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嘉淦,清朝时期官员,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敢言直谏而出名。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康熙五十二年,30岁的孙嘉淦考中进士,从此他结束了半耕半读的日子,成为一名吃朝廷俸禄的官员。
《清史稿》对他近40年的为官生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嘉淦谔谔,陈善闭邪,一朝推名疏。”
然而,孙嘉淦之所以能名留青史,直言进谏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他身上还有很多值得当代官员学习的优秀品质。

一、直言进谏
在官场沉寂近十年的孙嘉淦,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突然异常勇敢地向刚刚登基的雍正上疏直谏了三件事,即“亲骨肉,停捐纳,罢西兵。”
单说“亲骨肉”,这可是直戳雍正的痛点。了解这段历史的朋友都知道,雍正是“九子夺嫡”的最后赢家,他上位以后对与之争夺皇位的兄弟并不友善。
好在有朱轼为孙嘉淦求情,雍正不但没有将其治罪,反而称赞他的胆量,将他提拔为国子监司业。从此,孙嘉淦成为朝堂上有名的直臣,仕途也进入上升期。
雍正:“朕即位以来,每事能直言极谏者,惟孙嘉淦一人。”
被雍正赞为当朝直谏第一人的孙嘉淦,到了乾隆即位时依然不改直谏的作风,洋洋洒洒写下一千五百余字的《三习一弊疏》,劝谏皇上要亲贤臣远小人。
幸运的是,乾隆也十分欣赏孙嘉淦敢于进谏,将他的奏疏公开宣示,还将他擢升为从一品的刑部尚书。
不久后,孙嘉淦甚至成为清朝的封疆大吏,先后担任过直隶总督、湖广总督。
或许有人会说,孙嘉淦是运气好,没有因为直言进谏受罚,反而不断升官。可是纵观雍正、乾隆两朝,真正敢直言进谏者能有几人。
要知道做一个直臣,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万一哪句话惹皇上不高兴,就可能会人头落地。
可是孙嘉淦却能将生死置之度外,一心为了朝廷和百姓进言,方才成就直臣的美誉。

二、肯办实事
孙嘉淦不仅是一位直臣,也是一位能臣,他在其位谋其政,为百姓做了很多实事和好事。
做吏部尚书时,孙嘉淦奉旨去河南审理疑似冤案,使得十余名蒙冤之人重获清白;做户部尚书时,孙嘉淦与讷亲奉旨查办李卫弹劾总河朱藻一事,证实朱藻确实贪赃误工,遂依法惩办。
做直隶总督时,孙嘉淦上疏直言禁止民间酿造烧酒弊大于利,促使乾隆下旨废除禁令。如此一来,普通百姓酿造烧酒不会再遭受牢狱之灾,农民也能通过卖高粱、谷糠等从中获些小利。
兼管直隶河工时,孙嘉淦对永定河、子牙河、南运河、北运河及东白洋两淀的疏通和治理,提出了很多可行性的意见,让直隶境内的百姓受益无穷。
做湖广总督时,孙嘉淦提出利用头人治理苗疆的策略,建议让头人做寨长,并且让最有威信的头人做峒长。县令则直接与峒长对接,从而避免官府与苗人直接发生冲突。

三、清正廉洁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清朝的贪官可谓是数不胜数,但是孙嘉淦却始终坚守清正廉洁的品格,而且是四十年如一日。
相传孙嘉淦告老还乡时两袖清风,为了不让家乡人耻笑,就拉了十几箱子的砖头上路。不明真相的人以为孙嘉淦说一套做一套,便到乾隆面前告状,弹劾他贪污。
于是,乾隆派人查验,结果发现箱子里装的不是银子而是砖头。乾隆得知真相后,命沿途官府将砖头换成真金白银,当作对孙嘉淦清廉的嘉奖。
虽然这只是民间传说,但孙嘉淦为官清廉的名声却所言非虚。孙嘉淦在担任国子监祭酒时,被雍正抓住了一个纰漏,按律应该以欺君之罪问斩。
不过雍正却以“孙嘉淦,然不爱钱”为由,将他派往户部银库当差。当时外界谣传孙嘉淦是沽名钓誉,收银时会缺斤短两。果亲王允礼亲自到户部视察,方知孙嘉淦是被冤枉的。
允礼据实上奏,雍正之后便愈发重用孙嘉淦,在雍正十二年更是让他管理河东盐政。即便是面对这样的肥差,孙嘉淦依然洁身自好,视钱财如粪土。
敢于直谏、肯办实事、清正廉洁,让孙嘉淦成为名留青史的好官。他以70岁的高龄去世之后,乾隆为其上谥号“文定”,也是对他为官近四十载最好的褒奖。
田文镜(1662年—1733年),字抑光,清朝康熙、雍正时期的重要大臣,原隶籍汉军镶蓝旗,雍正五年(1727年)因功抬入汉军正黄旗。他以铁腕治政、清廉刚正著称,...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0 权力漩涡中的父子博弈:康熙两废胤礽的深层动机解析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秋,塞外行宫的寒风中,55岁的康熙帝当众痛哭流涕,宣布废黜皇太子胤礽。这场持续三十余年的储位之争,不仅撕裂了清廷权力结构,更暴露出封建...
康熙的儿子们 胤礽 2025-11-20 纳兰明珠:康熙朝权臣的辉煌与沉浮,词人纳兰性德之父在清代康熙朝的璀璨星空中,纳兰明珠无疑是一颗耀眼夺目的星辰。他以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显赫的官职,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作为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
康熙的儿子们 纳兰性德 2025-11-20 佟国维的“双面棋局”:支持八阿哥与善终背后的政治智慧在康熙朝“九子夺嫡”的激烈角逐中,佟国维作为上书房首辅、康熙帝的亲舅舅,始终以八阿哥胤禩支持者的形象活跃于朝堂。然而,这位看似押错宝的重臣,最终却以“善终”收场...
康熙的儿子们 胤禩 2025-11-19 康熙晚年为鳌拜平反:权臣与忠臣的复杂历史镜像1669年,16岁的康熙帝以“布库戏”为掩护,智擒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鳌拜,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被后世视为少年天子巩固皇权的标志性事件。然而,五十年后的康熙五...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9 康熙后宫姐妹花:繁华背后的命运沉浮在清朝康熙帝的后宫中,有四对姐妹花的故事格外引人注目。她们身处权力与情感交织的深宫,各自有着不同的命运轨迹,或荣耀一时,或凄凉终老,其结局令人唏嘘不已。赫舍里氏...
康熙的儿子们 2025-11-19 鳌拜权倾朝野:康熙圣旨亦难逃其“二次审批”在清朝初期的政治舞台上,鳌拜无疑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凭借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多年的征战积累,逐渐在朝廷中崭露头角,最终成为权倾一时的权臣,其权力之大,甚至到了...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7 权臣末路:康熙对鳌拜的处置与历史回响1669年盛夏,北京紫禁城南书房内,14岁的康熙帝以摔跤少年为掩护,突然发难擒获权倾朝野的辅政大臣鳌拜。这场惊心动魄的权力博弈,不仅改写了清朝政治格局,更在历史...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11-14 舒妃:无子之身,却盛宠不衰的清宫传奇在乾隆皇帝那庞大且后宫佳丽如云的宫廷之中,妃嫔们想要脱颖而出、获得长久的宠爱绝非易事。然而,有这样一位女子,她入宫便直接成为一宫主位,一生未曾诞下子嗣,却始终深...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舒妃 2025-11-13 令妃:宠冠六宫却止步皇贵妃的隐秘逻辑在乾隆帝的后宫中,令妃魏佳氏以十年生六子、统摄六宫十载的战绩,成为清朝历史上生育能力最强、执政时间最长的皇贵妃。然而,这位以宫女身份逆袭的传奇女性,至死未获皇后...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11-13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