚未进关,定都盛京,明朝势力虎视眈眈,不能掉以轻心,鳌拜没有选择留守盛京,而是选择征战沙场,足以说明鳌拜的铮铮铁骨。
1637年,皇太极率大军出征,彼时后金已经攻克辽东半岛,却对皮岛久攻不下,皇太极头疼不已,因为先父努尔哈赤就对于皮岛无计可施,但若要继续前进,势必拔掉皮岛这颗钉子,在硕托、阿济格相继失败后,皇太极动了后退之念,此时鳌拜主动请缨,不顾局势的危险境地,毅然决然立下军令状,势必要攻克皮岛,皇太极感动于鳌拜的刚毅勇武,便准许鳌拜的请求,鳌拜不负众望,经过几天几夜的殊死拼搏,终于彻底打败了皮岛上的明朝军队,大震军心,皇太极龙颜大悦,赏赐鳌拜一等巴图鲁的称号。此后的鳌拜勇猛之力有增无减,参加了多次关键性战役,在松锦会战中以其出色的军事才能攻下锦州,奠定了后金的军事优势,又在西充之战中打败作乱的农民军,稳定了后金的统治;
此时的鳌拜已经成为八旗将领中最有势力的代表,甚至在皇太极死后,面对多尔衮和豪格的皇位斗争中,起到了掣肘多尔衮的作用。在皇太极驾崩后,鳌拜尽心尽力辅佐顺治皇帝福临,并且立下一心为主,生死与共的誓言,让顺治帝颇为感动,视鳌拜为心腹大臣,奈何顺治帝命薄,执政不久后驾鹤西去,在弥留之时,顺治帝放心不下年仅八岁的玄烨,于是托孤于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自此鳌拜成为辅政大臣。前半生军功赫赫的鳌拜,在先主皇太极,其子福临相继去世的情况下,成为新一代的辅政大臣,权倾朝野的他又会有怎样的所作所为。
结党营私擅专权,君主有心欲除之
康熙皇帝尚且年幼,不能亲自处理朝政,孝庄太后就算无比精明,也无济于事,大权就落在了四位辅政大臣手中,作为辅政大臣之首的索尼,俨然成为众多人的座上宾,但是索尼未有结党营私,挑战皇权的野心,身为四朝元老的他深知鳌拜势力遍布朝野,任谁也不能轻易与之抗衡,何况自己年事已高,有心无力,只能日日称病,将鳌拜的所作所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朝中没有对抗势力的鳌拜,势力如日中天,日益骄横,私下联合心腹班布尔善,大肆圈地、贪赃枉法,全然无视康熙皇帝与国法,众大臣敢怒不敢言。康熙皇帝屡屡想要亲政,都被鳌拜联合重臣以为时过早阻挡,康熙皇帝无计可少,只能任由鳌拜擅自专权,随着康熙皇帝的一天天成长,鳌拜也年事过高,但是年龄的增加并没有使鳌拜内心平静多少,反而更加有恃无恐,面对朝中如此局面,康熙皇帝联合苏克萨哈弹劾鳌拜,最终也以失败告终,具有强烈亲政愿望的爱新觉罗玄烨难道会坐以待毙吗?
扳倒鳌拜真亲政,晚年平赐谥号
在索尼的运筹帷幄之下,十四岁的康熙皇帝终于得以亲政,但是鳌拜势力一日不除,康熙皇帝就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亲政,此时的康熙皇帝杀心已起,鳌拜九死一生为爱新觉罗家族打江山的功劳也没有打动康熙的决心。康熙日日召集年龄相仿身强力壮的少年男子,以嬉耍布库为由留在宫中,实则是每日勤学苦练,伺机而动准备拿下鳌拜,这引起了鳌拜的注意,鳌拜在亲自观察后,却哈哈大笑,认为这些毛头小子不足无惧。
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中,康熙皇帝终于开始了他蓄谋已久的计划,以切磋功夫为由,将鳌拜引到后宫,鳌拜年事已高,就算武功高强,体力也逐渐不支,面对这些身强力壮的少年,最终败下阵下,被康熙压至朝堂之上,列下三十几条罪状,此时的鳌拜愤恨至极,撕下自己的衣服,竟是满身伤痕,鳌拜声泪俱下的诉说,这都是前半生为大清王朝征战所至,前半生九死一生,却不想被康熙皇帝如此对待;
每每随着年纪增长,旧病复发,疼痛难忍,康熙皇帝看着触目惊心的伤口,自觉惭愧,最终心软,将鳌拜压至监牢之中,囚禁一生,鳌拜不久也郁郁而终。经过几十年的励精图治,晚年的康熙皇帝突然感叹守江山的不易,此时的他回想起了亲政之初,以谋反之名被囚禁致死的鳌拜,略感遗憾,便亲自为鳌拜正名,追封其为一等公爵位,谥号为超武。
结语
:一将功成万骨枯,成功者的背后是皑皑的白骨,康熙皇帝创立康乾盛世,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一代圣君,却在年轻气盛之时诛杀了一位忠心耿耿的老臣,试想鳌拜若是真想谋反又肯定怎会迟迟没有下手,幼主尚未亲政是最好的时机,但是却被戴上了莫须有的帽子,使得千百年来大众对于鳌拜的评价莫衷一是。但是鳌拜的死,其自身也不无原因,作为臣子不能僭越半步,而战功赫赫的鳌拜,早就该意识到这个问题,功高震主的他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挑战皇帝的权威,以致成为皇权的绊脚石,等待他的只有皇权的惩罚。对此您又是怎么看待的呢?
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江南地区温热病肆虐,传统“伤寒论”体系难以应对时疫挑战。在此背景下,一代名医叶天士(1666—1745)以“天医星”之誉崛起,其医学著作不仅...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10 吴伟业:明末清初的诗坛巨擘与时代见证者在中国文学史上,吴伟业(1609年6月21日—1672年1月23日)是一个跨越朝代的文化符号。他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卒于清康熙十年,一生历经明末动荡、清初易代,...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08 钮祜禄氏:康熙帝的第二任皇后与满洲权贵的政治棋局在清朝康熙帝的后宫中,钮祜禄氏占据着特殊的历史地位——她是康熙帝的第二任皇后,也是清朝历史上极具争议性的后宫之主。这位出身显赫的满洲贵女,在政治联姻的浪潮中登上...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05 胤祥与兆佳氏:乱世中的深情守望在清朝康熙末年至雍正年间的政治漩涡中,十三阿哥胤祥与嫡福晋兆佳氏的爱情故事,宛如一朵绽放在权力荆棘中的白莲,以温婉坚韧的姿态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这段跨越半个世...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05 孝庄是故意坑容妃吗?——从权力博弈与人性弱点中寻找答案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容妃的命运堪称一场悲剧:从康熙最宠爱的妃子沦为刷马桶的宫女,最终被马桶砸死。这场悲剧的起点,是孝庄太后临终前的一道懿旨——“不得废太子,...
孝庄文皇后和多尔衮什么关系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02 图里琛:从历史真实到文学演绎的官职之辨在清代历史与文学作品的交织中,图里琛(或称图理琛)这一人物形象始终充满争议。电视剧《雍正王朝》将其塑造为康熙、雍正两朝的“御前侍卫领班”,以精明世故的形象贯穿全...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01 康乾盛世:封建王朝的回光返照与历史困局“康乾盛世”是中国传统史观对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1662—1795年)的概括性评价,这一时期因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疆域辽阔而被视为清朝统治的巅峰。然而,这...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8-29 权谋棋局:明珠毁卷背后的政治博弈与人性挣扎在康熙年间的权力场中,一场科考舞弊案撕开了朝堂派系斗争的帷幕。当明珠随手将高士奇的考卷划上墨痕时,这不仅是个人恩怨的宣泄,更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布局。透过历史档...
康熙的儿子们 高士奇 2025-08-28 德妃偏爱十四阿哥之谜:血缘与情感的错位博弈在清朝康熙朝的宫廷中,德妃乌雅氏作为雍正帝与十四阿哥胤祯的生母,却对两位亲生儿子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她对十四阿哥宠爱有加,却对四阿哥胤禛冷淡疏离。这种矛盾的...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8-27 与康熙合葬的五位女人:权力、情感与礼制的交织清景陵,这座埋葬着康熙帝的庞大陵寝,不仅见证了清朝盛世的辉煌,更因五位女性的陪葬而成为历史研究的焦点。在“皇后独享合葬权”的礼制传统下,康熙帝的景陵却打破了常规...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8-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