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阿济格(1605年8月28日—1651年11月28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多尔衮之胞兄,母为大妃阿巴亥。
皇太极时期参加过攻打明朝边境以及朝鲜的作战。清军入关时,作为清军前锋随多尔衮入关。顺治元年(1644年)封和硕英亲王。又以靖远大将军沿长城入陕西,又自陕西出河南、湖广、江西,屡败李自成,杀死刘宗敏,俘获宋献策。

顺治五年(1648年)又以平西大将军督师征讨姜瓖在大同的叛乱。顺治六年(1649年)要求封叔王,被摄政王多尔衮拒绝。多尔衮死后,企图摄政,被削爵幽禁赐死。
阿济格能征善战,是清朝初期有名的将领。但他却是一个缺少智慧,性格粗暴的人。
早年经历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七月十五日,阿济格出生,其名字的满语意思为“小”。他长大后“身长丈余,腰腹甚大”,骁勇善战,被授为台吉。天命十年(1625年),跟从贝勒莽古尔泰征伐察哈尔部,追至农安塔,林丹汗遁走。
天命十一年(1626年)四月,偕同台吉硕托讨伐喀尔喀巴林部。十月,跟从大贝勒代善讨伐扎鲁特部,活捉巴克父子三人及拉什希布岱青、多尔济桑阿尔斋等十四贝勒,斩鄂尔寨图贝勒,这两场战役都有战功,因功封为贝勒。颇受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宠爱。皇太极的第二任正妻继妃乌拉那拉氏,曾因为见阿济格不肯下轿,即被公爹努尔哈赤下令休离。
屡立战功
天聪元年(1627年)正月,他偕同二贝勒阿敏攻打朝鲜,连克五城。五月,跟从皇太极讨伐明朝,偕同莽古尔泰守卫塔山的粮运,击败明军两万。军队会师于锦州,逼近宁远,明军有一千余人在此扎营并挖掘战壕,在前面摆列火器,但是被阿济格全部歼灭。
明朝总兵满桂出城列阵,皇太极想要进击,各位贝勒以为距离城池太近所以进谏不可进攻,唯独阿济格以为未必。皇太极监督阿济格迅速攻击明朝的骑兵一直至城下,各位贝勒都很惭愧,所以不及披甲就上前冲杀,进击明朝的步军,明军死伤者大半。
天聪二年(1628年),阿济格因为擅自主持其弟多铎的婚礼,被削去爵位,后来再恢复原位。
天聪三年(1629年)八月,偕同贝勒济尔哈朗攻打锦州、宁远等地,焚毁明朝积粮,俘虏明军三千人。十月,跟从皇太极分兵三路讨伐明朝,阿济格同贝勒阿巴泰率左翼四旗和蒙古军队夜袭龙井关(今河北迁西龙井关村),黎明时毁水关而进,歼灭汉儿庄(今河北迁西汉儿庄乡)副将易爱、洪山口参将王遵臣闻讯赶到的援军,进围汉儿庄,守将李丰投降。
十一月,攻克洪山口,进军至遵化,攻击斩杀明山海关总兵赵率教。逼近北京,明蓟辽督师袁崇焕、辽东总兵祖大寿率兵二万前去救援,屯兵于广渠门外,同莽古尔泰等追逐明军,迫近壕堑,阿济格战马受创而死才退兵。
十二月,同阿巴泰攻打通州,至张家湾;再跟从皇太极巡蓟州,遇到明山海关援兵五千人,阿济格偕同代善突入敌阵,大破明军,阿济格的战马又一次受创而死。
天聪四年(1630年),再跟从大军伐明,阿济格奉命同德格类、岳托率二万人由义州,逼近广宁,会师大凌河。夜围锦州时,明军六千人偷袭阿济格军营,下大雾看不见人,阿济格严阵以待。待雾散时突击,俘获明游击一人、甲械及马二百余。
皇太极酌金卮亲自慰劳,授围城方略。听闻明增兵,皇太极命扬古利率八旗巴牙喇兵的一半去增兵。祖大寿的弟弟祖大弼逐清军中侦骑近上前,皇太极擐甲与战,阿济格驰至,明军步骑遝出,阿济格奋击退却明军,斩杀明副将一人。皇太极把所统的士兵交付给阿济格,明监军道张春的四万救兵来到,又战于大凌河,截杀明军大半,向北驱逐明军达四十里。
天聪六年(1632年),跟从大军讨伐察哈尔,林丹汗因而逃跑。皇太极转移军队前去攻打明朝,令阿济格统率左翼及蒙古兵攻打大同、宣府,全部缴获明朝张家口储藏的犒边财物。
天聪七年(1633年)三月,修筑通远堡(今属辽宁丹东),并带兵驻守。五月,与济尔哈朗、杜度一起迎接明降将孔有德,抗拒明东江总兵黄龙和朝鲜的军队。
六月,皇太极向大臣们询问,打明朝、朝鲜、察哈尔这三个地方,先打哪个,阿济格说先打明朝,遂偕同阿巴泰攻打山海关,皇太极下旨责问他不深入进军,阿济格说:“我想要在这里让马停歇、积蓄粮食,可是各位贝勒不从啊。”皇太极说:“你如果坚持不走,诸位贝勒难道要丢弃你自己离开吗?”
天聪八年(1634年),跟从大军讨伐明朝,与多尔衮、多铎一起入龙门口,攻克保安州、灵丘。
晋封郡王
崇德元年(1636年),阿济格进封为多罗武英郡王。同年偕同饶余贝勒阿巴泰及扬古利讨伐明朝,从雕鹗堡进入长安岭,逼近延庆。越过保定到达安州,接连攻克昌平、定兴、安肃、宝坻、东安、雄县、顺义、容城、文安诸县,五十六战全部获胜,擒明总兵曹丕昌等,俘获人口牲畜共十七万九千八百余。
1629年冬,后金(清朝前身)汗皇太极率十万大军突破长城防线,直逼北京城下。这场被称为“己巳之变”的战役,因袁崇焕率关宁铁骑千里驰援而成为明末战争史的关键转折点...
皇太极的皇后 袁崇焕 2025-10-16 爵位稀缺的密码:清初封爵制度背后的权力逻辑与政治平衡清朝初期,宗室与功臣的封爵现象远少于后世想象。从努尔哈赤起兵至顺治年间,获得“王”“郡王”“贝勒”等高等爵位者屈指可数,多数宗室仅以“宗室”身份存在,功臣封爵更...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10-13 鳌拜手握重兵却未造反:权力困局下的忠诚与现实公元1669年,康熙帝以“布库戏”为名诱捕鳌拜,这场突如其来的政变终结了鳌拜的权臣生涯。作为清朝三代元勋、满洲第一勇士,鳌拜在皇太极、顺治两朝立下赫赫战功,更在...
皇太极的皇后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10-10 兄弟阋墙与权力更迭:代善与多尔衮的宗室权力博弈在清初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爱新觉罗·代善与爱新觉罗·多尔衮作为努尔哈赤家族的核心成员,其关系贯穿了后金至清朝政权交接的关键节点。从血缘纽带到权力角逐,从战场协...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多尔衮怎么死的 2025-09-24 哲哲皇后:五十一载春秋,见证大清开国风云哲哲皇后,这位出身蒙古科尔沁部落的传奇女性,以五十一载春秋书写了属于自己的历史篇章。作为清太宗皇太极的皇后,她不仅是满蒙联姻的典范,更是大清王朝首位中宫皇后,其...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9-23 努尔哈赤的情感谜题:阿巴亥——权力漩涡中的挚爱悲歌在清朝开国君主努尔哈赤波澜壮阔的一生中,其情感世界始终笼罩着神秘面纱。尽管史书记载他共有十六位妻妾,但关于“最爱之人”的争议从未停歇。从政治联姻的牺牲品到权力斗...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阿巴亥 2025-09-18 尼堪外兰之女与李如柏的复杂纠葛:历史与戏剧的交织在明清交替的动荡岁月中,尼堪外兰、李如柏与努尔哈赤三方的恩怨纠葛,不仅深刻影响了辽东的政治格局,更衍生出一段充满争议的情感传奇——尼堪外兰的女儿是否曾成为李如柏...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尼堪外兰 2025-09-15 明末熊廷弼:军事天才与政治悲剧的双重镜像在明末风雨飘摇的辽东战场上,熊廷弼以“铁血书生”的姿态横空出世,用三年时间重建辽东防线,令皇太极感叹“熊经略在,安敢南顾”。然而,这位被后世称为“唯一能扼杀后金...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9-12 布喜娅玛拉与皇太极:历史与虚构的交织之问在女真族的历史长河中,布喜娅玛拉(即东哥)与皇太极的名字常被并提,但二人是否真正有过情感联结或婚姻关系,需从历史与文学两个维度进行辨析。一、历史真相:布喜娅玛拉...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9-10 和硕公主与固伦公主:清朝皇室嫡庶之别的具象化符号在清朝的公主等级体系中,“和硕”与“固伦”不仅是两个封号,更是皇室嫡庶制度的具象化符号。自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仿明制确立公主等级制度以来,这两个封号始终承载着...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9-09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