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宋朝的酿酒技术怎么样吗?宋代的酿酒工艺比前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宋人编纂了大量制曲酿酒技术方面的著述,来总结宋代的酿酒工艺。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著名的有朱肱的《北山酒经》、李保的《续北山酒经》、苏轼的《东坡酒经》、范成大的《桂海酒经》、林洪的《新丰酒法》、田锡的《曲本草》等。这些著作对宋代制曲酿酒的技术进行概括总结,将酒匠的传统经验转化为理论记录下来,由此可见在宋代发酵酒的酿制工艺较为成熟。
宋人酿制谷物发酵酒的方法,为后世所继承与发展,现代黄酒酿制工序可以概括为“卧浆、淘米、煎浆、汤米、蒸醋糜、用曲、台酵、酴米、蒸甜糜、投醹、酒器、上槽、收酒、煮酒等”,《北山酒经》总结的工序与现代黄酒生产的工艺过程相比,两者是极为相近的。
对于宋代的酿酒工艺,虽然在宋诗中不能看到大规模的官方酿酒的情景,但是却能看到宋代诗人喜欢自酿家酒的景象,这些描绘家酿的诗中,有不少是诗人描述自酿的制曲、酿酒的情景,这些描绘为后人展示了宋人酿酒的细节。如苏辙闲时自作家酿时写道:
方暑储曲糵,及秋舂秫稻。甘泉汲桐柏,火候问邻媪。唧唧鸣瓮盎,暾暾化梨枣。一拨欣已熟,急搊嫌不早。病色变渥丹,羸躯惊醉倒。子云多交游,好事时相造。嗣宗尚出仕,兵厨可常到。嗟我老杜门,奈此平生好。未出禁酒国,耻为瓮间盗。一醉汁滓空,入腹谁复告。
诗中描述了诗人亲身酿酒的过程,从准备原料,向邻媪请教,亲篘自酒,可见诗人用心之精。像苏辙这样自己动手酿酒的诗人还有不少,如苏轼、洪迈、杨万里、陆游等人的笔下都有赞美自家或者是友人相赠的家酿。这些有关诗人自己酿酒的诗,虽不如《北山酒经》那样记载详实,但也涉及不少细节,有助于帮助今人了解宋酒的酿制工艺。
除了反映工序与流程。宋诗中关于酒质的描写也能对宋代酒技的发展程度进行反映。对于酒质,今天以色、香、味三个角度来判别。关于宋代酒质,今日虽不能见到宋代的传世酒液,但在宋诗中,诗人饮酒,将味、色描绘于诗中,如在《全宋诗》中“酒味”一词酒出现104次。这些对于宋酒的色、味的描写有利于今人对宋代酒质的判别。
关于宋酒之味,周必大《泛舟游山录》中有“(汪)强中谓酒有五品,苦、淡、酸、臭、甜”。也就是说,这五味应是宋酒的主要口味。《全宋诗》中关于涉及这五味的频率分别为:苦味(28次)、淡味(7次)、酸味(11次)、甜味(19次)。
酒味呈现辛辣、苦味,说明宋代黄酒因酿制技法进步使酒精度数得到提升,酒味变得严劲、苦辣。酒味淡薄则是因为技艺的限制,而酒精含量偏低酸味酒的出现,则是由于酒液未能充分发酵,或者灭菌技术不合格,导致酒体酸败。
酒味呈现为甜味,则是因为在发酵过程中,谷物原料充分糖化但未充分酒化所导致的结果。酒味呈现出臭味,则是因为粮食酒易腐败变质,臭不可饮。宋代诗人皆为有一定消费基础的人,所以臭味酒,诗人是极少饮用,在宋诗中也很少出现。关于酒味的关键词共计出现75次,关于宋酒之味可谓是五味杂陈,其中苦味酒的出现,并被列为一等,说明宋代的酒技有所提升。然而,甜、酸、淡、臭四种酒味在宋酒中仍占据着一定的比例,说明其社会整体发展水平仍较低。
在品酒的同时,宋人有时也会将所饮酒品的色泽,描绘在诗中,这为我们了解宋代酒技的发展水平,提供了另一个角度。一般来说,今日的酿制酒主要呈黄色,宋酒中已有在色泽上与今日的优质黄酒相差无几的优质酒液,而且还有被称之为琥珀色的深色黄酒。
此外宋酒还有黑色酒,这是由于老酒沉酿多年,酒色变成赤黑色,应当也属于黄色酒一类。绿色酒的出现,在古代十分常见,这主要是由于古人在酿造酒的时候,无法保持九曲的纯净程度,致使在酒曲的制造和酿造的过程中,掺入了大量的微生物,最后导致成品酒呈现出一种绿色。
白酒在古代主要是指酒浑浊偏白的谷物酿制酒,而非酒液清澈透明的蒸馏烧酒。酒液浑浊则多是因为用曲量较少,投料较粗糙,发展时间较短的原因所致。从统计来看,宋酒呈现出多种颜色,优质黄色酿制酒和绿、白两种酒色并行于世,也可说明宋代酒技整体发展水平的状况。
总之,统计情况来看,宋代的酒技确有发展,其工艺流程更加严密,其产出的酒液在色味上与现代黄酒相差无几。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品质较低的黄酒在宋诗中出现的频率不比优质黄酒出现的少。据此,笔者认为宋代酒技虽有一定的发展,但其总体发展水平仍比较低。
可能在宋代经济发达的城市中,酒技得到提升,苦味色黄的酒在这些地方多有出现。而在偏远的山区和农村,由于受时代与技术的限制,所以多出淡酒、甜酒、酸酒甚至臭酒。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何有诗人常抱怨村间浊酒口味淡、薄、酸、甜。
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星空中,豪放派如同一束穿透云层的烈日,以其雄浑壮阔的意境、奔放不羁的情感与超越世俗的格局,打破了婉约派“为情而造文”的细腻框架。从苏轼“大江东去...
苏轼 2025-09-09 黄庭坚诗词:北宋文坛的璀璨星辰黄庭坚,北宋时期杰出的诗人、词人、书法家,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与苏轼并称“苏黄”,其诗词作品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更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黄庭坚的诗词,以其独...
苏轼 2025-09-01 北宋诗人张耒的诗:平易中的深沉与苍茫北宋文坛星光璀璨,苏轼、黄庭坚、秦观等大家如北斗耀空,而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虽在后世声名略逊于师友,却以独特的诗风与深切的人文关怀,在宋诗长河中刻下不...
苏轼 2025-08-25 苏舜钦与苏轼:北宋文坛的“平行线”北宋文坛星光璀璨,苏舜钦与苏轼作为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常因同姓被误认为存在宗族关联。然而,通过梳理两人家世、生平与文学脉络,可清晰发现:二人除同姓外并无直接血缘...
苏轼 2025-08-25 苏轼最美的一首诗:在题西林壁中窥见永恒的智慧之光若以“美”为尺丈量苏轼的诗作,《题西林壁》或许并非以辞藻华美取胜,却以哲思的深邃与意境的澄明,成为千年诗史中一座不可逾越的丰碑。这首创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
宋神宗怎么死的 苏轼 2025-08-13 苏轼对张耒的评价:文脉相承中的文学镜像与精神共鸣北宋文坛的星空中,苏轼与张耒的师徒情谊如北斗与长庚,既照亮了“苏门四学士”的文学天空,更在贬谪黄州的逆境中淬炼出中国文学史上一段独特的创作共生。苏轼对张耒的评价...
苏轼 2025-08-07 陈维崧贺新郎:清初词坛的豪放绝唱与时代悲歌在清初词坛的星空中,陈维崧以《贺新郎》系列词作独树一帜,其词风豪放中见沉郁,既承袭了苏轼、辛弃疾的雄浑气魄,又融入了明清易代之际的苍凉血泪。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词...
苏轼 辛弃疾 2025-08-06 乌台诗案:苏轼的文学劫难与北宋政坛的风暴眼在北宋熙宁变法与元丰更化的激荡浪潮中,一场以文字为导火索的政治风暴席卷文坛——乌台诗案。这场发生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的文字狱,不仅将苏轼推向生死边缘,...
宋神宗怎么死的 苏轼 2025-08-04 王朝云:从侍女到侍妾,苏轼生命中的特殊存在在苏轼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中,王朝云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她以侍妾的身份陪伴苏轼走过二十余载,其与苏轼家族的渊源常引发后人疑问:王朝云究竟是否为苏轼妻子的丫鬟?这一...
苏轼 王朝云 2025-07-22 梁师成口中的“小苏先生”:一段扑朔迷离的北宋往事北宋末年,宦官梁师成以“六贼”之一的身份活跃于宋徽宗朝堂,他权倾朝野,却因一个惊世骇俗的自称引发后世无尽猜测——他自称是苏轼的私生子。更耐人寻味的是,梁师成口中...
宋徽宗 苏轼 2025-07-1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