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在历史上也是一个拥有非常传奇经历的女性了,她身为武则天的女儿也是受到了母亲的影响,对于皇位也有自己的野心。不过后来还是并没有能够成为第二个武则天,而且最终太平公主还被李隆基所杀。对于李隆基来说,自然要除掉一切对于自己的皇位有威胁存在的人,即便是自己的姑母也在所不惜。不过,既然要斩草除根,为何李隆基最后却留下了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简呢?今天就让历史资料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713年,唐朝都城长安一直被乌云所笼罩着。
天将大变,这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但对于长安的百姓来说,他们似乎早已经习惯了,自从武则天死后,笼罩在长安上的乌云就没有消散过。
如果要问这时候的长安,谁的权力最大,不少人会说是唐玄宗李隆基,毕竟他现在是皇帝。
可是当时生活在天子脚下的人都知道,此时的长安可不是李隆基说了算,当然也不是太上皇李旦说的算,而是太平公主说了算。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最疼爱的女儿,在武则天执政后期,还一再对其进行培养,意在让其接自己的班。
可是后来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趁机发动了神龙政变,逼迫着武则天退位了,进而拥立了唐中宗李显复位,这下好了,江山重新回到了李唐手里,太平公主想要接武周政权的愿望,自然也落了空。
不过太平公主并不灰心,因为她知道自己哥哥的能力,但是她却忽略了自己侄儿李隆基的本事,最终在和李隆基的斗法中,太平公主完败,而她也在政变失败后被赐自尽。
在太平公主死后,李隆基对她的后代自然要个大清算,肃清薛家成为了李隆基不得不做的一件事,李隆基也确实这样做了。
太平公主的后代大多也都被李隆基处死了,为何说是大多而不是全部呢,这是因为李隆基还唯独留下了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简。
斩草要除根,这是帝王所崇信的信条,为何李隆基却没有这么做呢,这件事还得唐睿宗李旦的二次即位说起。

唐中宗接了武则天的班之后,没当几年的皇帝就倒在了自己的皇后韦后和女儿安乐公主的手里,还别说唐朝皇宫的女人还真是各个都不简单,唐中宗死后,韦后就扶持了幼子温王李重茂继位,自己则意在效仿武后。
可是对于韦后的专权,自然有人不满,而跳出来的就是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两人联合禁军将领发动的兵变,诛杀了韦后、安乐公主等人,并且拥立唐睿宗李旦重新当了皇帝,李旦此人很软,这虽然是他第二次当皇帝,但是根本驾驭不住唐朝的暗流涌动。
李旦继位之后,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两人的矛盾就趋于不可调和,想想也是,蛋糕就这么大,谁都想多吃一口,不打架才怪。
而对于这两人的争权,李旦根本无法驾驭,当然也无法调和,李旦干脆再一次当了鸵鸟,把皇位传给了李隆基,自己当了太上皇,双手一摊,不问了。
李隆基当上皇帝之后,感觉并不好,因为他的姑姑太平公主仗着李旦的宠爱,那根本不把自己放在眼里,朝中不少大臣也都是太平公主的亲信,李隆基连施展拳脚的能力都没有。
而在太平公主的眼里,李隆基只是一个小孩子,她自认为无论是权谋还是势力,李隆基都不是对手,后来看着李隆基逐渐有了做大的趋势,太平公主觉得不能忍了,于是她就想对李隆基来个斩首行动,想要毒死李隆基,只不过没成功。
可是李隆基是正儿八经的皇帝,而太平公主势力再大,也是没有名分的,面对太平公主的步步紧逼,李隆基也觉得不能忍了。
于是在臣下的建议下,李隆基来了个先发制人,一举铲除了太平公主在朝中的势力,而太平公主被迫逃入了山寺之中,后来太平公主无路可走,最终被李隆基赐死在家中。

太平公主死后,李隆基对太平公主的家族来了一个大清洗,太平公主的后代也基本全被处死了,但是李隆基并没有斩草除根,他还留下了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简。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李隆基作为一个玩弄权术起家的帝王,这点道理他不懂吗,为何留下太平公主的儿子呢,这不是给自己找不愉快?
其实李隆基看得比任何人都清楚,他独留下薛崇简也是有自己的道理的,因为薛崇简打心底是站在自己这边的。
说到这,不少人就会怀疑了,薛崇简是太平公主的亲儿子,却和表哥穿一条裤子,这脑袋是被门挤了?
薛崇简的脑袋有没有被门挤,这点我不清楚,但是他真心拥护李隆基却是千真万确的,当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斗法的时候,薛崇简一而再再而三的劝自己的母亲不要和李隆基作对。
后来也正是因为薛崇简处处向着李隆基,让太平公主觉得恨铁不成钢,动不动就鞭打薛崇简,这让薛崇简的内心对自己的母亲更是有怨言了,可是他也只能敢怒不敢言。
正是薛崇简的这种态度,让李隆基大为感动,所以等到太平公主死后,除了薛崇简外,李隆基处死了太平公主的所有子女,甚至连自己已经死去的姑父,都被李隆基进行了二次伤害。
史书中对这件事的记载为:公主事败,儿女俱受牵连,惟崇简幸免,复官爵,赐姓李,视同宗亲。
斩草不除根,李隆基灭了太平公主一家,独留了她的儿子薛崇简,那么幸免的薛崇简真的得到了李隆基的宽恕吗,其实也不见得,因为薛崇简虽然捡了一条命,却被李隆基赶出了长安,在接下来的十余年的时间里,更是为李隆基一贬再贬,最终抑郁而终,病死在了袁州。
由此可见,帝王之家权力至上,一旦有人动了这块奶酪,即便是最亲的人也会反目成仇,这或许也是生在帝王之家的悲哀。
在唐朝贞观年间的权力棋局中,李泰本是最接近储君之位的棋子。这位唐太宗李世民的嫡次子,自幼以"聪敏绝伦"著称,更因母亲长孙皇后...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11-14 武则天:盛世大唐的承启者与革新者在中国历史的星河中,武则天以唯一女皇帝的身份独树一帜。她统治的十五年不仅是唐朝政治格局的转折点,更是连接“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关键纽带。从政治改革到经济振...
武则天有男宠吗 启 2025-11-13 王君廓:以一敌千的悍将,缘何命丧乡野?在唐朝开国的烽火中,王君廓以“十三骑破万敌”的传奇战绩闻名于世。这位出身草莽的将领,既能在战场上以少胜多,又能在权谋中游走于各方势力之间。然而,这位曾被李渊赞为...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11-13 帝王心术:李世民对尉迟敬德与秦琼的差异化任用逻辑在唐朝开国战争中,李世民对麾下两大猛将尉迟敬德与秦琼的任用策略,折射出帝王权术的深层逻辑。尉迟敬德以"玄武门之变首功"的身份...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秦琼 2025-11-12 探秘李商隐:枯寂无题人生中的诗意华章在晚唐的诗坛上,李商隐宛如一颗璀璨却又带着几分孤寂的星辰,以其独特的“无题”诗系列,在文学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无奈,仕途不顺、情...
李商隐 2025-11-12 长孙皇后:唐太宗李世民的“定海神针”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以雄才大略开创了“贞观之治”,而他的结发妻子长孙皇后,则以智慧与德行成为他政治生涯中不可或缺的支柱。从太原起兵到玄武门之变,从巩固帝位...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11-12 知恩图报铸传奇:李世民救命之恩与臣子的王朝贡献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以知人善任著称,其麾下汇聚了无数贤才良将。然而,有一位臣子的命运轨迹尤为特殊——他曾在生死关头被李世民出手相救,此后以毕生忠诚与才智回...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12 帝王诗心照山河:李世民望终南山的雄浑气象与政治隐喻在唐代诗坛的璀璨星河中,唐太宗李世民的《望终南山》以“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的壮美开篇,成为帝王诗作中罕见的兼具艺术性与政治深意的佳作。这首五言律诗不仅展现了...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11 功过交织的唐初名将:侯君集的功业与轶事作为唐太宗李世民麾下的核心将领,侯君集的一生堪称传奇。他既以“灭两国”的战功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又因谋反罪被处决,成为唐朝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将领之一。其军事才能...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11-10 窝囊皇帝的陨落:一场权力更迭的宫廷风暴在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长河中,皇权与相权的博弈、外戚与宗室的角力屡见不鲜。唐中宗李显与武则天的权力更迭,正是这一历史规律的典型缩影。这位被史书评价为“贪玩厌学、胸...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显是怎么死的啊 2025-11-10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