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诸葛亮草船借箭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草船借箭中,若周瑜请诸葛亮造一万只弓,结果会是怎样的呢?
这个脑洞挺大,因为在古代战争中,弓箭的消耗品是箭而不是弓,所以假如周瑜让诸葛亮造弓的话,那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可笑。
但我们顺着题主的思路,假如周瑜就是要让诸葛亮造弓的话,诸葛亮又会出什么样的高招呢?
如果要短时间内拿到弓的话,必然不可能用“草船借箭”的方法,因为敌人不可能把弓扔给你。因此,要短时间内拿到一万张弓,就有两种方法,一是造,二是巧夺。
因此,以下脑洞,皆是戏言,当个小说听吧。
周瑜升帐,笑着问:“孔明兄,近来曹贼咄咄逼人,江面之上旌旗蔽空,舰船无数,试问如何御敌?”
诸葛亮说道:“舰船行于江面,唯有弓箭方可御敌。”
周瑜大惊:“孔明兄,弓箭乃我军稀缺之物,现在手头的弓箭都不够使。烦劳孔明兄,以十日为期,为我军筹措弓箭如何?”
诸葛亮心想:“好说好说,看我用草船借箭,取他数十万支箭。”周瑜见诸葛亮神态自若,不免心生疑虑,这诸葛亮为何都不害怕?难道是真有高招?
诸葛亮问道:“公瑾兄,需要多少支箭?不用十日,我自当三日凑齐。”
周瑜眉头一皱:“孔明兄,我不要箭,我只要一万张弓,兄长务必三日帮我凑齐。此事关系我军安危,先生切勿推脱呀。”
诸葛亮顿时直冒冷汗,三日之内凑齐一万张弓,这谈何容易。你这周瑜,看来是铁了心要置我于死地。一张好弓需要三年,要用上好的木料、牛筋和大漆。一张劣质的弓也需要三个月才能制成,这周瑜让我三天造成,岂不是要了我的老命?
但诸葛亮心里虽这样想,但口头上还是不落下风:“我尽力筹措,公瑾稍待。”
“孔明兄,若三日不成,可当领军法呀,正所谓军中无戏言。”顿时周瑜怒目圆睁。诸葛亮出帐,咬牙切齿:“我从未见过,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当天夜里,诸葛亮找来鲁肃,向鲁肃借了二十只船,每个船上有三十个士兵,船上用青布包裹都扎上草垛。鲁肃大惑不解:“孔明兄,都督是让你造弓,你要船做什么。”孔明笑而不语,只是摇着羽扇,抬头望着星空。
凌晨,江面上雾气弥漫,诸葛亮命令士兵把船都连在一起,向着对岸进发。擂鼓一向,江面上杀声四起,配合着风声水声,让对岸敌军不寒而栗。顿时间,江面上箭如雨下,几十条船被扎成了刺猬。铜锣一响,鸣金收兵,几十条船齐刷刷回到岸边,把所有的箭都拔了下来,对岸的曹军还不知道什么情况。
过了几个时辰,几十条船又向对岸进发,顿时间锣鼓喧天,又是齐刷刷一波箭雨。就这样来回几趟下来,曹军的箭雨越来越稀疏,诸葛亮才鸣金收兵。
第二天,诸葛亮让人乔装打扮,到对岸散播流言,说吴军马上要打过来了。而且诸葛亮让吴军也摆出进攻姿态,岸上站满了吴军士兵,这下子可把曹军吓坏了,一晚上把箭都射的差不多,守将心里十分害怕。
诸葛亮又让人在曹操身边散播消息,说守将把羽箭都送给了吴军,库存的羽箭数量不多了。曹操命人去前线查看,守将心里越来越慌。诸葛亮让人买通对面的商人,说要以五万羽箭换一万张弓。
守将觉得这商人知根知底,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拿出了一万张弓。可是,等到交货的时候,一万张弓早早地被送到了吴军阵前。就这样,诸葛亮既拿走了弓,又取走了箭。
第三天,所需要的一万张弓如数送到周瑜手中,周瑜愁容满面地感叹“既生瑜何生亮”。于是,吴军趁着曹军既缺弓,又缺箭,顺流而下冲向曹营。
好吧,以上内容大家仅当笑谈罢了。不是历史,惟愿抛砖引玉,诸君尽开脑洞。
三国时期,东吴政权以长江天险为屏障,与曹魏、蜀汉鼎足而立。在这场持续数十年的战略博弈中,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位都督先后执掌东吴军政大权,他们或以火攻破曹,或...
周瑜 吕蒙 2025-09-30 刘备与诸葛亮:军事才能的“表里”之辨——从战绩差异看战略与战术的互补性在蜀汉政权的历史叙事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军事表现常被置于对比框架:前者被戏称为“常败将军”,后者则因北伐屡次受挫被质疑“不善用兵”。然而,若深入分析两人在不同历史...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从"鱼水之欢"到"君臣博弈":刘备称帝后与诸葛亮关系变迁的深层逻辑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时,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接受"开府治事"的特殊授权,这种将相权与君权高度融合的安排,在三...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鲁肃接任周瑜:天时、地利、人和的必然选择公元210年,赤壁之战的硝烟尚未散尽,东吴水军大都督周瑜却在巴丘病逝,年仅36岁。这位以火攻破曹、奠定三分天下格局的军事奇才,临终前却将兵符交予一位“资历尚浅”...
周瑜 2025-09-30 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致李严书信的政治博弈与历史深意建兴四年(226年),蜀汉政权面临内外交困的复杂局面。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仅两年,丞相诸葛亮与托孤大臣李严的关系已悄然生变。当李严以密信形式劝诸葛亮接受九锡殊礼、...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忠魂未泯,礼制难容:诸葛亮身后立庙争议背后的历史逻辑建兴十二年(234年)秋,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强撑病体写下最后一份奏表:“臣家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这位五十四岁的丞相至死仍在践行“不...
诸葛亮 2025-09-30 刘禅重用诸葛瞻:权力、情感与政治的复杂交织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蜀汉政权进入后诸葛亮时代。作为蜀汉末代皇帝的刘禅,却在诸葛亮去世后持续提拔其子诸葛瞻,使其从骑都尉一路升至代理都护、卫将军,甚至执掌尚书台政...
诸葛亮 刘禅 2025-09-30 诸葛亮殒命五丈原后,刘禅凭何稳坐江山二十九载?公元234年秋,五丈原的秋风卷走了最后一片枯叶,也带走了蜀汉丞相诸葛亮。这位以"鞠躬尽瘁"著称的治世能臣,将未竟的兴复汉室之...
诸葛亮 刘禅 2025-09-29 魏延之死:历史迷雾中的权力博弈与人性困局公元234年秋,五丈原的寒风中,蜀汉征西大将军魏延的头颅被杨仪践踏于地。这场震惊朝野的"谋反案",实则是诸葛亮临终布局引发的...
诸葛亮 2025-09-29 诸葛亮轮椅之谜:历史传说与战略智慧的交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以“羽扇纶巾,四轮车行”的形象深入人心。这一独特的战场姿态,既引发了后世对其身体状况的猜测,也暗藏着深刻的军事心理学与战略威慑意图。通过...
诸葛亮 2025-09-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