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之称我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在!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
《少年说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前途》是梁启超创作的散文随笔类书籍。少年说是清朝末年梁启超所作的散文,写于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0年,文中极力歌颂少年的朝气蓬勃,指出封建统治下的是“老大帝国
《变法通议》是维新派领袖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前夕撰写的一组政论文章。《变法通议》在《时务报》上连载,使《时务报》在众多报刊中脱颖而出,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维新派刊物,梁启超本人也因此得到了“舆论之骄子,天纵
梁启超可以说是近代史上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的学术研究在各个领域均有涉猎,对宗教他也有所研究。关于梁启超与佛教的不解之缘,你了解多少?初识佛教1890年春,年仅十八岁的梁启超在同窗陈千秋的引荐下拜访康有
梁启超几乎可以说是上个世纪之交对社会思想观念影响最大的人。本文特别关注任公的新闻生涯,他在长达27年的报刊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许多办报原则。梁启超是新闻高手,亦为舆论大师,他办的许多报刊
“新文体”指近代梁启超所创散文新体。发展过程梁启超自称“夙不喜桐城派古文”,早年宗尚“晚汉魏晋,颇尚矜炼”,到了撰写报章文字后,乃“自解放,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纵笔所至不检束,学
梁启超积极参与、鼓动的“诗界革命”和“小说革命”,也不仅仅是文学史上关于文学体裁和作品风格的争论,他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中明确指出:“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今日欲改良群治,必
梁启超对图书馆学有独到见识。他认为应建设“的图书馆学”,以现代西方的图书馆学理论施之于传统目录学的改造,即是目录学的科学化。积极倡导图书馆事业,民国十一年,发起建立“松坡图书馆”,出任馆长。民
梁启超一生于目录学贡献卓越,代表著作有《西学书目表》在分类、著录上有创新,类分学、政、教,实有“西学”、“政学”两类,这个分类体系,突破了被订为“永制”的四部分类体系,为近代西方图书分类法的输入和我国
梁启超是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奠基人,是20世纪前期创建我国近代史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前期发表的《史叙论》,《新史学》对几千年来的封建史学进行了较为系统和猛烈的批判,并且大呼“史学革命”。继此,他又
徐中舒,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192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王国维、梁启超等著名学者。在此期间,他受到王国维先生的影响,树立了“新史学”的观念。以后更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将古文字学与
蔡尚思,号中睿,1905年11月10日生于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浔中镇诗敦村。他的老师有梁启超、蔡元培、陈垣等。是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史研究专家。历任上海大夏大学讲师,复旦大学、沪江大学、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和武
《变法通议》是梁启超担任上海《时务报》主笔时发表的早期政论文章的结集,发表的起止日期为1896年至1899年。《变法通议》共有14篇,其中,《自序》、《论不变法之害》、《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学校总论》、《论
《先秦政治思想史》是2010年12月1日岳麓书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梁启超。本书主要讲述了我国先秦时期的政治发展史和思想发展史。内容简介《先秦政治思想史》原为1922年梁启超先后在北京法政专门学校和东南大学讲课的
《近三百年学术史》是201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梁启超。该书内容叙述明清以来学术之演变,经纬交织、层次繁复,分别以问题叙史、人物(学派)叙史、学科叙史,构成社会思潮史、学派史与学科
梁启超认为历史是“人类社会之赓续活动”,是发展变化的。他在《历史研究法》中说:“人之生命极短,人类社会之生命极长,社会常为螺旋形的向上发展。”梁启超是进化论的革命论者,他从历史的发展中看到了人类社
《墨子学案》为清末梁启超所著,阐述了墨子学说中的兼爱、实利主义、宗教思想等,并论及对后世的影响。第一章总论一、墨子之生地及年代二、墨子的环境及其学说渊源三、墨子书第二章墨学之根本观念——兼爱反对战争的
梁思忠,梁启超三子,祖籍广东新会,1907年出生于日本,早年在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国留学,先后在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和西点军校学习。在梁启超所有留学子女中,梁思忠的政治热情最高,1927年初梁思忠一度想终止学业回国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系统地评述了明末至当时二百多年学术思想发展的基本概况。梁启超在该书的开篇即以欧洲的文艺复兴相比附,认为有清以来的学术思潮也是以“以复古为解放”为其本质特征的。清代的各种学术思潮,
《清代学术概论》是近代学者梁启超创作的学术史著作,原系为蒋方震《欧洲文艺复兴时代史》一书所作的序,因篇幅过大,遂独立成书。初以《前清一代思想界之蜕变》连载1920年11月~1921年1月《改造》第三卷第第五期
梁思顺,字令娴,诗词研究专家,梁启超长女。外交官周希哲夫人,中央文史馆馆员。生于广东新会,毕业于日本女子师范学校,编有《艺蘅馆词选》。她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曾参加北京女青年防痨协,后曾任北京市东城区政协
梁思庄,出生于日本神户,祖籍广东新会,著名图书馆学家、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精通英、法、德、俄等多门语言。梁思庄是梁启超的次女。1925年,梁思庄随大姐梁思顺与即将在加拿大任总
魏叔玉来到流云观找长歌,担心杜如晦他们违反圣令对长歌不利。长歌发现魏叔玉还是如此优柔寡断,魏叔玉只是不敢再让长歌冒险,不想长歌死。皓都陪杜如晦来流云观,奇怪杜如晦怎么也迷信起来。杜如晦提起长安启程那日
李朝仪,字藻舟,是清朝贵州贵阳人。他是著名维新派大臣李端棻叔父,也是梁启超的岳父。他治家甚严,在诸多子侄当中,独爱李端棻,视为已出,待之甚厚。李端棻受他的影响,立身行事,一如朝仪,后任到礼部尚书,成为
自古以来,才子和佳人的传奇就是民间所津津乐道的经典话题。而在新旧交替的清末民初,才子佳人们的风月情事数不胜数,其中除了浪漫缠绵的爱情传奇,也有让不齿的虚伪滥情。梁启超年轻的时候深受新思潮的影响,是一夫
梁启雄,男,字述任,广东新会人,生于澳门,古典文学家,梁启超胞弟。原北京大学教授、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生于1900,卒于1965。人物简介自幼在父亲梁宝瑛所设私塾中念书,1915年到京就读于崇德
若从近代110年里找一个家喻户晓的“天才”出来,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必居首位无疑。他是闻名乡里的神童,12岁中秀才,17岁中举人。时任广东乡试主考官的李端棻凭试卷判断梁启超是位“饱学宿儒”,见面叹为天才
《新史学》,是梁启超所撰的一篇长文,它是资产阶级史学家批判传统史学,试图建立新的史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标志。它与《史叙论》在节目上多有异同,然其基本思想前后连贯,二文在内容上互相补充,故宜结合起来考察
1924年冬,梁启超51岁。他莫名其妙地患了一种病,总是尿中带血,而病因不明。此病总共大约陪伴了他四、五年时间,一直到他1929年去世始终未愈。起初,情况不严重,且无痛苦,他不以为意。那时他不仅在清华讲学,而且
梁启超,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然而他的身份可不止这些,人称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的他还是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有着先进思想的他还倡导新文化运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Copyright@ 2016-2025 爱上历史 www.3233.cn 网站备案号 : 皖ICP备18012316号-8
本站资料图片均来源互联网收集整理,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跟我们联系 28-41-68-22-02 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