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街亭之战若去掉马谡,以此人为主将,能守得住吗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原本是想策应孟达在曹魏搞破坏,吸引魏国的注意力,没想到孟达能力不足,被司马懿轻松干掉,于是诸葛亮重新部署计划,准备让手下去守卫街亭,帮诸葛亮挡住司马懿。当诸葛亮询问谁愿意出战时,马谡立马请战,于是此战的主将便成为了马谡。
马谡为人本事不大,还非常高傲,直接使得街亭之战以蜀汉大败而告终。当时马谡和王平来到街亭,发现这个地方乃是两山夹一谷的地形,完全可以当道下寨,阻挡魏军,于是王平建议,就当道下寨,建造工事防御魏军吧,但马谡却并不听王平的建议,执意跑到山上去扎营,想要给司马懿来个中心开花,最终被司马懿团团围困!
原文:王平曰:“虽然魏兵不敢来,可就此五路总口下寨;却令军士伐木为栅,以图久计。”谡曰:“当道岂是下寨之地?此处侧边一山,四面皆不相连,且树木极广,此乃天赐之险也:可就山上屯军。”
马谡不听王平的建议,坚持跑到山上去扎营,最终遭到魏军的围困,被打得大败,损兵折将。那么若是此战的主将并非马谡,结局又会如何呢?街亭还能守得住吗?
事实上,街亭是完全能够守得住的!不过守卫街亭的主将,只能是这两人!
一、王平
王平这个人非常有才,当年在曹操手下时,他就表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劝阻徐晃莽撞用兵,只不过徐晃没有听从他的建议,最终被赵云打得大败。后来王平投靠蜀汉,表现也非常优秀。街亭之战中,王平曾劝阻过马谡,不要去山上扎营,直接当道下寨便可以挡住魏军,但是马谡没有听他的,若是马谡听从王平的建议,必定能够挡住魏军!
因为在街亭之战中出色的表现,王平受到了诸葛亮的器重,卤城之战中,诸葛亮直接让王平负责守卫南围,阻挡张郃,最终王平出色的完成了任务,挡住了魏军,这再次印证了上述观点,街亭之战中,若以王平为主将,他完全守得住!
二、赵云
除了王平,还有谁能够守住街亭呢?其实答案很简单,这便是赵云!很多人疑惑,为啥魏延守不住街亭呢?因为当时的魏延,和马谡是差不多的,也非常高傲,容易莽撞行事!
马谡跑到山上扎营后,遭到了申耽、申仪两路兵的围困,见马谡被围,王平急忙前去增援,结果遭到张郃的阻击,王平并非张郃对手,被击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马谡被围困。马谡这边,见援军迟迟不来,只能让手下往山下突围,马谡在前面跑,张郃在后面追,眼看张郃就要追上马谡了,魏延杀了出来,成功击退了张郃。张郃一退,魏延趁机指挥军队反攻,成功地夺回了街亭。
这个时候,作为一个合格的将领,按道理说应该就地扎营,当道下寨,阻挡魏军的,但是魏延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继续指挥军队追杀魏军,结果遭到了魏军的伏击,被打得大败,街亭又一次易主!
原文:延挥刀纵马,直取张郃。郃回军便走。延驱兵赶来,复夺街亭。赶到五十余里,一声喊起,两边伏兵齐出:左边司马懿,右边司马昭,却抄在魏延背后,把延困在垓心。
从这里可以看到,当时的魏延还是比较高傲的,他和马谡犯了同一个错,都想扩大战果,而不是仅仅守好街亭,最终导致大败!若是魏延及时收手,当道下寨,街亭就不会再次易主。所以说,若是让魏延做主将,他也是守不住街亭的!事实上,第二个能够守住街亭的主将,乃是赵云!
赵云这人有三大优点!
一是武功高,当时的赵云,应该算是硕果仅存的顶级猛将了,有他出手,魏军基本不敢强攻。汉水之战,名将张郃,被赵云打得不敢出战,北伐时期,魏军一听到赵云的名字,就想到了长坂坡的英雄,根本不敢对抗,可见赵云对曹军众人的压迫感是多么强!
二是军事能力出色,汉水之战,在救回黄忠以后,曹操见张郃、徐晃不敢阻拦赵云,于是亲自带兵追击赵云,一直打到了赵云的营寨。危急时刻,赵云直接使出了“空寨计”,吓得曹操指挥失当,被蜀军奋力一击,死伤惨重!此一战足以证明赵云强悍的军事能力了!
三是听话,赵云这个人,相比于关羽张飞,是出了名的听话,尤其是听诸葛亮的话!街亭之战中,诸葛亮的要求就是守住街亭,但马谡和魏延的操作是不仅仅守住街亭,而是想扩大战果,所以说他们最终被打败了。若是赵云成为主将,他并不会想着去击溃魏军,而是会老老实实的当道下寨,守住街亭。而街亭之战中,魏蜀两军实力差距悬殊,只有当道下寨,才是守住街亭的唯一解,所以说,只要不想着扩大战果,老老实实的当道下寨,便可以守住街亭!赵云这种听话的性格,必定能够守住街亭!
在蜀汉政权的历史叙事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军事表现常被置于对比框架:前者被戏称为“常败将军”,后者则因北伐屡次受挫被质疑“不善用兵”。然而,若深入分析两人在不同历史...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从"鱼水之欢"到"君臣博弈":刘备称帝后与诸葛亮关系变迁的深层逻辑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时,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接受"开府治事"的特殊授权,这种将相权与君权高度融合的安排,在三...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致李严书信的政治博弈与历史深意建兴四年(226年),蜀汉政权面临内外交困的复杂局面。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仅两年,丞相诸葛亮与托孤大臣李严的关系已悄然生变。当李严以密信形式劝诸葛亮接受九锡殊礼、...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忠魂未泯,礼制难容:诸葛亮身后立庙争议背后的历史逻辑建兴十二年(234年)秋,五丈原军营中,诸葛亮强撑病体写下最后一份奏表:“臣家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这位五十四岁的丞相至死仍在践行“不...
诸葛亮 2025-09-30 刘禅重用诸葛瞻:权力、情感与政治的复杂交织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蜀汉政权进入后诸葛亮时代。作为蜀汉末代皇帝的刘禅,却在诸葛亮去世后持续提拔其子诸葛瞻,使其从骑都尉一路升至代理都护、卫将军,甚至执掌尚书台政...
诸葛亮 刘禅 2025-09-30 诸葛亮殒命五丈原后,刘禅凭何稳坐江山二十九载?公元234年秋,五丈原的秋风卷走了最后一片枯叶,也带走了蜀汉丞相诸葛亮。这位以"鞠躬尽瘁"著称的治世能臣,将未竟的兴复汉室之...
诸葛亮 刘禅 2025-09-29 魏延之死:历史迷雾中的权力博弈与人性困局公元234年秋,五丈原的寒风中,蜀汉征西大将军魏延的头颅被杨仪践踏于地。这场震惊朝野的"谋反案",实则是诸葛亮临终布局引发的...
诸葛亮 2025-09-29 诸葛亮轮椅之谜:历史传说与战略智慧的交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以“羽扇纶巾,四轮车行”的形象深入人心。这一独特的战场姿态,既引发了后世对其身体状况的猜测,也暗藏着深刻的军事心理学与战略威慑意图。通过...
诸葛亮 2025-09-29 爵位之辨:诸葛亮、张飞封乡侯与关羽封亭侯的深层逻辑在蜀汉政权中,诸葛亮封武乡侯、张飞封西乡侯,而关羽仅获汉寿亭侯的爵位,这一差异看似违背常理,实则暗含东汉末年爵位制度的严格规范与政治博弈的复杂性。从爵位等级、军...
关羽 诸葛亮 2025-09-29 街亭之失:诸葛亮未亲守的战略抉择与战场应对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发动首次北伐,以赵云出箕谷为疑兵,亲率主力出祁山直取陇右。此时,街亭作为连接关中与陇右的咽喉要道,成为决定战局的关键节点。然而,诸葛...
赵云 诸葛亮 2025-09-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