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阿巴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阿巴亥到底是不是善妒的女人,皇太极又为何要执意逼死阿巴亥呢?
按照满、蒙习俗,作为大福晋的阿巴亥本不用给努尔哈赤殉葬,可谁让阿巴亥挡了皇太极的路,为了后金汗位,皇太极也只能将阿巴亥逼死了。

图|阿巴亥(影视剧照)
根据清史记载,努尔哈赤在临终前曾留下遗言,说阿巴亥是个善妒的女人,她将来很可能成为祸乱基业的女人,所以等自己死后,就让阿巴亥殉葬。
于是,在努尔哈赤去世后,以皇太极为首的贝勒们,就以努尔哈赤的“临终遗言”为由,强行逼迫阿巴亥自缢而死。
然而,这份所谓的“临终遗言”只是皇太极等人口述的,根本没有拿出任何实物证据,也就是说,这份“临终遗言”很可能是皇太极等人编造的,为的就是将阿巴亥逼死。
那阿巴亥到底是不是善妒的女人?皇太极又为何要执意逼死阿巴亥呢?接下来,我们就通过阿巴亥的生平,来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阿巴亥出生于女真部族中的乌拉部,她的父亲满泰是乌拉部的部主,作为部主的女儿,阿巴亥从小就过着优渥的生活,每天都活得非常开心、幸福。

图|阿巴亥(影视剧照)
可惜,这种幸福的生活并没有一直维持下去,在阿巴亥7岁的时候,她的父亲满泰因为一次意外事件去世,乌拉部主的位置落到了布占泰的手中。
虽然布占泰是阿巴亥的叔父,而且在继承部主位置后,还将阿巴亥收为了养女,可她毕竟不是布占泰的亲生女儿,所以阿巴亥虽然不愁吃穿,但她在乌拉部的地位却不比从前了。
后来,乌拉部被努尔哈赤打败,布占泰为了保证乌拉部不被覆灭,就想通过联姻的手段,来平息努尔哈赤的怒火。
不过,此时的努尔哈赤已经43岁了,而且已经有了7位妻妾,布占泰不想将自己的女儿推入火坑,于是联姻的重任就落到了年仅12岁的阿巴亥头上。
但有句话说得好,“祸兮福所倚”,阿巴亥虽然被迫嫁给了大自己31岁的老男人,可在这个老男人身上,阿巴亥却得到了极度的宠爱。
在嫁给努尔哈赤两年后,阿巴亥就被努尔哈赤立为了大福晋,要知道当时的阿巴亥没有诞下过任何子嗣,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阿巴亥依然从众多妻妾中脱颖而出,可见努尔哈赤究竟有多宠爱她。
在随后的时间中,阿巴亥先陆续为努尔哈赤生下了多尔衮三兄弟,在“母凭子贵”的影响下,这三个孩子皆受到了努尔哈赤的重视,努尔哈赤将八旗中的三旗分别交给了三人掌管。
而在这期间,阿巴亥的叔父布占泰,因为被美色冲昏了头脑,竟和努尔哈赤翻了脸,努尔哈赤一气之下覆灭了乌拉部,但这并没有影响到阿巴亥的地位,她依然稳坐大福晋宝座。
在这种情况下,阿巴亥又怎会妒忌别的女人?她是努尔哈赤的大福晋,并且一直深受努尔哈赤的宠爱,在努尔哈赤的妻妾中,她已经是地位最高的了,哪还有女子值得她嫉妒?
那为何在清史上,会将阿巴亥描述成善妒的女人呢?这就要从努尔哈赤晚年时发生的“大妃事件”说起了。

图|阿巴亥(影视剧照)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努尔哈赤开始考虑起继位人选,当时他有意让大贝勒代善(实为次子)继承汗位。
而按照后金的“收继婚”习俗,父亲去世后,儿子可以将后妈收为妻子,也就是说,如果代善继承汗位,那阿巴亥就可以嫁给代善。
阿巴亥在得知努尔哈赤的想法后,就提前向代善表达了“善意”,根据清史记载,阿巴亥不仅经常给代善送食物,有时还会在深夜时分,精心打扮一番后前往代善的住处。
后来,阿巴亥“亲近”代善的举动,被努尔哈赤的小福晋德因泽无意中撞见,德因泽连忙将此事告诉了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得知此事后,顿时愤怒不已,心想我还没死呢,你就着急找下家,这不打我脸么?于是努尔哈赤一气之下,不仅将阿巴亥"离弃",还将阿巴亥多年积攒的财物全部收回,让她和三个儿子自生自灭。

图|努尔哈赤(影视剧照)
不过,此事发生仅一年后,努尔哈赤就将阿巴亥召回,并重新将其立为大福晋,可见在努尔哈赤的内心中,一直不曾忘过阿巴亥。
其实,这件事顶多能说明阿巴亥有些心机,根本和“善妒”没有关系,而且阿巴亥之所以着急寻找“下家”,也只是为了给自己和孩子们找个依靠。
况且,在“大妃事件”中,努尔哈赤只找到了阿巴亥亲近代善的证据,却没有找到阿巴亥和代善“发生关系”的证据,这也是为何努尔哈赤后来又重立阿巴亥为大福晋的原因之一。
因此,在“大妃事件”后,努尔哈赤的面子虽然有些受损,但还不至于让阿巴亥殉葬,所以清史记载中的“临终遗言”也就没有了可信度。
另外,在“大妃事件”中,还有着皇太极的参与,虽然告发阿巴亥“亲近”代善的人是小福晋德因泽,但在努尔哈赤追查此事时,皇太极也从侧面表达出了阿巴亥和代善有“亲近”举动。

图|皇太极(影视剧照)
从此事就可以看出,此时的皇太极已经开始为汗位谋划了,通过“大妃事件”,皇太极最大的对手代善被迫退出了汗位竞争,如今剩下的竞争对手,也就只有备受努尔哈赤喜爱的多尔衮三兄弟。
不过,因为当时阿巴亥已经被努尔哈赤"离弃",所以皇太极并没有将多尔衮三兄弟放在心上,但当阿巴亥被努尔哈赤重立为大福晋后,皇太极内心顿时警惕起来。
要知道,阿巴亥作为努尔哈赤最宠爱的女人,她在后金政权中有着不俗的影响力,而且她的三个孩子,还分别掌控着八旗中的三旗,这股势力不得不让皇太极重视。
于是,皇太极为了争夺汗位,就在努尔哈赤去世后,联合众贝勒,以努尔哈赤“临终遗言”为借口,强逼阿巴亥自尽殉葬。
1629年冬,后金(清朝前身)汗皇太极率十万大军突破长城防线,直逼北京城下。这场被称为“己巳之变”的战役,因袁崇焕率关宁铁骑千里驰援而成为明末战争史的关键转折点...
皇太极的皇后 袁崇焕 2025-10-16 爵位稀缺的密码:清初封爵制度背后的权力逻辑与政治平衡清朝初期,宗室与功臣的封爵现象远少于后世想象。从努尔哈赤起兵至顺治年间,获得“王”“郡王”“贝勒”等高等爵位者屈指可数,多数宗室仅以“宗室”身份存在,功臣封爵更...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10-13 鳌拜手握重兵却未造反:权力困局下的忠诚与现实公元1669年,康熙帝以“布库戏”为名诱捕鳌拜,这场突如其来的政变终结了鳌拜的权臣生涯。作为清朝三代元勋、满洲第一勇士,鳌拜在皇太极、顺治两朝立下赫赫战功,更在...
皇太极的皇后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10-10 兄弟阋墙与权力更迭:代善与多尔衮的宗室权力博弈在清初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爱新觉罗·代善与爱新觉罗·多尔衮作为努尔哈赤家族的核心成员,其关系贯穿了后金至清朝政权交接的关键节点。从血缘纽带到权力角逐,从战场协...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多尔衮怎么死的 2025-09-24 哲哲皇后:五十一载春秋,见证大清开国风云哲哲皇后,这位出身蒙古科尔沁部落的传奇女性,以五十一载春秋书写了属于自己的历史篇章。作为清太宗皇太极的皇后,她不仅是满蒙联姻的典范,更是大清王朝首位中宫皇后,其...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9-23 努尔哈赤的情感谜题:阿巴亥——权力漩涡中的挚爱悲歌在清朝开国君主努尔哈赤波澜壮阔的一生中,其情感世界始终笼罩着神秘面纱。尽管史书记载他共有十六位妻妾,但关于“最爱之人”的争议从未停歇。从政治联姻的牺牲品到权力斗...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阿巴亥 2025-09-18 尼堪外兰之女与李如柏的复杂纠葛:历史与戏剧的交织在明清交替的动荡岁月中,尼堪外兰、李如柏与努尔哈赤三方的恩怨纠葛,不仅深刻影响了辽东的政治格局,更衍生出一段充满争议的情感传奇——尼堪外兰的女儿是否曾成为李如柏...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尼堪外兰 2025-09-15 明末熊廷弼:军事天才与政治悲剧的双重镜像在明末风雨飘摇的辽东战场上,熊廷弼以“铁血书生”的姿态横空出世,用三年时间重建辽东防线,令皇太极感叹“熊经略在,安敢南顾”。然而,这位被后世称为“唯一能扼杀后金...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9-12 布喜娅玛拉与皇太极:历史与虚构的交织之问在女真族的历史长河中,布喜娅玛拉(即东哥)与皇太极的名字常被并提,但二人是否真正有过情感联结或婚姻关系,需从历史与文学两个维度进行辨析。一、历史真相:布喜娅玛拉...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9-10 和硕公主与固伦公主:清朝皇室嫡庶之别的具象化符号在清朝的公主等级体系中,“和硕”与“固伦”不仅是两个封号,更是皇室嫡庶制度的具象化符号。自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仿明制确立公主等级制度以来,这两个封号始终承载着...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9-09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