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庄太后博尔济吉特氏,是努尔哈赤的儿媳,皇太极永福宫庄妃,顺治皇帝的生母,康熙皇帝的祖母。她机智过人,善于谋略,身历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两辅幼主,权位并隆,是清朝唯一的一位太皇太后。她对清朝贡献大,故事也多。孝庄太后和多尔衮的关系,有种种传闻和故事。传闻最广的,当今家喻户晓的是所谓“太后下嫁”。
民国初年出版的《清朝野史大观》卷一,有三条专记太 后下嫁一事。民国八年(1919年),署名“古稀老人”编写的《多尔衮轶事》则更记得如同亲闻目睹,说“当时朝廷情势,危于累卵”,“太后时尚年少,美冠 后宫,性尤机警……故宁牺牲一身,以成大业”。
而多尔衮本来就好色成性,此时更以陈奏机密为由,出入宫禁。也有人借顺治帝的话而认为孝庄搬到睿王府住居: “睿王摄政时,皇太后与朕分宫而居,每经累月,方得一见,以致皇太后萦怀弥切。”(《清世祖实录》卷一百四十三)。至今仍有人认为“太后下嫁”确有其事,并提出以下九条理由。下面我逐一分析。

其一,庄妃下嫁为保全儿子皇位。顺治帝继位是多种政治势力复杂斗争和相互妥协的结果,不是庄妃委身于多尔衮所取得的。其二,兄死弟娶其嫂是满洲习俗。满洲确有这样的旧俗,但有这样的习俗并不能证明多尔衮就一定娶了他的嫂子。
其三,称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这是尊称,如同光绪帝称慈禧太后为“皇阿玛”(皇父)一样。其四,蒋良骐《东华录》有记载。书里说多尔衮“亲到皇宫内院”,就是慈宁宫。高阳认为,极有可能是指孝庄与多尔衮相恋的事实。相恋的事可能有,也可能无,但这不能证明太后下嫁了多尔衮。
其五,孝庄太后死后葬在昭西陵清孝庄太后病死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年七十五;孝惠太后病死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十二月初六日,年七十七;孝圣太后病死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正月二十三日,年八十六:去世时间都在腊正月。这是值得老年体弱病人注意的季节。
清东陵的昭西陵,因在皇太极盛京昭陵西向,故称昭西陵。孝庄太后和康熙皇帝都做了解释:“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皇父及汝,不忍远去。务于孝陵近地,择吉安厝(cuò),则我心无憾矣。”(《清圣祖实录》卷一百三十二)太皇太后不愿意惊动太宗亡灵,而愿意同儿孙在一起。

其六,有人说见过《太后下嫁诏》。此诏如果真有,必经辨认、登录,多人过目,不会只一人看见。历史不能凭某一人的一说做定断。其七,明末张煌言记载了这件事。张煌言(苍水)《建夷宫词》:“上寿觞为合卺樽,慈宁宫里烂盛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躬逢太后婚。”(《张苍水全 集》)“建”是建州,“夷”是夷狄,明显带有民族偏见。
这时张苍水在江南,南明和清朝是敌对的政体。孟森先生早就指出:“远道之传闻,邻敌之口语,未敢据 此孤证为论定也!”而且诗词也不能直接作为历史证据,因为诗可以夸张、比附,也可以想象、虚构。
其八,朝鲜史书里记载了这件事。当时作为清朝属国,朝鲜的《李朝实录》里,没有“太后下嫁”诏谕的记载,而像这样的大事,如有照例是应当诏谕属国的,也会有记载的。
其九,顺治帝报复多尔衮为反证。如顺治帝母后已下嫁多尔衮,多尔衮即为其父,且母亲健在,怎能对多尔衮掘坟墓、撤庙享呢?这将置母亲于何地!
总之,至今还没有见到一条关于“太后下嫁”的史证。我认为:孝庄太后同多尔衮的情愫可能有,“太后下嫁”之事确实无。当然,孝庄太后考量母子命运和江山社稷,尽量笼络多尔衮,则是不用怀疑的。
这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按理说应当是母慈子孝、关系融洽,但事实并非如此。顺治帝和母后的关系,《清史稿?后妃传》仅有四句话记载:第一句是“世祖即位,尊为皇太后”,这是例行公事;第二句是“赠太后父寨桑和硕忠亲王,母贤妃”,这也是例行公事。加上第三和第四两句,共50个字。
而同书记载康熙帝同他祖母关系的则有715个字。后顺治帝废掉母后为他选定的皇后,为董鄂妃死而要剃度出家、寻死觅活,都让母后失望、生气和无奈。顺治帝的早死,更让她深受打击。幸亏皇孙玄烨争气懂事。孝庄晚年身处太皇太后尊位,祖慈孙孝,尽享天伦之乐。

被誉为“藏传佛教三宝”之一的《龙藏经》康熙帝回忆说:“朕自幼龄学步能言时,即奉圣祖母慈训,凡饮食、动履、言语,皆有矩度。虽平居独处,亦教以罔敢越轶,少不然即加督过,赖是以克有成。”祖孙感情融洽。
孝庄关心民间疾苦。顺治十一年(1654年)闹灾荒,孝庄太后“昼夜焦思,不遑寝食”,主动拿出宫中节省银共四万两赈灾。(《清世祖实录》卷八十二)康熙平定三藩,遇到灾年,也常捐私房钱赈灾。
孝庄太皇太后发愿要写造《龙藏经》,为文化做出贡献。当时国家经费拮据,写经费用从哪里来?她先用私房钱、变卖陪嫁品,她娘家兄弟等捐助牛羊换钱,孙子康熙帝也出私房钱赞助。于康熙六年(1667年)开始,三年完成,康熙帝御制藏文序,供奉于慈宁宫大佛堂。
这部清康熙朝《内府泥金写本藏文龙藏经》,简称《龙藏经》,是藏传佛教三宝之一,在信众 中有崇高的地位。它每叶横87.5厘米,纵33厘米,每函300—500叶,共108函,五万叶,十万面,重约50公斤。经的全书:一是磁青笺经叶,二是内护经板,三是外护经板,四是五色经帘——黄、红、绿、蓝、白五层,六是哈达,七是黄绢经衣,八是七彩捆经带,九是五彩捆经绳,十是保护全函的黄棉袱包。
每函镶嵌宝石133颗,共14364颗,有彩绘佛像756尊。保存清宫典藏签条。这部《龙藏经》充分体现出:皇家气派,富丽辉煌,精美极致,书籍之最。 (《精彩一百国宝总动员》)文物南迁,转到台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我曾有幸看到原物。

孝庄太后住在慈宁宫,在顺治、康熙儿孙奉养下,度过了四十四年的时光。康熙帝数十年奉养孝庄太皇太后的事迹,成为帝王孝行的典范。“晨昏敬睹慈颜豫, 不尽欢欣踊跃回”——康熙帝每天早晚两次,带着欢娱的心情,到慈宁宫向祖母请安。
祖母谒陵、避暑、出巡等,行前康熙都要到慈宁宫,亲奉祖母登辇,然后骑马跟随。路遇坎坷,下马扶辇。一次途中下雨,康熙冒雨下马,步行泥泞中,扶着祖母御辇前行。各地进献的珍果异味,康熙帝会送到祖母那里;外出巡猎时,常将地 方特产、猎获野味派人送到祖母宫中。
每年初秋,命宫中花匠例行送慈宁宫“三清花”,即茉莉、晚香玉、夜来香,分别盛在红、黄、蓝三色盆中,供祖母清赏。孝庄太后病重时,康熙帝亲尝汤药、昼夜守护。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一月二十一日,75岁的太皇太后病重。康熙帝在慈宁宫侍疾,亲尝汤药,昼夜守护,不离左右。他“心怀忧虑,日侍左右,检 方调药,亲视饮馔。
太皇太后宁憩之时,朕隔幔静俟,席地危坐,一闻太皇太后声息,即趋至榻前,凡有所需,手奉以进,因此昼夜不能少离”。(《清圣祖实录》 卷一百三十二)康熙帝每天在祖母榻边,检验药方,调配汤药,先行试饮,亲自喂服。
祖母躺下后,康熙帝隔着帷幔,席地危坐。听到祖母翻身或叹息声,就起身到榻前,进奉祖母所需。康熙帝在病榻前,席坐冷地,衣不解带,卅五昼夜。康熙帝为祖母祈愿步祷天坛,恭读祝文,声泪俱下,陪同大臣,无不落泪。
十二月二十五日,太皇太后崩于慈宁宫,享年75岁。康熙帝“在大行太皇太后梓宫前,昼夜号痛不止,水浆不入口,天颜癯瘠,以致昏迷”。康熙帝在慈宁宫结庐而居,为祖母哀泣守孝。
《清史稿?后妃传》论赞道:“世祖、圣祖皆以冲龄践祚,孝庄皇后睹创业之难,而树委裘之主,政出王大臣,当时无建垂帘之议者。殷忧启圣,遂定中原,克底于升平。”这些话,不过分。
1688年寒冬,七十五岁的孝庄太后在紫禁城慈宁宫留下最后一道谕令:“太宗山陵奉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父子,当于孝陵近地安厝。”这道遗嘱如同一枚投入历史...
孝庄文皇后和多尔衮什么关系 2025-10-20 权力与情殇:大玉儿与多尔衮的千年未解之谜在清初波谲云诡的政坛中,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即“大玉儿”)与睿亲王多尔衮的爱恨纠葛,始终如一团迷雾笼罩着历史长河。这段关系既是满蒙贵族联姻的政治产物,又因权力博...
孝庄文皇后和多尔衮什么关系 多尔衮怎么死的 2025-10-17 太后下嫁迷雾:多尔衮与孝庄的权力博弈与历史想象清初历史中,多尔衮与孝庄太后的关系始终笼罩在层层迷雾中。野史笔记、影视作品将这段历史渲染成“痴情王爷与隐忍太后”的凄美爱情,而正史却仅以“叔嫂”二字定义两人关系...
孝庄文皇后和多尔衮什么关系 多尔衮怎么死的 2025-10-13 爵位稀缺的密码:清初封爵制度背后的权力逻辑与政治平衡清朝初期,宗室与功臣的封爵现象远少于后世想象。从努尔哈赤起兵至顺治年间,获得“王”“郡王”“贝勒”等高等爵位者屈指可数,多数宗室仅以“宗室”身份存在,功臣封爵更...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10-13 兄弟阋墙与权力更迭:代善与多尔衮的宗室权力博弈在清初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爱新觉罗·代善与爱新觉罗·多尔衮作为努尔哈赤家族的核心成员,其关系贯穿了后金至清朝政权交接的关键节点。从血缘纽带到权力角逐,从战场协...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多尔衮怎么死的 2025-09-24 努尔哈赤的情感谜题:阿巴亥——权力漩涡中的挚爱悲歌在清朝开国君主努尔哈赤波澜壮阔的一生中,其情感世界始终笼罩着神秘面纱。尽管史书记载他共有十六位妻妾,但关于“最爱之人”的争议从未停歇。从政治联姻的牺牲品到权力斗...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阿巴亥 2025-09-18 尼堪外兰之女与李如柏的复杂纠葛:历史与戏剧的交织在明清交替的动荡岁月中,尼堪外兰、李如柏与努尔哈赤三方的恩怨纠葛,不仅深刻影响了辽东的政治格局,更衍生出一段充满争议的情感传奇——尼堪外兰的女儿是否曾成为李如柏...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尼堪外兰 2025-09-15 孝庄是故意坑容妃吗?——从权力博弈与人性弱点中寻找答案在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容妃的命运堪称一场悲剧:从康熙最宠爱的妃子沦为刷马桶的宫女,最终被马桶砸死。这场悲剧的起点,是孝庄太后临终前的一道懿旨——“不得废太子,...
孝庄文皇后和多尔衮什么关系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02 八旗:清朝统治的基石与枷锁八旗制度,作为清朝最核心的社会组织形式,既是满族从部落走向帝国的军事利器,也是最终拖垮王朝的沉重枷锁。这项起源于白山黑水间的制度,历经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代人的完...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8-28 萨尔浒之战:明军若想取胜需破解的四大困局1619年的萨尔浒之战,是明清战争史上决定国运的转折点。明军集结20万精锐(含朝鲜联军)分四路进攻后金,却在5天内被努尔哈赤以6万八旗军全歼三路,阵亡将领300...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2025-08-28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