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时期的最早阶段,袁绍和袁术兄弟的优势都是非常大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官渡之战前,袁绍、袁术兄弟是汉末群雄中最早两股比较大的实力,可以说他俩本是最有希望统一天下的。可惜袁绍、袁术兄弟不和,各自组成军事联盟互相攻伐——袁绍、曹操、刘表VS袁术、公孙瓒、陶谦。
自公元190年至公元199年,中原大地混战不断,陶谦、公孙瓒、袁术等人相继覆灭,最后只剩下袁绍和曹操的最终对决。曹操官渡之战击败袁绍后,逐渐蚕食袁绍势力,最终成功统一北方,成为最大的诸侯。可以说袁家兄弟把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一切都是因为袁绍、袁术兄弟决裂,他们是如何一步步反目成仇的呢?
大好局面下的袁氏兄弟
董卓入京之前,袁家可谓东汉第一家族。我们先捋一捋袁氏家族的族谱,袁氏家族自东汉中后期,连续五代都有族人位列三公,所以称作“四世三公”或“四世五公”。袁绍、袁术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他们的父亲是袁逢,曾担任司空。
袁基、袁术是同母兄弟,他俩是嫡出,而袁绍是袁逢和婢女所生,是庶出。袁逢兄弟四人,老大袁平早逝;老二袁成,字文开,官至左中郎将,早卒。袁逢官至司空,因为袁成无后,所以把袁绍过继给袁成嗣位。这样一来,从宗法上来说,袁绍就成了袁术的堂兄。
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何进被十常侍诛杀。当时袁家在京城洛阳势力可谓最强,袁隗任太傅(三公之首)、袁基任太仆(九卿之一)、袁绍任司隶校尉(号称“卧虎”)、袁术任虎贲中郎将(皇宫禁卫)。所以何进被杀,袁绍、袁术兄弟攻入皇宫,把所有宦官诛除殆尽。
宦官、外戚、士人,东汉朝廷的三大支柱,现在外戚代表何进、何苗被杀,宦官集团被连根拔除,只剩下以袁氏为首的士人官僚集团。可以说,这是近百年来士人集团最大的胜利,袁家的声望在诛宦之后,也达到了顶峰。如果没有董卓入京,袁家很可能和王莽一样,来个“禅让”,慢慢夺了刘氏的皇位。
董卓杀了袁隗、袁基,袁家没了领头人
可惜大魔王董卓横冲直撞杀入洛阳,让袁家到手的胜利果实被抢走了。袁氏兄弟自然不肯就此罢休,袁绍逃到渤海,袁术逃到南阳,然后组织起了轰轰烈烈的“讨董联军”。袁绍、袁术一起兵,董卓就把还在洛阳的袁隗、袁基等袁家几十口人全部杀掉。
本来袁隗作为太傅,而且是袁绍、袁术的叔父,是袁家妥妥的族长,但现在袁隗被杀。而且担任太仆的袁基也被杀,让袁家一下子没了领头人,所以袁绍、袁术兄弟都想完全继承袁家的政治遗产,这为日后两人反目埋下了隐患。
第一步:袁绍表奏周昕为豫州刺史
袁绍、袁术兄弟的第一次冲突,发生在讨董结束之前。讨董联军虽然名义上以袁绍为盟主,但实际上比较分散,袁绍、王匡等人屯河内,张邈、曹操、刘岱等人屯酸枣,袁术和孙坚屯鲁阳,袁术、孙坚结盟时,袁术表孙坚为豫州刺史。
孙坚是个猛人,关东联军那么多部队,除了曹操和孙坚没人出兵进攻董卓,而且只有孙坚打得董卓连连败退。孙坚一路收复了洛阳,准备继续追击董卓,结果这时候袁绍干了一件很不地道的事情——表奏周昕为豫州刺史。
前边已经说过了,袁术已经表奏孙坚为豫州刺史,而且袁术、孙坚的地盘明显更靠近豫州。现在袁绍派自己的手下周昕为豫州刺史,明显就是抢孙坚的地盘,袁术当然不会同意,他派兵击退了周昕,孙坚也放弃追击董卓,带兵返回豫州。
第二步:袁术拒绝袁绍立刘虞为帝
袁绍派周昕去抢孙坚的豫州,这算是兄弟俩第一次暗中较量。第二次则是袁术拒绝袁绍立刘虞为帝的建议,公元191年袁绍、韩馥等人为了否定董卓和汉献帝的合法性,想拥立宗室刘虞为帝,这样能够更直接的和董卓对抗。
为了壮大声势,袁绍专门写信给袁术,希望袁术能支持自己。结果袁术看到汉室衰微,自己早就有了不臣之心,于是他大义凛然的拒绝了袁绍的提议。这让袁绍很不爽,兄弟俩之间的芥蒂更深了。
第三步:各自结盟,彻底反目
经历过周昕事件和拒绝立刘虞为帝后,袁绍、袁术兄弟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逐渐公开化。在孙坚出兵攻打董卓的时候,袁绍借机会任命周昂为豫州刺史,派兵袭取了阳城。袁术派遣公孙瓒的弟弟公孙越协助孙坚回救阳城,公孙越在作战中被流矢射中身亡,当时,正在青州镇压黄巾军的公孙瓒大怒。
袁术趁机与公孙瓒以及陶谦结盟,与袁绍相互争霸。但是群雄大多依附袁绍,袁术大怒说:“这些竖子不跟随我,反而跟随我家的奴仆吗?”还写信给公孙瓒说袁绍不是袁氏子孙。袁绍于是联合曹操、刘表,想南北钳制袁术,袁术召回孙坚率军攻打刘表。
此后近十年时间里,袁绍、袁术兄弟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相互攻伐。孙坚攻刘表,被流矢射中身死;曹操几次征讨陶谦,最终成功占有徐州;袁绍在北方死磕公孙瓒,最终成功干掉公孙瓒,占有冀幽青并四州。袁术居然悍然称帝,不久迅速败亡,临死前把帝号让给了袁绍。
小结
袁绍、袁术兄弟反目成仇,拉了一帮子人互相攻伐,简直上演了一幕狗血剧情。虽然最终袁绍更胜一筹,但却在官渡之战败给了曹操,逐渐被曹操蚕食,丧失了大好局面。如果一开始袁绍、袁术兄弟能够联合起来,那恐怕就没曹操什么事了……
而其实袁绍、袁术兄弟之所以决裂,归根结底都是野心在作祟,两人都有野心,都想当皇帝,自然谁也看不惯谁,谁也不想屈服。加上两人性格不合,袁术看不起婢女所生的袁绍,袁绍看不惯骄傲的袁术,所以造成了兄弟对决的局面。
暑假已经到来,给孩子入手一套《三国演义》等四大名著,让孩子从少年时代就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绝对会让他以后的人生受益匪浅,这套书内容详实,物美价廉,值得入手。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袁绍凭借“四世三公”的家世与河北四州的基业,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割据势力。在这场权力博弈中,一位来自广平的谋士以超前的战略眼光与刚直的性格,在历...
袁绍 2025-09-17 河北四庭柱一正梁:袁绍麾下的传奇武将组合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乱世中,袁绍凭借冀州之地崛起,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军阀之一。其麾下不仅谋士如云,更有一批能征善战的武将,其中“河北四庭柱一正梁”的说法在民间广为...
袁绍 2025-09-02 辛毗之死:一场被误读的历史悲歌建安九年(204年)邺城攻防战中,曹军将领徐晃生擒袁绍旧部审配。当辛毗持马鞭怒抽审配时,这位宁死不降的袁氏忠臣突然高呼:“吾生为袁氏臣,死为袁氏鬼!”此言如利刃...
徐晃 袁绍 2025-08-27 沮授“矢北”:忠贞不渝的悲歌与战略远见的陨落在东汉末年的群雄逐鹿中,袁绍麾下曾有一位以“矢志于北,尽忠于国”闻名的谋士——沮授。他提出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三年疲曹”等战略,堪称河北版“隆中对”,却因袁绍...
袁绍 2025-08-25 审配杀辛毗全家:历史与文学交织下的悲剧在三国纷争的历史长河中,袁绍集团的覆灭堪称关键转折点。而在这场权力更迭的背后,审配与辛毗两大家族的恩怨纠葛,尤其是“审配杀辛毗全家”这一事件,不仅成为后世文学创...
袁绍 2025-08-19 甄宓爱过袁熙吗?历史迷雾中的情感真相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甄宓与袁熙的婚姻始终笼罩在政治与战乱的阴影之下。作为袁绍次子袁熙的妻子,甄宓的人生轨迹因官渡之战后的袁氏败亡而彻底改写。关于她是否曾对袁...
袁绍 甄宓是谁的妻子 2025-08-13 田丰:乱世中的顶级谋士,为何难逃悲剧命运?东汉末年,群雄逐鹿,谋士如云。在袁绍阵营中,田丰以其卓越的智谋与刚直的品格,成为三国历史上最具争议的谋士之一。尽管其战略眼光与军事才能被后世高度评价,但因性格与...
袁绍 2025-08-04 正史揭秘:文丑究竟命丧谁手在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画卷中,文丑作为袁绍麾下的一员猛将,以其勇猛无畏的战斗风格在战场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他的结局却充满了悲剧色彩,最终命丧沙场。那么,...
文丑 袁绍 2025-07-30 乱世枭雄的道德悖论:袁绍的善恶之辨与历史定位东汉末年的乱世中,袁绍以“四世三公”的显赫家世崛起,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割据势力。然而,后世对他的评价却陷入两极:有人称其为“鹰扬河朔”的乱世雄杰,也有人斥其为“志...
袁绍 2025-07-30 袁谭之死:权力漩涡中的悲剧终章袁谭作为袁绍长子,其命运始终与袁氏集团的兴衰紧密相连。建安七年(202年),袁绍病逝后,逢纪等谋士伪造遗命,立少子袁尚为继承人。这一决定直接撕裂了袁氏集团,袁谭...
袁绍 2025-07-0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