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最著名的是儒家创始人孔子、据说孔子门下有三千名学生,包括颜回、曾参、子路、子贡等杰出代表,虽然杰出但这些徒弟的影响力并不大。
孔子虽然被尊为大教育家,但是单从教育成果上来看,他却不如春秋时代的另一位奇人鬼谷子。相传,鬼谷子有五百名弟子,孙膑、庞涓、苏秦、张似后来都成了风云一时的人物,就连寻找不死草的徐福、修炼成仙的茅漾都是鬼谷子的弟子,个个都成了左右春秋局势的能人。
名师出高徒,鬼谷子颇有神龙之姿,见首不见尾。他的身世也如他名字一样神秘诡异,人们只能通过他的弟子来目睹风采。先秦诸子之一的鬼谷子名王诩,是春秋卫国朝歌人,隐居在清溪的鬼谷,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此自称鬼谷先生。因为他博学多才,所以弟子们根据他的言论整理了《鬼谷子》一书,此书庞杂精深,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等领域,是一部谋略方面的论著。因为此书,后世将鬼谷子尊为纵横家的创始人。
作为纵横创始人,鬼谷子从十几岁离家走出云梦山到各国游学,传播纵横学说的思想,到39岁返回云梦山隐居授课,膝下学生成后世名家,鬼谷子的一生神秘莫测,而他本身堪称完美的化身。
纵横之术,搅动风云
“苍生涂涂,诸子百家,唯我纵横”,说的正是鬼谷子最擅长的纵横之术。鬼谷子的博学多才,通天彻地,智慧超乎天人,不仅懂得诸子百家所有学问,了解观星占卜,又文韬武略懂得兵家学说,就连行兵布阵之术也不在话下,两千多年来兵法家尊称他为圣人,纵横家称呼他为鼻祖,谋略家拜他谋圣,就连占卜八卦的名家也称他为祖师爷。
他的身份很多,最显著的是纵横家这个标签。春秋战国,百家争鸣,道家、儒家、法家、墨家成为四强,唯独鬼谷纵横派集齐所有学问于一身,以至于慕名而来的人络绎不绝,最出名的徒弟有英勇过人的庞涓、擅长兵法谋略的孙膑、精通纵横之术的苏秦和张仪等,他们身上最显著的标签是能够靠一己之力搅动春秋战国风云,“力量”抵得过百万之师,最厉害的是鬼谷子门徒遍布各地,他们进师门前都是无名之辈,下山后大多能干出一番事业,名垂千史。所以鬼谷子及其门徒素有“诸子百家,唯我纵横”的传说。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则天下息”,说的正是鬼谷纵横派对春秋战国格局的影响,这得益于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及超人的智慧,教育出一批批谋士、学者等叱咤风云人物,这些徒弟全凭个人智慧,以三寸不烂之舌,给春秋战国的诸多国家排兵布阵,将所学的纵横之术应用于实践,引导整个战局的形势发展。
鬼谷子的弟子们虽然只凭借一人之力,却强于百万之师。赵国运用苏秦的合纵六国抗秦的战略,建立合纵联盟,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秦惠王封张仪为丞相,派他出使诸侯国多加游说,凭“横”破“纵”的纵横谋略,使诸侯国们纷纷从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商鞅变法使秦国变成富裕强国;田忌赛马击败庞涓,斩获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师从鬼谷子的人,将所学的纵横术发扬光大。所以不难看出,鬼谷纵横派属于海纳百川的杂家,几乎揽获诸子百家的学说精华,不是百家争鸣的一员,却高于诸子百家,影响战国局势;鬼谷门人对百家学说冲击力极强,尽管鬼谷门学说不属于任何学派,但却像个定时炸弹随时埋在身边,加上鬼谷门人的结局不是被自家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就是落得凄惨的下场。
尽管鬼谷子就像围棋中的高手,左手持黑,右手持白,将每个置身其中的人成为激烈相杀的棋子,扭转乾坤,推动棋局。可也因此暗地里得罪不少人,鬼谷门各国不喜欢,各个学派也不接纳,自家门徒也都劳心劳力,却享受不了胜利的果实。这就奠定了鬼谷子被人记恨原因的基础。
鬼谷子的结局,真相是什么?
鬼谷子王诩仙逝的说法版本不一,各执一词。有人认为鬼谷子最后是被人杀死的,那么结局很可能和百家争鸣的学派恩怨有关,其中最大的嫌疑学派是墨家。墨家讲究兼爱非攻,崇尚制暴,加上墨家成员涵盖全国各个阶层和显赫贵族,内部结构也极其隐秘,养了一群刺客侠士剑客。
传说中的鬼谷子神秘叵测,居无定所,只知居于云梦山修身养性、学习心理揣摩、纵横捭阖之术,可终究只是现实凡人。外加此人培养的能人异士一出手就是搅乱天下战事,导致各国相斗,和反对战争的墨家思想相违背,所以从思想上和能力上,墨家学派门人刺杀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有人只是单纯地认为,鬼谷子只是到了享年80岁就自然仙逝,没有太多离奇。毕竟在《录异记》曾记载:鬼谷先生者,古之真仙也,他的隐居人生璀璨而夺目,拥有超凡脱俗的灵性,和前无古人的智慧,在80岁的那年传师解惑后自然老去。
也有传说鬼谷子活了几百岁,而秦始皇成了寻找不死药也因他而起。传说西域曾出现怪事,一些鸟衔着一种草放在冤死的人脸上,那些人立刻复活,秦始皇得知此事,询问手下的方士,谁也不知道那些鸟和草的来历,只有徐福向秦始皇推荐了自己的老师鬼谷子。秦始皇立刻派使者带着这种草前往云梦山向鬼谷子询问这件事
鬼谷子看了几眼便说:“大海中有十座仙洲,这种草就是生在瀛洲的不死草,草叶像子像菰米茭白,只单独生长,一株不死草可以救活上千人。”秦始皇从鬼谷子那里知道了不死草的出处,先后派方土卢生和徐福出海寻找灜洲,希望获得不死药。这就是秦始皇寻找长生药的典故。
卜商,字子夏,尊称“卜子”或“卜子夏”,是春秋末期晋国温邑(今河南温县黄庄镇卜杨门村)人,作为孔子晚年最杰出的弟子之一,他以“文学”科高才生的身份位列“孔门十哲...
孔子 卜商 2025-09-09 弦歌东周:孔子与苌弘的师道传奇公元前518年的洛阳城,34岁的孔子携弟子南宫敬叔踏入周王室观星台。这位鲁国士人不会想到,此行将遇见改变其音乐思想的关键人物——周敬王内史大夫苌弘。这场跨越地域...
孔子 2025-09-08 孔子与子贡:误解与深意的交织——探析“孔子不喜欢子贡”的真相在《论语》的记载中,子贡作为孔子门下“言语科”的杰出代表,以巧言善辩、悟性极高著称,其名字出现频次甚至超过颜回。然而,史书中却流传着“孔子不喜欢子贡”的说法,这...
颜回 孔子 2025-09-08 颜回姓曹为何称“颜回”:姓氏与名字背后的文化密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姓氏不仅是家族血缘的标识,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颜回,作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其姓氏“曹”与名字“回”的组合,看似矛盾,...
颜回 孔子 2025-09-08 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安贫乐道的精神丰碑在春秋乱世的风云中,孔子弟子颜回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生存状态,为后世树立了一座超越物质的精神丰碑。这个被《论语·雍也》记载的经典场景,不仅成为儒家安贫...
颜回 孔子 2025-09-04 孔鲤:以血脉为纽带,铸就儒家传承的基石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孔鲤的名字或许并不如其父孔子那般熠熠生辉,但他作为孔子独子、儒家思想传承的关键纽带,其人生价值与历史贡献却不容忽视。他以豁达的胸襟、默默的奉...
孔子 2025-09-01 孔子与微子:血脉相连的千年传承——论孔子是微子的十五世孙在中国历史的浩瀚长河中,孔子与微子,两位相隔数百年的历史人物,却因血脉的纽带紧密相连。孔子,这位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先师”的伟大思想家,竟是商朝末代君主帝辛(纣王...
孔子 2025-08-29 孔子弑母:一场跨越千年的谣言与真相之辨“孔子弑母”这一骇人听闻的指控,在历史长河中如幽灵般若隐若现,却始终缺乏任何可靠史料支撑。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历史上最受尊崇的圣人之一,孔子的道德形象与这...
孔子 2025-08-29 师旷与孔子:春秋时代的双璧:音乐与哲学的对话在春秋时期的华夏大地上,师旷与孔子如同两颗璀璨的星辰,各自在音乐与哲学的领域中熠熠生辉。尽管他们的职业路径与思想体系存在显著差异,但作为同时代的文化巨匠,他们的...
孔子 2025-08-28 李膺与老子的血脉之谜:历史迷雾中的身份考辨东汉名士李膺因刚直不阿、力抗宦官闻名史册,其“天下模楷”的形象与道家始祖老子形成鲜明对比。然而,一个流传千年的传说却将两人强行关联——孔融十岁时曾以“孔子问礼于...
孔子 2025-08-2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