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人,孙坚之子,孙策之弟,三国时代孙吴的建立者。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历史上,当南北对峙时,定都金陵(建业、建康、南京)是常态,这是由于地理经济决定的。
孙权曾根据形势需要短暂地建都于武昌,是基于219-228年特殊的形势做出的务实调整。
不过,当形势回归常态后,孙权还是回到了历史的常态——迁都建业。
定都金陵是“南朝”常态
荆、扬二洲,户口半天下,江左以来,扬州根本,委荆以阃外···——《宋书.何尚之传》
从东吴到后来的东晋、南朝,南方政权多是定都于金陵(包含这种历史名称),这是由地理经济决定的。
南朝的重心有两个:荆州、扬州。
如能像刘表一样全据荆襄,则荆州经济比江东好。
正常情况下,唐代以前,荆州的经济比扬州要好。
但是,当南北对峙,尤其沿长江对峙时,情况就不同了。
荆州最为富庶的江汉平原,在长江以北。对于以长江天险自守的南朝来说,江陵以北,不论名义上归属于谁,都是很难有效控制的。
如此,南朝能稳固统治的荆州地区,其实只有南郡及荆南地区。
魏晋南北朝时期,荆南地区经济都不太发达,要以半个荆州为重心统治南方有些力不从心。
因此,以扬州财赋为本,治理南方是南朝的常态。
与此同时,沿江对峙时,一旦北兵耀兵于江北,武昌等地的压力是非常大的。
相比之下,在大运河开通之前,金陵地区的水系则极为复杂,即使北兵渡江,在金陵附近连一块展开大军的地方都没有。
因此,晋灭吴时,即使吴已经奄奄一息,已经渡江的王浑仍然不敢攻建业,一定要等顺江而下的晋军前来解决问题。
孙权都武昌是特殊环境下的选
219年,吕蒙白衣渡江袭击南郡时,孙权即已抵达荆州。
在称帝前,孙权一直在公安。
无论出于进攻还是防守,或是维持稳定,这都是孙权必须作的。
1、维持稳定。
孙权所袭的南郡、武陵等地,久属刘备。刘备、关羽在此颇得人心。而自刘表时期开始,孙权即与当地多年争战。
因此,孙权必须亲自坐镇,稳定相关地区形势,消化战役结果。
2、防御:照顾两头。
吴蜀闹翻后,两国大战一触即发。
与此同时,孙权又必须防备北方曹丕南下。
孙权治于武昌,可以照顾荆、扬两个战场。
事实证明,这是非常得当的。
夷陵之战,孙吴击败了刘备;不久,孙权又挫败了曹丕三道伐吴。
连番大战,孙权应对得十分从容。
3、进攻:荆州是争夺焦点。
三国时期,吴魏争夺的焦点一直在淮南,唯孙权称帝前后例外。
这是因为:此时的荆州,魏、吴的统治都不稳固,是双方趁虚而下的焦点。
经过关羽北伐,荆州北部已经残破不堪。曹丕甚至一度放弃襄阳。吴魏在襄阳发生过易手。
吕蒙在白衣渡江前,策划的局面是:吕蒙自己坐镇襄阳,虎视北方。
因此,孙权坐镇荆州,可以说是继承了吕蒙时期的思想,以襄阳为发展目标,进行北伐。
可以说,在219年-228年,无论是维稳还是防守、进攻,孙权都必须坐镇武昌,以寻求机会。
迁回建业:形势改变
可是,形势很快就变了。
1、荆州方向国防压力顿减。
(1)、吴蜀和解
蜀国的军事威胁基本上解除;东吴基本上可专心对北作战。
(2)、曹魏无力威胁江陵。
曹丕三道伐吴时,江陵朱然能战之兵只有5000,而曹丕集结了曹真、张郃、夏侯尚大军来攻。
可是,东吴在没有调动陆逊军的情况下(吴蜀尚未和解),即挫败了曹丕的攻势。
此后,曹丕两次伐吴,重心遂转到了东线。
可见:曹丕也认识到,在荆州方向很难形成突破。
而在吴蜀和解后,魏国要突破江陵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不再是魏国的主攻方向。
2、荆州方向攻势受挫。
226年,曹丕去世,孙权趁机北伐,重点放在了襄阳。
可是,孙权、诸葛瑾两路悉数败得毫无悬念。
相反,227年,在淮南方向,孙吴在石亭大败曹休,吴军将帅甚至提议趁机大举北伐(被陆逊劝阻)。
因此,此后,孙权调整攻略方向,仍以合肥为目标,组织攻势。
3、稳固根本。
孙权称帝前,完成了江东政权的本土化。
孙权以顾雍、陆逊等江东大族担任最高政治、军事长官,以换取大族的支持。
因此,如何处理好与江东大族微妙的合作关系。既能妥善利用,又能有效控制江东大族,成了孙家维持政治稳定的首要任务。
因此,迁回建业,是加强对江东大族的控制,稳固根本的必然选择。
总的来说,无论是长期建都江东,还是短暂地治于荆州, 都是孙权根据现实需要做出的务实选择。
孙吴能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划江而治”的南方政权,与孙权的务实是分不开的。
黄盖,字公覆,零陵郡泉陵县(今湖南省永州市)人,作为汉末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的核心将领,其军事生涯贯穿了孙坚、孙策、孙权三代主君的征伐历程。这位以“苦肉计”闻名于世...
孙权 孙策 2025-09-11 鲁肃与孙权:乱世中的君臣相知与战略共谋东汉末年,江东群雄逐鹿,孙权继承父兄基业,以弱冠之龄统御江东。在这风云变幻之际,鲁肃以豪杰之姿投效孙权,二人以“榻上策”为纽带,开启了长达二十年的君臣相知。这段...
孙权 启 2025-09-10 孙权七子的命运终章:权力漩涡中的血色悲歌在三国鼎立的宏大叙事中,东吴开国皇帝孙权以“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誉名垂青史。然而,这位在位五十二载、活到七十一岁的长寿帝王,其七个儿子的结局却如被狂风摧折的七株...
孙权 2025-09-10 红颜未老恩先断:大乔的命运与三国乱世的女性悲歌东汉末年,庐江皖城的晨雾中,两位国色天香的少女推开雕花木窗,她们的命运即将随孙策、周瑜的马蹄声改写。大乔,这位江东传奇女子,在史书与传说的夹缝中,留下了一段充满...
孙策 周瑜 2025-09-05 诸葛亮南征:安定后方的战略远征公元223年,蜀汉章武三年夏四月,刘备病逝于白帝城,蜀汉政权陷入内外交困的危局。北有曹魏虎视眈眈,东有孙权荆州军威胁,南中四郡(越嶲、牂柯、益州、永昌)却爆发大...
孙权 诸葛亮 2025-08-28 公孙策女儿的命运悲歌:法理与人情的千年叩问在包拯断案的传奇故事中,公孙策作为"再世诸葛"般的智囊,其女儿的结局始终笼罩在悲剧的阴影下。这个承载着父爱与法理冲突的角色,...
孙策 2025-08-15 孙权“孙十万”称号的由来:一场跨越千年的军事调侃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孙权作为东吴政权的奠基者,以“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誉闻名于世。然而,这位被曹操视为劲敌的君主,却因一场场令人啼笑皆非的军事行动,被后世冠以“...
曹操怎么死的 孙权 2025-08-12 孙匡字季佐:乱世中短暂绽放的宗室之光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江东孙氏以勇毅与谋略在乱世中崛起,成为一方割据势力。在孙坚、孙策、孙权等核心人物的光芒下,孙匡作为孙坚第四子、孙权胞弟,虽未在政治舞台上留下...
孙权 孙策 2025-07-29 三国胡综后代:家族传承与历史变迁中的枝繁叶茂三国时期,东吴官员胡综以文韬武略著称,其人生轨迹与孙权政权紧密交织。从少年避难江东的侍读,到掌管军国机要的侍中,胡综的仕途见证了东吴从割据到称帝的历程。而当这位...
孙权 2025-07-29 孙权七子:乱世中的命运浮沉在三国鼎立的波澜壮阔中,孙权以卓越的政治智慧与军事才能,在江东建立起稳固的基业。然而,这位雄主身后,七位儿子的命运却如江水般跌宕起伏,折射出权力斗争的残酷与家族...
孙权 2025-07-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