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婉约派代表,素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出身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官至礼部员外郎。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休养。少女时代起,李清照不但通读经史子集,诗词歌赋、而且笔记小说、轶事遗闻,亦无不浏览。小小年纪便已博学多识,才名远播。
十八岁那年,在家人的撮合下,李清照嫁给了右丞相之子太学生赵明诚。婚后,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如胶似漆,两人一同研究金石书画,切磋赋诗作文。过着衣食无忧,幸福美满的生活。
一年重阳节,李清照作了一首《醉花阴》,派人送给在外地当官的丈夫:“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卷帘西风,人比黄花瘦。”
赵明诚接到这首词后 ,击掌称奇,赞叹不已。他不甘下风,闭门谢客,冥思苦想了三天,憋出十几首词来。他把自己的词和李清照的词放在一起,请好朋友陆德夫来品评。结果遭到好朋友陆德夫,好一顿奚落,说在李清照面前,你的词再好,也只能屈居第二。因为李清照的词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推向了顶峰。
赵明诚感慨万千,他深深地被妻子的旷世才华所折服,他为拥有这样的妻子而骄傲。
公元1127年,北方女真族攻破汴京,徽宗和钦宗二帝被俘,高宗南逃。李清照夫妇跟随难民流落江南,多年来搜集起来的几十箱子金石字画,不是毁于战火,就是被盗贼偷走,已经所剩无几。这使李清照和赵明诚倍受打击,心痛不已。
后来,金人铁蹄南下,赵明诚被任命为建康知府。在一次城中发生暴乱时,赵明诚深感无能为力,只能弃城而逃。夫妻二人一路辗转,途径江西乌江时,赵明诚面对滚滚而逝的滔滔江水 ,想起古时的楚霸王项羽义无反顾慷慨赴死的悲壮情景,不禁羞愧难当,竟染上了风寒。病情在辗转跋涉中一日日恶化,最后死于上任湖州知事途中。
那一年,李清照已经四十多岁了。张汝舟趁虚而入,对李清照百般示好、千般奉承。李清照当时没有子嗣,无依无靠,便嫁给了他。
婚后没多久,二人便发现彼此好像都受到了欺骗。李清照没有张汝舟想象中的那么富有,张汝舟也没有李清照想象中的那么在乎她。失望之余,二人口不择言,恶语相向,最后竟拳脚相加。有一天,李清照发现了一张单据,上面记载着张汝舟行贿买官的数额,便一纸诉状,将张汝舟告到了官府。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妻子举报丈夫,即使丈夫被印证真的有罪,妻子也要遭受牢狱之苦。李清照入狱后,家人花钱买通狱卒,只在狱中呆了九天,就被释放了出来。这场不足百日的婚姻,匆匆落下了帷幕。
目睹了国破家亡,人世无常,李清照看淡了一切。虽然身处困境,但李清照骨子里的倔强依然还在。在风雨飘零的晚年,她披星戴月,殚精竭虑,几经整理,终于编撰完成了《金石录》,完成了赵明诚未竟的心愿。这是一篇风格清新,词采俊逸的佳作。它的特点在于一个“真”字,李清照把对丈夫深沉的挚爱,倾注于行云流水般的笔端,尾尾动人地叙述自己的经历和半世坎坷。使读者随着她的欢欣而欢欣,随着她的悲切而悲切。心驰神往,掩卷凄然。
在人生的舞台上,李清照尽情地发挥着自己的天才和激情,以及独特的人格魅力。作为侍宦家名媛,她温柔、婉约,身体里流淌着多愁善感的血液。但她同时又是一个博学多闻的女才子,自负、清高。她和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一样,身体里流淌着一股坚强不屈的阳刚之血。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尊敬,她既有巾帼之贤淑,更兼具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有崇高的爱国情怀。她开创了女性作家爱国主义创作的先河,是女性爱国主义的光辉典范。
她的那首传颂千古的《夏日绝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一种巾帼不让须眉的冲天豪情,跃然跳动于纸上。虽然整首词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却句句箴言,字字千钧,其意义早已穿越了时空的限制,不断地影响和激励着今后及未来各种肤色的人们。为民族尊严、为领土完整,甘愿抛撒一腔热血的壮志豪情!
在苏轼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中,王朝云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她以侍妾的身份陪伴苏轼走过二十余载,其与苏轼家族的渊源常引发后人疑问:王朝云究竟是否为苏轼妻子的丫鬟?这一...
苏轼 王朝云 2025-07-22 梁师成口中的“小苏先生”:一段扑朔迷离的北宋往事北宋末年,宦官梁师成以“六贼”之一的身份活跃于宋徽宗朝堂,他权倾朝野,却因一个惊世骇俗的自称引发后世无尽猜测——他自称是苏轼的私生子。更耐人寻味的是,梁师成口中...
宋徽宗 苏轼 2025-07-18 千年风骨今犹在:后人视角下的关盼盼形象嬗变自宋代《文苑英华》首录关盼盼事迹以来,历代文人便以"贞女"范式重构其形象。苏轼《永遇乐》词中"燕子楼空,佳...
苏轼 2025-07-17 章惇与苏轼:从挚友到政敌的北宋传奇北宋文坛与政坛的星空中,章惇与苏轼的交情如同一颗独特的星辰,既闪耀着真挚的友谊光芒,又折射出政治斗争的残酷阴影。这对同榜进士的挚友,在宦海沉浮中历经四十载恩怨,...
苏轼 2025-07-16 苏门四学士:北宋文坛的璀璨星辰与苏轼门下的文学传奇北宋文坛,群星璀璨,而“苏门四学士”则是其中最为耀眼的组合之一。这四位文人——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因受苏轼的提携与影响,在文学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共同书...
苏轼 2025-07-14 朱淑真与李清照:宋词双璧的辉映与分野在宋代词坛的星空中,朱淑真与李清照如同两颗交相辉映的星辰,以女性独有的细腻笔触,在男权主导的文学史上刻下深刻印记。尽管二人从未谋面,但后世常以“南朱北李”并称,...
李清照的词 2025-07-08 魏玩与李清照:宋代词坛的双子星与她们被遗忘的对话在宋代词坛的璀璨星空中,李清照的光芒始终耀眼。然而,朱熹曾断言“本朝妇人能文者,惟魏夫人、李易安二人而已”,将魏玩与李清照并称。这位出身襄阳世家、官至宰相夫人的...
李清照的词 2025-06-27 环肥燕瘦:跨越时空的审美对话在中国古代文化长河中,“环肥燕瘦”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成语,它不仅承载着两个朝代截然不同的审美观念,更蕴含着对美的多元理解和包容。这一成语源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孙...
苏轼 2025-06-25 王珪为何构陷苏轼:北宋党争阴影下的文人相残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乌台诗案爆发,苏轼以“谤讪朝廷”之罪被捕入狱,险遭杀身之祸。这场震动朝野的文字狱背后,除直接推动者御史何正臣、李定外,宰相王珪的幕后...
苏轼 2025-06-24 苏轼门下的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与张耒的文学传承与影响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苏轼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豁达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的追随。其中,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四人因得苏轼亲自指导,并与之有深厚的师友情...
苏轼 2025-06-2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