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夺嫡是指清朝康熙皇帝的九个儿子争夺皇位的历史事件,这是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康熙是我国历史上当皇帝时间最久的一位帝王,他个性张扬,性格爽朗,是个传奇般的人物。电视剧也特别爱以康熙为原型进行创作,除了因为他睿智的头脑和明智的治国之策,还因为他庞大的妻妾皇子之复杂,故事之离奇。
康熙妻妾众多,各族各阶级人均有,这些妻妾又为他诞下了诸多皇子和公主。古时候,皇位只传给儿子,因此,在谈及继承大统的问题时,女儿们通常被排除在外。雍正最终脱颖而出,继承了康熙的皇位。然而他争夺皇位的过程并不顺利。
众皇子都对皇位虎视眈眈,曾经参与过夺位之争的皇子们在雍正继位后,几乎没人落得好下场。但有一些皇子从头到尾未曾参与过这场争夺,他们的下场则诸不相同。
01
安享晚年的皇子
雍正天性猜忌心很重,能在他当权下落得圆满下场的兄弟们都是卧虎藏龙的人物。他们各有自己的优势,在雍正的统治下小心翼翼地生活。其中,下场最好的应该算是十二皇子,一个非常低调的人,行事沉稳,为人庄重,终得安享晚年。
十二皇子当初没有参与争夺皇位其实是有原因的。他的母亲出身不高,也不怎么得康熙的喜爱,在人才辈出的后宫中并不显眼。因此,即便十二皇子有野心,也是没有足够的背景和实力来支撑他去做这件事情。
十二皇子并没有跟着生母长大,而是跟着苏麻喇姑。苏麻喇姑是出了名的心胸宽广,为人温和,因为她一直潜心向佛,非常善良大度。也是她这种性格影响了十二皇子的成长,日积月累下,他也像她一样变得淡泊名利了。

苏麻喇姑去世时,十二皇子悲痛不能自已。他亲自披麻戴孝,不在乎宫中其他人的眼光,每日守在苏麻喇姑灵前,夜深了也不肯离去。由此可以看出,十二皇子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对有恩之人,他会倾其所有去报答。
尽管在身为皇子时,十二皇子尽量不去参与政治斗争。但在雍正继位后,他一度还是受到了猜疑。雍正把他一贬再贬,爵位从贝子一直降到镇国公。十二皇子心中了然,但并没有置气,他只是云淡风轻地过好自己的生活。
也或许因为他这种恬淡的性格,他的身体状况非常好。一直到雍正去世,十二皇子的身子还依然硬朗。继位的乾隆是个性情中人,他喜欢这位不争不抢的叔父,对其进行加封,还每年大操大办地给他庆祝生日。可以说是诸位皇子中结局最好的一位了。
02
受到重用的皇子
十七皇子则和十二皇子不同。他年纪比雍正小得多,从小就知道自己不可能参与政治斗争这种事情,因此,他从小就喜欢诗词歌赋,还喜欢到处游山玩水,过得非常潇洒自在。与其说他是个皇子,不如说更像个悠闲的富家子弟。
但在雍正继位后,十七皇子就没有这么自由散漫了。雍正虽然喜欢怀疑别人,但他对这个弟弟却很放心,此外,他还很能慧眼识珠。在十七皇子放荡不羁的外表下,雍正看出了他一颗公正、炙热、严谨的心,决定要给他机会加以锻造。
十七皇子没有辜负雍正的厚望。他接受的工作总是处理得客观公正,同时让手下人心服口服。十七皇子喜爱读书,但并不迂腐,反而在处理问题上非常灵活,并且很务实,不拘泥于教条。加上他本身不缺金银,也很清正廉洁。

雍正信任这个弟弟,在晚年时还特意叮嘱即将继位的乾隆,一定要在他走后要好好对待这个叔父。像雍正一样,乾隆也爱戴着十七皇子,总是将一些棘手难处理的事情交给他办,非常放心地让他去处理一些重大的问题。
乾隆是个不拘小节的人。既然认定了十七是自己可以倚重的人物,就毫不顾忌地让他肩负了诸多事项。十七也竭尽所能地帮着乾隆处理繁乱的事务,直至自己身体枯竭。过度劳累让他身心俱疲,四十多岁就撒手而去。
03
明哲保身的皇子
二十三皇子既可以说是明哲保身,又可以说是不得人心。他在康熙去世后还很年幼,是康熙的老来得子。小儿子一般备受宠爱,但他并不一样。在诸多皇子中,他母亲出身不高,不受喜爱,加上前面有诸多优秀的哥哥们,导致他从出生起就很少被注意到。
不被注意到的皇子们通常也都过得不那么压抑,因为没有了封建教条的束缚。二十三皇子就是个例子。他从小自由自在地长大,母亲也没什么处事经验可以教他,就这样无所顾忌地生长,养成了一副轻浮的性情,不太招人喜欢。
雍正对他不太喜爱。虽然不担心他篡位,但也对他没有什么耐心,加上他这人办事能力不怎么样,简单的事情也能搞砸,因此,雍正甚至看到他就有些头疼。
不止雍正,乾隆看到这个叔父也头疼。奈何二十三比乾隆的年龄还小,余生还长得很。为了眼不见、心不烦,乾隆就派这个小叔叔去驻守皇陵。本以为这就算了,没想到他竟然连这种小事都做不好,惹得乾隆大怒,多次训斥他。

乾隆后来索性不再给他安排任务,就让他安生待在家里不惹事就好。从那之后,二十三皇子就成了名副其实的有钱有闲的人,然后足足活到了七十多岁。虽然不堪重任,但不得不说,这位皇子真是明哲保身的高人。
04
总结
能在雍正这种深度猜疑人格下生活得好的皇子,没有一个简单的人物。他们采取的策略,要么是不问政事,整日游山玩水;要么就对雍正投诚,用行动来表达自己的可信;要么就是表现得愚蠢笨拙。因为他们行为的不同,得到的结局也大相径庭,有的忙碌终老,有的悠哉一生。
没有参与皇位之争的各个皇子们,后来的生活都还算可以,这也能反映出雍正其实内心并不是个杀戮很重的人。其中,结局最好的就是这几位了,他们都能够平安终老。其实,抛开皇位的权势,做个富贵闲人或者闲散王爷更悠闲自在。
田文镜(1662年—1733年),字抑光,清朝康熙、雍正时期的重要大臣,原隶籍汉军镶蓝旗,雍正五年(1727年)因功抬入汉军正黄旗。他以铁腕治政、清廉刚正著称,...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0 权力漩涡中的父子博弈:康熙两废胤礽的深层动机解析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秋,塞外行宫的寒风中,55岁的康熙帝当众痛哭流涕,宣布废黜皇太子胤礽。这场持续三十余年的储位之争,不仅撕裂了清廷权力结构,更暴露出封建...
康熙的儿子们 胤礽 2025-11-20 纳兰明珠:康熙朝权臣的辉煌与沉浮,词人纳兰性德之父在清代康熙朝的璀璨星空中,纳兰明珠无疑是一颗耀眼夺目的星辰。他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显赫的官职,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作为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
康熙的儿子们 纳兰性德 2025-11-20 佟国维的“双面棋局”:支持八阿哥与善终背后的政治智慧在康熙朝“九子夺嫡”的激烈角逐中,佟国维作为上书房首辅、康熙帝的亲舅舅,始终以八阿哥胤禩支持者的形象活跃于朝堂。然而,这位看似押错宝的重臣,最终却以“善终”收场...
康熙的儿子们 胤禩 2025-11-19 康熙晚年为鳌拜平反:权臣与忠臣的复杂历史镜像1669年,16岁的康熙帝以“布库戏”为掩护,智擒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鳌拜,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被后世视为少年天子巩固皇权的标志性事件。然而,五十年后的康熙五...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9 康熙后宫姐妹花:繁华背后的命运沉浮在清朝康熙帝的后宫中,有四对姐妹花的故事格外引人注目。她们身处权力与情感交织的深宫,各自有着不同的命运轨迹,或荣耀一时,或凄凉终老,其结局令人唏嘘不已。赫舍里氏...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1-19 鳌拜权倾朝野:康熙圣旨亦难逃其“二次审批”在清朝初期的政治舞台上,鳌拜无疑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多年的征战积累,逐渐在朝廷中崭露头角,最终成为权倾一时的权臣,其权力之大,甚至到了...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7 权臣末路:康熙对鳌拜的处置与历史回响1669年盛夏,北京紫禁城南书房内,14岁的康熙帝以摔跤少年为掩护,突然发难擒获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鳌拜。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不仅改写了清朝政治格局,更在历史...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4 雍正与宜妃:权力更迭下的恩怨纠葛在清朝康熙与雍正两朝交替之际,宫廷内的权力斗争错综复杂,其中雍正帝与康熙宠妃宜妃之间的恩怨,成为这段历史中颇具戏剧性的一幕。雍正对宜妃的羞辱,背后交织着个人情感...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12 施世纶:靖海侯之后,清朝第一清官的传奇人生在清朝康熙年间的政治舞台上,施世纶以其清廉正直、勤政爱民的形象,成为那个时代的一股清流。作为靖海侯施琅之子,他不仅继承了家族的荣耀,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一...
康熙的儿子们 施琅 2025-11-11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