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四年关羽遇潘璋部将马忠的埋伏,被擒,和长子关平于临沮被害。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刘备在拿下荆、益两州和汉中后,虽然对外吹嘘麾下有上将千员,可实际上能独当一面的并不多,益州的很多人才还都不愿意为刘备效力,比如以颜严为代表的益州顽固派,还有一部分降将使用起来有顾虑,比如马超。
因此刘备只能从元老中选拔镇将,这样人手就很拮据了,受刘备委任出去戍边当镇将的满打满算也就三个半,关羽守荆州,张飞守阆中,魏延守汉中,刘封是半个,他去守上庸(名义上属荆州),但上庸还有个刘璋旧部孟达,刘封不能完全掌权。
所谓的让诸葛亮守荆州同样是伪命题,诸葛亮是荆州女婿,从小在荆州长大,是刘备手下荆州派系的代表人,刘备怎么可能让诸葛亮单独守荆州?如果诸葛亮有野心,随时可以割据荆州,和诸葛亮有同样属性的还有黄忠。
可信任且有能力的将军就这么多,荆州又是重中之重,要同时面对曹魏曹仁、东吴吕蒙的觊觎,论资历、能力、威慑力等综合实力,也只有关羽够资格守荆州,在天下未统一前,他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关羽或许是自作主张攻打樊城
因为荆州的重要性和面对的压力,和成都又有通讯不便利的弊端,所以刘备在当上汉中王后,除马上给关羽升到前将军的官职外,还给了他“假节钺”的权力,让关羽可以临机处理军务,但关羽滥用了这个权力。
关羽自刘备去益州后,有足足七年没有打过仗,加之刘备连夺益州和汉中,看着其余的将领跟着刘备立功受封,高傲的关羽是不能忍受的,因此,他在刘备并没有下达北伐命令的时候,擅自出兵(没有任何关羽向刘备请示的历史记载)攻打曹魏辖下的樊城,引发大战。
关羽得罪了几乎所有的人
以关羽的统帅能力,单独面对一方是没有大问题的,就算失败,大不了退回荆州,可关羽的脾气是“性颇自负,好凌人”(吕蒙语),他几乎把周围所有的人全部得罪了,导致战败退回荆州时无人愿意帮助他,甚至背叛他。
攻打樊城顺利,“水淹七军”的关羽一度“威震华夏”,走背运的曹操赶紧去拉拢孙权,可当孙权倾向于关羽时,关羽却对其不屑一顾:“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直接促使孙权倒向曹操,决心偷袭荆州。
不仅仅是孙权,关羽连同僚也一起得罪,驻守南郡的糜芳和驻守公安的傅士仁都是帮助关羽镇守荆州的有力帮手,守着关羽的退路,关羽却没和他们搞好关系,糜芳和傅士仁当然对关羽不满:“素皆嫌羽轻自己”。
并且在前方战事不利时,关羽责怪糜芳和傅士仁不全力支持自己,还予以威胁:“还当治之”,使得这两位“咸怀惧不安”。直接导致孙权对他们诱降得以成功,荆州被孙权偷袭得手,关羽的后路没了。
荆州和益州相隔太远,当时唯一能出兵援救关羽的只有在上庸的刘封、孟达,可关羽早在擅自攻打樊城时,就让刘封对其起了厌恶之心,起因在一个命令:“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
实际上,上庸虽然在名义上归属荆州管辖,但刘封和关羽并没有上、下级关系,他是刘备亲自委派出去的,关羽不能直接对刘封下命令,而且下命令的语气还很是高高在上,结果,刘封在孟达的挑唆下,在得知荆州丢失后,也没有发兵救援。
战略上的盟友孙权被关羽激怒,守后路的手下糜芳、傅士仁被关羽吓得背叛刘备,晚辈刘封也对关羽的命令不满,他高傲的脾气把能帮助自己的人全部得罪了个遍,除了遥远的成都,关羽真正是“失道寡助”,不败才见鬼。
刘备和诸葛亮来不及救援荆州
关羽兵败荆州,刘备不可能不担心,虽然关羽很重要,但荆州的归属更重要,失去荆州对蜀汉来说绝对是灾难性的,但他们完全来不及做反应,关羽大概是在当年的十一月被徐晃击败,然后荆州被孙权偷袭,十二月关羽就走麦城了。
关羽从兵败到被杀只有短短一个月时间,荆州到成都有多远?差不多1900里(以今湖北荆州为起点),这还是现代有穿山高速公路的距离,在三国时期,这个距离来回的时间对于急需援兵的关羽来说等于绝望,刘备和诸葛亮在成都根本来不及做反应,不是不想救,刘备只能感叹“愚兄做不到啊”。
刘备的失误
刘备在给关羽“假节钺”权力时,没有给予相应的限制和提醒,对于刚刚拿下益州和汉中不久的刘备来说,当务之急不是挑起战争,而是要巩固内部,但他没有给关羽强调这一点,高估了关羽的觉悟,等关羽进攻樊城后,已经无法阻止了。
刘备和诸葛亮制定的最高战略是北伐曹魏,在《隆中对》里面的北伐是要有三个条件的,第一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第二是等待“天下有变”,第三是荆州、汉中联动:“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刘备没让关羽深刻学习和领悟《隆中对》的精髓,是大大的失误。
综上所述,关羽大意失荆州,且被孙权杀掉,纯粹是自找的,自大的关羽在不应该动兵的时候挑衅敌人,由此引发了一系列联动,直接导致了荆州易手和蜀汉的衰弱,让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描述的战略付诸一炬。
至于因为关羽在荆州长时间镇守,几乎自成一派,刘备和诸葛亮是否有想除掉关羽的心思?或许有,但绝对不会是在建安二十四年这个时候,北伐尚未开始,蜀汉仍需努力,精于权谋的刘备、诸葛亮心里门清得很,该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比谁都清楚。
不过,刘备在丢失荆州后,对老兄弟关羽还是有一些怨恨之情的,毕竟,荆州对蜀汉实在是太重要,因此,刘备在关羽死后都没有给他追封,仅仅是以关羽被杀为理由征讨东吴,要到四十一年后,后主刘禅才追谥关羽为“壮缪侯”。
在蜀汉政权的历史叙事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军事表现常被置于对比框架:前者被戏称为“常败将军”,后者则因北伐屡次受挫被质疑“不善用兵”。然而,若深入分析两人在不同历史...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从"鱼水之欢"到"君臣博弈":刘备称帝后与诸葛亮关系变迁的深层逻辑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时,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接受"开府治事"的特殊授权,这种将相权与君权高度融合的安排,在三...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傲世群雄的武圣,为何独敬“三姓家奴”吕布?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 傲世群雄的武圣 为何独敬“三姓家奴”吕布?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 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致李严书信的政治博弈与历史深意建兴四年(226年),蜀汉政权面临内外交困的复杂局面。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仅两年,丞相诸葛亮与托孤大臣李严的关系已悄然生变。当李严以密信形式劝诸葛亮接受九锡殊礼、...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忠魂未泯,礼制难容:诸葛亮身后立庙争议背后的历史逻辑建兴十二年(234年)秋,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强撑病体写下最后一份奏表:“臣家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这位五十四岁的丞相至死仍在践行“不...
诸葛亮 2025-09-30 刘禅重用诸葛瞻:权力、情感与政治的复杂交织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蜀汉政权进入后诸葛亮时代。作为蜀汉末代皇帝的刘禅,却在诸葛亮去世后持续提拔其子诸葛瞻,使其从骑都尉一路升至代理都护、卫将军,甚至执掌尚书台政...
诸葛亮 刘禅 2025-09-30 吕蒙之死:历史真相与阴谋论的博弈公元219年,东吴名将吕蒙以白衣渡江之计奇袭荆州,斩杀关羽、定鼎南郡,成就三国史上经典战例。然而,这位功勋卓著的将领却在次年骤然离世,民间关于其死因的猜测与阴谋...
关羽 吕蒙 2025-09-29 诸葛亮殒命五丈原后,刘禅凭何稳坐江山二十九载?公元234年秋,五丈原的秋风卷走了最后一片枯叶,也带走了蜀汉丞相诸葛亮。这位以"鞠躬尽瘁"著称的治世能臣,将未竟的兴复汉室之...
诸葛亮 刘禅 2025-09-29 魏延之死:历史迷雾中的权力博弈与人性困局公元234年秋,五丈原的寒风中,蜀汉征西大将军魏延的头颅被杨仪践踏于地。这场震惊朝野的"谋反案",实则是诸葛亮临终布局引发的...
诸葛亮 2025-09-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