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早衰,其转折点就在沙丘之变,因为秦始皇没有提前公布太子人选,导致他的遗诏被赵高篡改,也改变了秦朝的命运。不过沙丘之变是不是真的有发生过呢?我们是从《史记》中了解到沙丘之变,但按理来说如此秘密的计划,不可能有人将其泄露,所以好奇司马迁到底是如何得知沙丘之变的。而在另一部史籍中,对于秦始皇临终前的描写和《史记》有出入,哪个才是真的呢?
《史记》从传说中的上古黄帝时代,一直记录到汉武帝太初四年,总共有3000多年的历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鲁迅誉称其“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我们现在普通人的历史观中,几乎所有汉武帝之前的大事件认知都是从《史记》中而来。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史料被挖掘、发现,史记部分内容的真实性是受到了挑战,譬如今天我们谈论的“秦始皇之死“,它就跟西汉竹书《赵正书》的内容有很大出入。《赵正书》被认为是西汉早期作品,极有可能成文早于《史记》。同时在对秦始皇最后时刻的记载上,他要比史记全面很多,有大量秦始皇跟各个大臣交流的详细内容。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恶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史记》中秦始皇在自己巡游途中生病之后,忌讳别人说死亡,因而没有人敢提死字,突出秦始皇的无情、残暴。《赵正书》其亟日夜输趋,至白泉之置,毋须后者。其谨微密之,毋令群臣知病。”
但是《赵正书》中是秦始皇考虑到自己死后,可能出现动乱,直接下令不能让随行大臣察觉自己生病,当时大部分大臣应该都还是认为皇帝依旧活蹦乱跳的。《赵正书》病即大甚,而不能前,故复召丞相斯曰:“吾霸王之寿足矣,不奈吾子之孤弱何。……其后不胜大臣之纷争,争侵主。吾闻之:牛马斗,而蚊虻死其下;大臣争,齐民苦。哀怜吾子之孤弱,及吾蒙容之民,死且不忘。其议所立。”
群臣均无法知道始皇现状的时候,秦始皇是召见了李斯问话,出于对李斯的信任,他说出了自己快死的实情,强调“吾霸王之寿足矣”。
与此同时,秦始皇也分享了自己的担忧。当时的秦始皇是担忧自己的儿子还无法撑起大局,将来大臣和王子组合争权夺利,天下百姓可要遭殃了,大臣争,齐民苦。《赵正书》的观点,秦始皇是个很体恤百姓疾苦的君主。
《赵正书》赵正流涕而谓斯曰:“吾非疑子也。子,吾忠臣也,其议所立。”当要正式立后事之前,秦始皇是给予了李斯足够的信任,他是哭着让李斯帮忙想该谁来继承。
《赵正书》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顿首言曰:“今道远而诏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
对于始皇帝的信任,此刻的李斯给出的答案是胡亥,而之所以选择胡亥,也并不是像《史记》记载那样,是因为小气,担心失去权力。而是从事实出发,考虑始皇病逝之地距离都城路途遥远,立其他公子继位,担心众多公子会趁中间的时间差,召集自己的亲信搞什么不好的事。立胡亥是最安全妥当的。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在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事所,未授使者。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史记》中赵高恶意扣留被后世猜测是秦始皇立扶苏为帝的诏书,然后密谋李斯一起矫诏的事,在《赵正书》根本没有体现,甚至赵高都没有戏份,只是作为随众立于一旁照顾始皇。
《赵正书》中整个秦帝国的未来,是李斯和秦始皇这两个好搭档,以权力如何平和交接,避免大臣争权为前提而定下。胡亥确实是秦始皇钦定的继承人,只不过秦始皇看走眼了。最后留个选择题,你是相信《赵正书》还是《史记》呢?
王经(?—260年),字彦纬,冀州清河郡(今河北清河东南)人,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权中一位极具悲剧色彩的忠臣。他出身寒微,凭借才学与忠诚在乱世中崛起,最终却因坚守道...
2025-09-25 逆袭的帝王:从傀儡到实权掌控者的历史传奇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王朝历史中,权力斗争如同一场永不停歇的棋局,无数皇帝在这场博弈中沦为权臣的傀儡,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然而,也有一些皇帝,虽身处困境,却凭借智慧...
2025-09-25 曹参“无为”之治:终日饮酒却成千古贤相的深层逻辑在汉初的政坛上,曹参以“终日饮酒不治事”的形象闻名,却因“萧规曹随”的治国方略被后世誉为贤相。这一看似矛盾的评价背后,实则暗含着汉初政治生态的特殊性、治国理念的...
2025-09-25 三顾茅庐:历史真实与文学演绎的交织东汉建安十二年(207年)的隆中草庐,一场被后世传颂千年的君臣际会,在《三国志》中仅以“凡三往,乃见”六字轻描淡写,却在《三国演义》中被演绎为“三顾茅庐”的经典...
2025-09-25 古代皇帝寿命为何那么短?看看后宫就知道了在中国古代,皇帝作为天下至尊,享受着最优越的物质条件和至高无上的权力,但他们的平均寿命却远低于同时代的普通百姓。据统计,中国历史上被承认的皇帝共有302位,平均...
2025-09-25 牛仙客:大唐盛世的“隐身推手”与制度困局在唐玄宗开元末年的权力棋局中,牛仙客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这位出身甘肃灵台的胥吏,凭借三十年如一日的勤勉,从基层县吏一路攀升至宰相之位,成为唐代唯一由流外吏员升至三...
2025-09-25 甄寻:出身显赫却因狂妄丧命的政治投机者甄寻,这位活跃于西汉末年至新朝初年的权贵子弟,其人生轨迹堪称一部“权力游戏”的警示录。他出身于权倾朝野的甄氏家族,却因伪造符命、觊觎皇权,最终落得身首异处的结局...
2025-09-25 拓跋翰:北魏太武帝之子,权力漩涡中的悲剧人生拓跋翰,这位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第三子,其人生轨迹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既承载着皇室贵胄的荣耀,也深陷权力斗争的泥潭,最终以惨烈的方式结束了生命。他的结局,不仅...
2025-09-25 蹇硕:东汉末年宦官集团的权力悲歌东汉末年,宦官与外戚的权力博弈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蹇硕,这位被汉灵帝托孤的宦官,正是这场博弈中最具戏剧性的角色之一。他以“壮健有武略”的才能崛起,却因政治...
2025-09-25 张杨:多维人生中的多元镜像在中国历史与当代社会的长河中,"张杨"这一名字承载着截然不同却又各自精彩的人生轨迹。从东汉末年的乱世枭雄到现代影视导演,从科...
2025-09-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