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文坛,苏轼无疑是一颗耀眼的巨星,他的诗词文章如璀璨星辰,照亮了那个时代的文化天空。然而,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乌台诗案便是他人生中的一场巨大风暴,差点将他吞噬。在这场生死危机中,有几位关键人物挺身而出,成为苏轼的救命恩人。
政敌援手:王安石与章惇的意外之举
乌台诗案爆发于元丰二年(1079 年),时御史何正臣等上表弹劾苏轼,奏苏轼移至湖州到任后谢恩的上表中,用语暗藏讥刺朝政,随后又牵连出大量苏轼诗文为证。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苏轼被捕后,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局势,朝中许多大臣明哲保身,不敢为他说话。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苏轼的两位政敌王安石和章惇却在这时伸出了援手。王安石虽然已经退隐,但宋神宗给了他特殊奏事权。他非常反感这种“因言获罪”的政治斗争手法,深知苏轼虽然恃才自傲,但操守严明,光明磊落,是个君子。于是,王安石给神宗写了一封信,信中最为关键的一句话是:“安有盛世而杀才士乎?”这句话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神宗心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章惇同样是苏轼一生的“冤家朋友”,在乌台诗案中,他也毅然站出来为苏轼说话。当时,王珪嫉妒苏轼的才华,想趁机要了苏轼的命,他时不时就上纲上线,对神宗吐槽:“陛下飞龙在天,苏轼岂能不知,他寻找地下之蛰龙,肯定有不臣之心。”章惇立刻站出来驳斥王珪:“龙又不是皇帝的专属,人臣也能称龙。人家诸葛亮还叫卧龙呢,也没见刘备急眼呀!”他的这番话,有力地回击了王珪的无端指责,为苏轼的辩护增添了一份力量。
亲情护佑:苏辙的舍身相救
在苏轼陷入绝境时,他的弟弟苏辙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苏辙与苏轼兄弟情深,他深知哥哥的才华和为人,不愿看到哥哥蒙受不白之冤。苏辙奏请朝廷赦免兄长,自己愿意纳还一切官位为兄长赎罪。
他在奏疏中言辞恳切,写道:“轼早衰多病,必死于牢狱,死固分也。然所恨者,少抱有为之志,而遇不世出之主,虽龃龉于当年,终欲效尺寸于晚节。今遇此祸,虽欲改过自新,洗心以事明主,其道无由。况立朝最孤,左右亲近,必无为言者。惟兄弟之亲,试求哀于陛下而已。臣不胜手足之情,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但得免下狱死,为幸。”这份饱含深情的奏疏,充分体现了苏辙对哥哥的关爱和舍身相救的决心。
太后求情:曹太后的仁德之举
除了王安石、章惇和苏辙,重量级人物曹太后也向宋神宗为苏轼求情。曹太后深知苏轼的才华和声望,她认为苏轼是一个难得的人才,若因诗案而被处死,将是国家的巨大损失。她以仁德之心,向神宗进言,希望神宗能够网开一面,饶苏轼一命。
曹太后的求情在神宗心中也有着一定的分量。神宗虽然对苏轼的诗文有所不满,但在众多人的劝说下,也开始重新审视这个案件。最终,在各方势力的努力下,宋神宗免了苏轼一死,把他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中的一次重大挫折,但也正是这场危机,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王安石、章惇作为苏轼的政敌,能够摒弃前嫌,为苏轼仗义执言;苏辙作为苏轼的弟弟,不惜舍弃自己的官职,为哥哥赎罪;曹太后以仁德之心,为苏轼求情。这些人的善举,不仅拯救了苏轼的生命,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依然存在着正义和善良的力量。而苏轼在经历了这场磨难后,也更加深刻地领悟了人生的真谛,他的文学创作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后世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
若以“美”为尺丈量苏轼的诗作,《题西林壁》或许并非以辞藻华美取胜,却以哲思的深邃与意境的澄明,成为千年诗史中一座不可逾越的丰碑。这首创作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
宋神宗怎么死的 苏轼 2025-08-13 苏轼对张耒的评价:文脉相承中的文学镜像与精神共鸣北宋文坛的星空中,苏轼与张耒的师徒情谊如北斗与长庚,既照亮了“苏门四学士”的文学天空,更在贬谪黄州的逆境中淬炼出中国文学史上一段独特的创作共生。苏轼对张耒的评价...
苏轼 2025-08-07 陈维崧贺新郎:清初词坛的豪放绝唱与时代悲歌在清初词坛的星空中,陈维崧以《贺新郎》系列词作独树一帜,其词风豪放中见沉郁,既承袭了苏轼、辛弃疾的雄浑气魄,又融入了明清易代之际的苍凉血泪。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词...
苏轼 辛弃疾 2025-08-06 乌台诗案:苏轼的文学劫难与北宋政坛的风暴眼在北宋熙宁变法与元丰更化的激荡浪潮中,一场以文字为导火索的政治风暴席卷文坛——乌台诗案。这场发生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的文字狱,不仅将苏轼推向生死边缘,...
宋神宗怎么死的 苏轼 2025-08-04 王朝云:从侍女到侍妾,苏轼生命中的特殊存在在苏轼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中,王朝云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她以侍妾的身份陪伴苏轼走过二十余载,其与苏轼家族的渊源常引发后人疑问:王朝云究竟是否为苏轼妻子的丫鬟?这一...
苏轼 王朝云 2025-07-22 梁师成口中的“小苏先生”:一段扑朔迷离的北宋往事北宋末年,宦官梁师成以“六贼”之一的身份活跃于宋徽宗朝堂,他权倾朝野,却因一个惊世骇俗的自称引发后世无尽猜测——他自称是苏轼的私生子。更耐人寻味的是,梁师成口中...
宋徽宗 苏轼 2025-07-18 千年风骨今犹在:后人视角下的关盼盼形象嬗变自宋代《文苑英华》首录关盼盼事迹以来,历代文人便以"贞女"范式重构其形象。苏轼《永遇乐》词中"燕子楼空,佳...
苏轼 2025-07-17 章惇与苏轼:从挚友到政敌的北宋传奇北宋文坛与政坛的星空中,章惇与苏轼的交情如同一颗独特的星辰,既闪耀着真挚的友谊光芒,又折射出政治斗争的残酷阴影。这对同榜进士的挚友,在宦海沉浮中历经四十载恩怨,...
苏轼 2025-07-16 苏门四学士:北宋文坛的璀璨星辰与苏轼门下的文学传奇北宋文坛,群星璀璨,而“苏门四学士”则是其中最为耀眼的组合之一。这四位文人——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因受苏轼的提携与影响,在文学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共同书...
苏轼 2025-07-14 环肥燕瘦:跨越时空的审美对话在中国古代文化长河中,“环肥燕瘦”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成语,它不仅承载着两个朝代截然不同的审美观念,更蕴含着对美的多元理解和包容。这一成语源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孙...
苏轼 2025-06-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