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周朝姬姓诸侯国。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为您讲解
公元前636年(周襄王十六年),流亡在外19年的重耳回到了晋国。重耳即位后,励精图治,增强了晋国的国力。在此背景下,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中,晋文公击败了楚国。自此之后,晋国和楚国在春秋时期展开了百年的争霸战争。在晋楚争霸的过程中,众多的弱小诸侯国受到了裹挟,也即要么跟随楚国,要么和晋国结盟,除了齐国和秦国,其他诸侯国很难可以长期保持中立。其中,就地处中原核心区域的郑国,就成为晋楚争霸的焦点。那么,问题来了,晋楚争霸时,晋国、楚国为何没能消灭弱小的郑国呢?换而言之,在春秋的数百年时间中,春秋时期,郑国为何能在晋国、楚国的夹缝中苦苦支撑?
一
首先,根据《左传》、《史记》等史料的记载,公元前806年,郑国的开国君主郑桓公建都陕西棫林(古地名),第二任君主郑武公跟随周平王东迁到虢郐之间(今荥阳市东京城遗址公园),第三任君主郑庄公迁都到郑韩故城遗址,直到灭亡。在春秋时期,郑国的疆域约有今河南北半省之中部。大致为:东有汴梁,至兰考。南包许昌,达禹州,西距虎牢,北越黄河。在地理位置上,郑国不仅交通便利,四通八达,而且正好处在晋国和楚国这两个大国之间。基于此,晋国和楚国不管是哪一方吞并了郑国,都能在中原的争霸过程中占据有利位置。
二
但是,面对晋国和楚国的多次进攻,郑国并没有走向灭亡,而是苦苦支撑到三家分晋。对此,在笔者看来,晋国和楚国之所以没能消灭弱小的郑国,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虽然和晋国、楚国比起来,郑国是比较弱小的,但是,作为一个千乘之国,郑国还是具有一定的实力。比如在晋国和楚国争霸中原之前,郑国名君郑庄公,以其雄才大略,使郑国在春秋时期第一个强势起来并称霸诸侯。也即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春秋五霸崛起之前,郑国一度在中原地区实现了小霸。而这,意味着郑国拥有不错的家底,得以在晋楚争霸中苦苦支撑。
三
进一步来说,就郑国的军事实力来说,根据《左传》、《史记》等史料的记载,春秋初年,郑国已有三军。按照周制,周天子可有六军,诸侯大国三军。由此,对于拥有三军的郑国,在军事实力可以划入到大国之中了。基于此,鲁襄公二十五年,郑子展、子产带车七百乘伐陈,车数与城濮之战晋车之数相等。并且,郑兵曾与晋、楚和诸侯联军开战,诸侯的兵甚至畏郑不敢越过郑境,反被郑军所败。由此,打铁还需自身硬,楚国和晋国之所以没能消灭郑国,原因主要还是郑国拥有较强的防御实力。
四
最后,另一方面,除了自身的实力之外,郑国之所以能在晋国和楚国的夹缝中苦苦支撑,也和郑国的对外策略存在直接的关系。在春秋时期,面对晋国和楚国这两大强国,郑国采用了“朝秦(晋)暮楚”的策略。比如郑简公这位君主在位时,郑国根据当时楚弱于晋的客观形势,决定诚意附晋。等到楚国北上进攻郑国之时,再与楚媾和,诱使晋全力为郑击楚,令楚不敢再侵扰郑国。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朝秦(晋)暮楚”是一个贬义词,但是,对于小国来说,充分利用大国之间的矛盾,以此获得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显然是一个无可厚非的选择。也即只要晋国和楚国的实力保持平衡,郑国就可以在晋楚之间左右逢源,以此坚持到晋国灭亡。等到战国时期,三晋之一的韩国最终历时多年,从而消灭了郑国。
隋末唐初的权力棋局中,王世充作为割据洛阳的郑国皇帝,其政权架构与军事部署一直是史家研究的焦点。在众多历史人物中,王仁则作为王世充侄子的身份,既存在于正史记载,又...
郑国 2025-09-08 狐突:春秋忠臣与晋文公血脉的双重见证在春秋时期晋国的历史长河中,狐突的名字与晋文公重耳的传奇命运紧密交织。作为晋献公的岳父、重耳的外祖父,狐突不仅以忠诚与智慧辅佐家族,更以“教子不二”的刚烈气节成...
晋文公 2025-09-08 羊斟:一碗羊羹背后的历史悲歌公元前607年的春天,郑国在楚国授意下出兵攻打宋国。宋国统帅华元率军迎战,却在战前犒劳将士时犯下一个致命疏漏——他的车夫羊斟未分得一碗羊肉羹。这个看似微小的细节...
郑国 2025-08-22 邓析:春秋末期的思想革新者与法治先驱在春秋末期这个社会剧烈变革、思想多元碰撞的时代,邓析以其独特的思想主张和大胆的革新行动,成为郑国乃至中国思想史上一位不可忽视的人物。他既是法家思想的先驱,又是名...
郑国 2025-08-13 晋文公纳周襄王:春秋霸业的政治奠基礼公元前636年,东周都城洛邑的城门缓缓开启,晋文公重耳的战车在晨曦中驶入王城。这位流亡十九年方得归国的晋国君主,以一场精心策划的"勤王&...
晋文公 启 2025-08-05 列子的思想主张:虚静无为中的生命觉醒战国时期,郑国隐士列御寇以“御风而行”的传说闻名于世,这位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思想家,在《列子》八卷中构建了以“贵虚”为核心、融合宇宙论与生命哲学的独特体系。其思...
郑国 启 2025-08-05 践土会盟:读音背后的春秋霸业密码“践土会盟”四字,既承载着历史事件的厚重感,又暗含着汉语音韵的精妙性。其正确读音为jiàn tǔ huì méng,每个音节都如同一把钥匙,打开春秋时期晋文公称...
晋文公 2025-08-01 郑庄公为何名“寤生”:一场跨越千年的命名之谜公元前757年,郑国第三位国君郑庄公降生。这位在《左传》中被记载为“寤生”的君主,其名字背后隐藏着先秦时期对生育风险的认知、母子关系的纠葛,以及史官对历史事件的...
郑国 2025-07-24 烛之武名字的由来:从地名到历史符号的文化解码在春秋时期的外交舞台上,烛之武以三寸不舌化解郑国危局的故事被载入史册。这位年逾七旬的老臣,其名字本身便蕴含着先秦时期独特的命名文化与身份标识逻辑。从“烛地”到“...
郑国 2025-07-22 晋悼公与晋文公:跨越百年的祖孙霸业传承在中国春秋时期的政治版图上,晋国以“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的霸业雄踞中原,而晋文公与晋悼公两位君主,恰似镶嵌在晋国历史长河中的两颗璀璨明珠,以祖孙关系串联起晋国...
晋文公 2025-07-1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