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彬(931~999年),字国华,真定郡灵寿县(今河北省灵寿县)人。北宋开国名将、外戚,宋仁宗曹皇后祖父。
后汉乾祐年间,起家成德军牙将。后周世宗时,奉诏出使吴越,累迁引进使。严于治军,明重军纪,得到宋太祖赵匡胤信任,为北宋统一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乾德二年(964年),参与灭亡后蜀,迁宣徽南院使。开宝七年(974年),灭南唐、伐北汉、攻辽国,迁枢密使。雍熙三年(986年),作为东路军主将,跟随宋太宗攻打辽国,孤军冒进、兵疲粮乏,导致岐沟关之战大败,坐罪降为右骁卫上将军,起为侍中、武宁军节度使、鲁国公。
宋真宗即位后,迁枢密使。咸平二年(999年),逝世,时年六十九岁,追赠中书令、济阳郡王,谥号武惠。孙女成为宋仁宗皇后,追赠太师、尚书令、冀王。曾外孙女成为宋英宗皇后,改封鲁王。
清谦畏谨
曹彬的父亲曹芸,任成德军节度都知兵马使。曹彬出生周岁时,他的父母把各种玩具摆放在桌子上,看他取什么。曹彬左手拿干戈,右手抓俎豆,过一会儿又拿一方印,其他的不屑一顾,人们都感到惊异。曹彬年长后,禀性淳厚。
后汉乾祐年间,任成德军牙将。成德军节度使武行德见他端重谨慎,指着他对身边的人说:“这人是有远大志向与才能的,不是平常之流。”
曹彬的姨母张氏,嫁于后汉枢密使郭威(后周太祖)。广顺元年(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政权,张氏被封为贵妃。郭威召曹彬回京城,隶属其养子柴荣(后周世宗)军中,并随其从镇守澶渊,补任供奉官,升为河中都监。河中节度使王仁镐因曹彬身份特殊,对他特别礼遇。曹彬不但没有骄傲自大,反而越发恭敬,公府举行宴会时,整天态度端重,从不旁视。王仁镐对属吏们说:“我自认为夙夜匪懈,到看到监军矜严端重,才感觉自己的散率啊。”
显德三年(956年),曹彬被改授为潼关监军,又升任西上阁门使。
显德五年(958年),曹彬奉命出使吴越。完成使命后即刻回朝,不接受吴越国主的馈赠。吴越国主派人乘轻舟追送财物给他,曹彬再三推辞,仍不接受。过一会儿,他说:“我最终拒绝他们,是近于邀名啊。”于是接受。返京后,他将这些财物一一登记,全部送给官府。柴荣强行赐还给他,曹彬才拜谢接受,将之全部分给亲朋旧友,自己不留一钱。
其后,曹彬又外出任晋州兵马都监。一天,曹彬与主将及宾客们在野外环坐,遇邻道守将骑马带着书信来到,使者从来不认识曹彬,暗地里问人说:“谁是曹监军?”有人给他指认曹彬,使者以为是骗自己,笑着说:“哪里有国戚近臣,而有穿绨袍、坐朴素的胡床的人呢?”审视半天后,使者才相信是曹彬。后升任引进使。
遭会兴运
当初,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宋太祖)管领禁兵,权势颇重。曹彬不偏不倚,不遇公事从不登门拜访,群居宴会,他也很少参预,因此得到器重。
建隆二年(961年),曹彬从平阳被召回朝,赵匡胤对他说:“往日我常想亲近你,你为什么总是疏远我呢?”曹彬叩头谢罪说:“我是周室的近亲,又忝任宫内职务,端正做官,害怕有过失,哪里敢妄自交结呢?”赵匡胤授其为客省使,与王全斌、郭进率领骑兵攻打北汉的乐平县(今山西昔阳),战降敌将王超、侯霸荣等一千八百人,俘获敌人一千多人。不久贼将蔚进率领军队来增援,三次作战都打败敌人。朝廷于是改置乐平建为平晋军。
乾德元年(963年),曹彬被改任左神武将军。次年,宋军攻克辽州。北汉欲借辽兵收复辽州,引辽军六万骑兵来进攻平晋军,曹彬与昭义军节度使李继勋等人率军六万迎战,在城下大破汉辽联军。不久,曹彬兼任枢密承旨。
平灭后蜀
乾德二年(964年)冬,赵匡胤下诏攻伐后蜀,任命刘光义(即刘廷让)为归州行营前军副部署,曹彬任都监。峡中郡县都被攻下,诸将都想通过屠城来逞其杀欲,只有曹彬下令收敛部下,所到各地都感悦听命。赵匡胤听说,特地下诏褒奖他。
后蜀灭亡后,西川行营前军都部署王全斌等人昼夜宴饮,不体恤军士,部下渔夺百姓不停,蜀人深感痛苦。曹彬多次请求班师,王全斌等人不听从。不久,后蜀旧将全师雄等人作乱,聚集军队十万人,曹彬又与刘光义在新繁大败敌军,最终平定蜀乱。
当时,诸将多取子女玉帛,而曹彬的行装中只有图书及衣物。回朝后,赵匡胤将王全斌等人交给法司治罪。他认为曹彬清介廉谨,授任为宣徽南院使、义成军节度使。曹彬入宫朝见赵匡胤,谢绝说:“征西将士都被治罪,我单独受到赏赐,恐怕不能以示劝勉。”赵匡胤说:“你立有大功,又不自我夸耀功劳,即使有点小错,王仁赡(灭蜀将领之一)等哪里值得提呢?朕执行劝勉大臣效忠国家的常典,你不必辞让。”
征伐北汉
乾德六年(968年),赵匡胤派李继勋及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党进等率军征伐北汉,曹彬任前军都监。曹彬在洞涡河击败北汉军,斩首二千余级,俘获许多北汉士兵。
开宝二年(969年),赵匡胤准备亲征北汉,又任命曹彬为前军都监,率军先行。曹彬驻军团柏谷(今山西祁县东南),战降北汉将领陈廷山。又在太原城南与北汉军作战,逼近濠桥,夺得战马一千多匹。等赵匡胤到来时,曹彬已在四面分设营寨,而自己主管北面。
开宝六年(973年),曹彬进升为检校太傅。
在北宋宫廷的珠帘之后,宋仁宗赵祯与养母刘娥的权力博弈持续了二十四年。这段被后世称为“狸猫换太子”原型的宫廷秘辛,实则是权力欲望与人性温情的激烈碰撞。当十三岁的赵...
赵祯下一任皇帝 刘娥 2025-09-10 仁宗与章得象:君臣相得的北宋政治图景北宋仁宗朝(1022-1063年)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高峰期,其间涌现出范仲淹、欧阳修、富弼等名臣,而章得象作为仁宗朝第十一任宰相,以“清忠无所附”的品格成为这...
赵祯下一任皇帝 欧阳修 2025-08-21 宋仁宗与宋英宗:跨越血缘的帝王父子情在中国北宋历史的长河中,宋仁宗赵祯与宋英宗赵曙的父子关系堪称一段传奇。两人虽无直接血缘,却因皇位传承与政治考量结下深厚渊源,其关系演变深刻影响了北宋中期的政治格...
赵祯下一任皇帝 宋英宗 2025-08-19 杨金花比武:巾帼英姿映忠烈,箭舞长空定乾坤北宋仁宗年间,汴京城南校场旌旗猎猎,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武举选拔正在上演。狄青力荐其子狄龙挂帅南征,包拯却提议以比武定元帅。当狄龙以凌厉刀法连胜二十余将、途径天波...
赵祯下一任皇帝 2025-08-01 北宋名相韩琦:三朝元勋的治国安邦之道北宋仁宗至神宗年间,一位出身相州安阳的士人以卓越的政治智慧与军事才能,在历史长河中刻下深刻印记。他便是韩琦(1008—1075),字稚圭,号赣叟,这位历经三朝、...
赵祯下一任皇帝 2025-07-23 福康公主香消玉殒后:驸马李玮的沉浮与历史余波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正月,兖国公主赵徽柔在孤寂中病逝,年仅33岁。这位曾被宋仁宗捧在手心的长女,死时衣衫褴褛、满身虱虮,甚至因生火取暖被炭火烧伤面容。这...
宋神宗怎么死的 赵祯下一任皇帝 2025-07-10 包拯时代的“八贤王”之谜:文学形象与历史原型的错位在北宋仁宗年间,一位黑面清官以刚正不阿的形象名垂青史,他便是包拯。与此同时,民间传说与文学作品中活跃着一位手持金锏、上打昏君下诛谗臣的“八贤王”。当历史的聚光灯...
赵祯下一任皇帝 2025-06-09 夏竦:北宋政坛的“斜杠能臣”与争议人生在北宋仁宗朝的政坛星空中,夏竦如同一颗独特的行星,以其多重身份和复杂轨迹引发后世无尽争议。这位历仕真宗、仁宗两朝的政坛常青树,既是《文庄集》的作者,又是西陲边防...
赵祯下一任皇帝 2025-06-06 笔墨未泯英雄气:种世衡书法成就的历史解构与文化重读在北宋仁宗朝的璀璨星河中,种世衡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以“种家军”开创者的身份镌刻在边疆史册。当后世试图探寻这位武将的文化底色时,“种世衡书法”的谜题悄然浮现。然...
赵祯下一任皇帝 2025-06-05 梁怀吉“有儿子”传闻背后的真相探究在北宋的历史舞台上,梁怀吉作为宋仁宗时期颇具传奇色彩的宦官,其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然而,关于“梁怀吉有儿子”的传闻,却让人颇感疑惑。事实上,从历史资料来看,这一...
赵祯下一任皇帝 2025-05-2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