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中国 / 近代 / 民国 / 元朝 / 晋朝 / 周朝 / 商朝 / 夏朝 / 历史解密 / 历史剧 / 上古时期 / 苏联
站点logo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 >  汉朝 >  汉成帝刘骜:繁华背后的沉沦与争议

汉成帝刘骜:繁华背后的沉沦与争议

时间:2025-11-14 18:32:07来源:爱上历史作者:Marshall

在中国西汉的历史长河中,汉成帝刘骜宛如一颗独特的星辰,他的统治时期既有表面的繁华,又暗藏着诸多危机,其个人形象与历史评价也因此充满了复杂性与争议性。

少年得志:备受宠爱的皇孙

刘骜出生于公元前51年,作为汉元帝刘奭与王政君之子,他自幼便深得祖父汉宣帝的喜爱。汉宣帝亲自为他取名“骜”,“骜”本义指好马、良马,这寄托了汉宣帝对他的殷切期望,希望他能如千里马一般,在广阔天地间纵横驰骋,成就一番大业。刘骜也常伴宣帝左右,在宫廷的熏陶下,他喜好经书,展现出宽博谨慎的性格特质。青年时期,有一次汉元帝急诏刘骜,他因不敢横越皇帝专用道路驰道,绕了一圈才迟迟面见元帝。元帝得知事情始末后,不仅没有怪罪,反而下令以后太子可直接穿越驰道,这一事件充分体现了刘骜年少时的谨慎守礼。

继位之路:一波三折的太子生涯

然而,刘骜的太子之位并非一帆风顺。随着年龄增长,他逐渐沉迷于玩乐,生母王皇后也不得元帝宠幸。汉元帝认为刘骜不能成大器,曾一度想改立宠妃傅昭仪之子、多才艺的山阳王刘康为太子。建昭四年,中山哀王刘竟去世,刘骜前往吊丧时未表现出应有的哀伤,这让汉元帝十分恼火,直言他不配为人主。关键时刻,侍中史丹挺身而出,他脱帽向汉元帝谢罪,称是自己私自嘱咐太子不要哭泣,以免陛下感伤,罪在臣下,当死。史丹的这番话化解了汉元帝的怒火,再加上刘骜是宣帝爱孙这一因素,最终汉元帝打消了废黜太子的念头。竟宁元年,汉元帝病卧后宫,在史丹声泪俱下地为太子求情下,刘骜的皇太子地位得以稳固。同年五月,汉元帝崩,六月,刘骜继承皇位,是为汉成帝。

统治时期:繁华表象下的危机四伏

刘骜继位之初,每次升朝与大臣议论朝政时,端坐御座,仪态威严,给人一种勤政的假象。但实际上,他治国无能,怠忽朝政,将大量精力投入到个人享乐之中。

在政治上,外戚势力急剧膨胀。刘骜的母亲王政君成为皇太后后,王氏家族登上西汉政治舞台。王氏家族成员纷纷占据重要官职,如王凤官至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其大司马职位先后由王音、王商(成都侯)、王根继承,最后传至王政君的侄子王莽。王氏一族在朝中权势滔天,为王莽篡汉埋下了伏笔。同时,刘骜虽采取了一些制衡政策,如利用外戚打击宦官势力、利用外戚和朝臣抑制另一派外戚,但这些政策运用并不成功,朝中再无可以节制王氏一族的力量。

经济上,土地兼并问题愈发严重。贵族、豪强大量兼并土地,导致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沦为流民。流民众多引发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盗贼并起”,颍川铁官徒申屠圣、广汉郑躬、尉氏樊并等率众起义,农民、贫民、刑徒、工匠及其他各阶层被压迫人民武装反抗此起彼伏,沉重打击了西汉王朝的统治,使西汉王朝由此迅速衰败。

文化方面,刘骜虽有推动文化传承的举措,如大力支持学术研究,下令广征天下遗书,组织学者对宫廷藏书进行整理校勘,支持刘向、刘歆父子主持编纂《别录》《七略》,建立中国最早的图书分类体系;推崇儒学,完善太学制度,鼓励各地兴办学校。但这些文化成就难以掩盖他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失策,无法挽回西汉王朝的颓势。

个人生活:荒淫无道,宠幸奸佞

刘骜的个人生活荒淫无道,他沉迷于酒色,宠幸赵飞燕、赵合德姐妹。赵飞燕依附阳阿公主府中,学习歌舞,刘骜微服外出游乐时被其美丽和舞姿所迷,招入宫中百般宠幸。后又听说赵飞燕的妹妹赵合德非常漂亮,便将其也招入宫中。刘骜对赵氏姐妹的宠爱逾越了礼制,许皇后、班婕妤等人皆失宠。前18年,许皇后姐姐蛊诅后宫有身孕的妃子,被赵飞燕趁机告发,许皇后因此被废。两年后刘骜欲立赵飞燕为皇后,因太后嫌弃她出身卑微不同意,在太后的外甥侍中淳于长的沟通下,刘骜先封赵飞燕的父亲为成阳侯,改变她家卑微的身份,后才封赵飞燕为皇后,封赵合德为昭仪。赵氏姐妹为争宠,残忍迫害后宫嫔妃,宫中女官曹伟能怀上成帝的孩子,临产时被赵合德命人毒死,婴儿也不知下落;嫔妃许美人怀孕生子后,赵合德大哭大闹,胁迫成帝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儿子,而刘骜的昏蒙无能也令人发指。此外,刘骜还常假借其表兄弟兼同性情人富平侯张放的名义在长安郊外玩乐,进一步荒废了朝政。

历史评价:功过是非,众说纷纭

对于刘骜的历史评价,向来褒贬不一。负面评价居多,许多人认为他是昏君的代表。他治国无能,怠忽朝政,导致外戚专权、社会矛盾激化、西汉王朝衰败,其荒淫无度的生活更是对帝王尊严的自我践踏。然而,也有一些观点看到了他身上的闪光点。他即位之初,深知“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的道理,多次下诏广开言路,鼓励臣下直言进谏,面对大臣的逆耳忠言,从不苛责,反而虚心接纳,这种不拒逆言、善待谏臣的态度,让朝堂之上保持了相对开明的氛围。在体恤民生方面,他在位期间多次遭遇水旱灾害,总能迅速响应,采取有效措施安抚百姓,如建始三年关中大水泛滥,他即刻下诏赈济受灾郡县,免除灾区赋税,调拨粮食种子帮助百姓恢复生产,同时下令削减皇室开支、罢黜不急之役,将节省的财力物力全部用于救灾,还多次减免全国赋税,减轻百姓负担,鼓励农桑,推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在推动文化传承上,他大力支持学术研究,为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汉成帝刘骜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与矛盾性。他在少年时期备受宠爱与期望,却在继位后因自身的无能和荒淫,将西汉王朝推向了衰败的深渊。他的历史评价犹如多面的棱镜,不同角度折射出不同的光芒,也让我们对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人物: 刘骜 分享 上一篇: 汉朝的第一美人是谁 前半生开挂后半生遭殃 下一篇: 没有了

最新资讯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