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精忠(1644年—1682年),辽东盖州卫人(今营口盖州),清朝靖南王,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下诏撤“三藩”,耿精忠反,自称总统兵马大将军,蓄发恢复衣冠,与吴三桂合兵入江西,被清军镇压,遂降,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三藩之乱彻底平息,康熙帝即诏将耿精忠凌迟处死。
耿精忠为耿仲明之孙、耿继茂的长子,清初三大汉人藩王之一。耿家先世为山东人,被迁至辽东盖州卫。耿仲明先为毛文龙辖下参将,毛文龙为袁崇焕所杀后降于努尔哈赤,编入汉军正黄旗。顺治初从多尔衮入关,1649年(顺治六年)封靖南王。耿仲明死后,子耿继茂袭爵。1671年耿继茂卒,耿精忠袭靖南王爵。
顺治十二年(1655年),耿精忠与肃亲王豪格女成婚,封和硕额附。继位后,左右由于谶纬有“天子分身火耳“之谣,耿精忠便劝令部署将士以待变。
清朝建立伊始,曾封明末降将吴三桂为平西王,镇守云南;尚可喜为平南王、耿仲明为靖南王均镇广东,时称“三藩”。
从耿继茂开始,借着“移镇”的机会,就大面积圈地建造王府。他选准了福州东南部的地面,以现在的王庄为中心,圈屋二千余间,又在邻近侵占300亩的田园,盖起王府。所圈的屋地,大间的赏银8两,中间的6两,小间的4两。田园每亩3两。居民立即驱离,不准复归。于是王府的所在地就被称为“耿王庄”,简称“王庄”,至今如是。
耿王府的建设非常豪华。比如说大门前的一对石狮,是特别选用广东高要县出产的“白石”。这种“白石”通明温润,洁白无比,若玻璃一般。高要县知县杨雍按尺寸选最高超的工匠精雕细琢,知县日夕监制,然后又翻越千山万水从广州运到福州来。王府所用的木料分檄各地官府,选购黄楠、黄杨、乌梨、高杨等珍贵品种,雇用几千个工匠克日赶工。耿王到福州时又从广州随带几只印度的象在王府的附近豢养,所以今仍有“象园”的地名。
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下诏撤“三藩”,导致吴三桂起兵反清。
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月,耿精忠在福州响应,杀福建总督范承谟(范文程之子)及幕僚50余人。并借修缮于山九仙观之机,下令改塑王天君神像,改原先的坐像为立像,改“奴才相”为踞傲不恭的形态,暗伏对清廷的反叛;又不断发展自己的藩镇势力,以封官晋爵拉拢党羽,派遣心腹接管延平(今南平)、邵武、福宁(今霞浦一带)、建宁、汀洲(今长汀)诸府,以“复明”为幌子收买民心;令官民剪辫留发,衣服巾帽悉依明制,自铸“裕民通宝”。
看时机成熟,耿精忠自称总统兵马大将军,分三路出兵:东路攻浙江温、台、处三州;西路攻江西广信、建昌、饶州;中路攻浙江金华、衢州,并请台湾郑经攻广东潮州、惠州,同时邀台湾郑经由海道取沿海郡县为声援,一时兵势甚盛。
当时平南王尚可喜没有反清,反而与吴三桂等人火并,以示忠诚,他的儿子尚之信在康熙十五年(1676年)把尚可喜软禁起来,才举了反旗。
耿精忠反叛震惊朝廷。康熙帝一面派兵进闽,下诏削精忠爵,并收禁其在京兄弟;一面劝谕精耿忠改过自新,剿灭郑经,继续镇闽。耿精忠不予理睬,继续举兵攻陷浙江江山、平阳、金华、义乌、诸暨,深入浙东;陷江西石城,进逼宁都、赣州;一度攻陷安徽徽州、祁门,队伍扩大到10余万。
康熙十三年(1674年),朝廷派康亲王杰书为奉命大将军,率军南下浙江。
康熙十四年(1675年),收复处州。
由于“三藩”之间相互矛盾,加上同台湾郑经反清势力发生猜忌,耿军军饷匮乏,士气不振,沿途暴虐,很快丧失民心,给清军得以各个击破的机会。
康熙十五年(1676年)八月,清军进取江山,破仙霞关,入福建取浦城、建宁,克延平,抵水口。十月,朝廷命大将军杰书遵诏招降耿精忠。清兵大军压境。耿精忠献出“总统将军印”,并杀范承谟以灭口,准备率水师外逃。但其亲信徐文焕已暗投清军,重兵在握,诓住精忠,不让出城。清军至洪塘进福州,耿精忠无奈,袒身露体,率文武官员出城迎降,并请仍留靖南王爵,从征剿灭郑经军,以功赎罪,朝廷恩准。耿精忠率兵挫败郑军。接着又进军潮州,打败尚之信的军队,康熙帝诏精忠驻守潮州。
耿精忠降清后尚蓄逆谋之心,被部下暗中告发。
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廷以耿精忠心存异志,诏耿精忠入觐,以负恩谋反罪革去王爵,交司法审理。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三藩”之乱彻底平息,大学士明珠上奏说:“耿精忠负恩谋反,罪过大于尚之信。”于是康熙帝下诏将耿精忠及其心腹死党白显忠、徐文耀、王世瑜等凌迟处死,范承谟子范时崇分割其肉祭墓。
耿精忠被诛后,其家属得到了妥善安置,被“编五佐领,隶汉军正黄旗”、“如汉军例,披甲食粮”;他的两个弟弟耿昭忠、耿聚忠都是在耿精忠被诛后四、五年善终的,并均被赐予了谥号。
1673年,61岁的吴三桂在云南举起反清旗帜,初期势如破竹,半年内席卷云贵川陕甘湘桂赣闽浙十省,控制长江以南半壁江山。但这场被后世称为“三藩之乱”的叛乱,最终在...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5-09-29 九子夺嫡:雍正登基后,八位失败者的命运终章“九子夺嫡”是清朝康熙年间一场惊心动魄的皇位争夺战,九位皇子为争夺储君之位各施手段,最终四阿哥胤禛脱颖而出,成为雍正帝。而其他八位参与夺嫡的皇子,在这场残酷的政...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28 棠棣情深:雍正与十三阿哥胤祥的传奇兄弟情在清朝康熙末年的“九子夺嫡”风波中,雍正帝(胤禛)与十三阿哥胤祥的关系堪称历史典范。两人虽非一母同胞,却以超越血缘的信任与默契,共同书写了帝制时代权力结构中的极...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28 佟国维:从康熙国丈到八爷党幕后推手,一场险象环生的政治博弈康熙末年的“九子夺嫡”堪称清朝最激烈的权力斗争,而在这场风暴中,康熙国丈佟国维的抉择与结局尤为耐人寻味。作为孝康章皇后之弟、孝懿仁皇后之父,佟国维凭借家族背景与...
康熙的儿子们 孝康章皇后 2025-09-25 22岁太后佟佳氏早逝之谜:权力漩涡中的生命悲歌公元1661年,顺治帝驾崩,年仅7岁的皇三子玄烨继位,改元康熙。其生母佟佳氏以22岁之龄晋封圣母皇太后,与孝惠章皇后两宫并尊,成为清朝历史上最年轻的太后之一。然...
顺治为什么出家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25 雍正对敦肃皇贵妃的深情:超越权谋的帝王之爱在清朝雍正帝的后宫中,敦肃皇贵妃年氏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她并非影视剧中那个嚣张跋扈、工于心计的“华妃”,而是以温柔贤淑、端庄恭谨著称的宠妃。从康熙指婚到雍正朝的盛...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24 纳兰明珠的妹妹是慧妃吗?历史真相与文学误读的辨析在清宫题材的影视作品与网络文学中,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是:康熙朝权臣纳兰明珠的妹妹是康熙帝的慧妃,甚至衍生出“明珠为外甥胤禔争储”的戏剧化情节。然而,通过梳理清代...
康熙的儿子们 纳兰明珠 2025-09-24 康熙帝情感天平:德妃与宜妃的宠爱之争在中国古代帝王的后宫中,嫔妃的宠爱往往与权力、子嗣、家族背景紧密交织。康熙帝作为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其后宫中德妃乌雅氏与宜妃郭络罗氏的宠爱之争,既是个体情感...
康熙的儿子们 宜妃 2025-09-19 奏折制度:清代皇权运作的精密齿轮奏折制度作为清代特有的官文书体系,自康熙年间萌芽至乾隆年间定型,贯穿整个清朝统治周期,成为君主专制制度的核心技术载体。这一制度通过“点对点”的保密通信机制,将皇...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18 吴三桂放清兵入关: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历史抉择1644年,中国历史因吴三桂的决策发生根本性转折。这位手握山海关重兵的明朝将领,在李自成大顺军与清军多尔衮的夹击下,最终选择打开山海关,放清兵入关。这一决策并非...
多尔衮怎么死的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5-09-1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