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圣地,也是历代儒家学者精神传承的象征。从祀孔庙的先哲先儒,需经严格遴选,代表着一个时代思想与道德的最高成就。在明代,有这样一位学者兼官员,他以清廉正直闻名于世,更以开创河东学派、传承程朱理学之功,成为明代首位从祀孔庙的贤哲——他便是薛瑄。
一、薛瑄其人:从寒门学子到理学宗师
薛瑄(1389—1464),字德温,号敬轩,山西河津人。他出身于教育世家,祖父薛仲义通经术,父亲薛贞曾任多地儒学教谕。薛瑄自幼聪颖好学,六七岁熟读《小学》《四书》,十二岁能诗,后师从元老学者研习经史百家及周程张朱学说,最终潜心于洛闽渊源,成为程朱理学的坚定传承者。
永乐十九年(1421年),薛瑄考中进士,开启仕途。他历任监察御史、大理寺卿、礼部侍郎等职,官至通议大夫、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然而,比起仕途成就,薛瑄更以清廉正直、刚正不阿的品格闻名。他一生不畏权贵,不结党营私,甚至因拒绝向权宦王振谢恩而险遭杀身之祸,最终以“铁汉公”之名载入史册。
二、从祀孔庙:明代思想史上的里程碑
薛瑄的学术成就与道德影响,不仅限于当时。他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形成与王阳明“心学”分庭抗礼的理学大宗。清人更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其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曾言:“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
然而,薛瑄的学术地位并未立即获得官方认可。从祀孔庙的遴选极为严格,需经朝臣反复奏请、皇帝最终裁决。自薛瑄去世次年(1465年)起,便有人建议其从祀,但直到隆庆五年(1571年),历经百余年、十余次奏请,朝廷才最终下诏,将薛瑄附祀于孔庙东庑第59位,称“先儒薛子”。这一决定,不仅是对薛瑄学术成就的肯定,更是对其道德人格的高度推崇。
三、薛瑄的清廉品格:从祀孔庙的核心价值
薛瑄之所以能从祀孔庙,与其清廉正直的品格密不可分。他一生严于律己,勤廉从政,留下了诸多感人故事:
拒收贿赂,宁死不屈:薛瑄任大理寺少卿时,曾因重审王振侄王山私通杀人案而得罪王振。王振诬陷薛瑄受贿,将其下狱判死罪。行刑前夕,王振老仆痛哭流涕,称薛瑄为人清白。王振震惊之下,赦免薛瑄死罪,但削其官职为民。薛瑄出狱后,泰然自若,手捧《周易》诵读如常,被时人誉为“真铁汉”。
清贫如洗,两袖清风:薛瑄任监察御史时,曾整治湖广银场,惩治贪官,使银场秩序井然。离任时,他拒绝官员赠送的银马镫,仅留下旧铁镫作纪念。他一生清贫,告老还乡时,全家挤在一艘小船上,行李仅一箱书籍。面对儿子不满,他告诫道:“荣华富贵非长久,百姓安居乐业方为真正的富足。”
廉洁三境界,自廉为上:薛瑄在《从政录》中提出官员廉洁的三重境界:“见理明而不妄取者,上也;尚名节而不苟取者,其次也;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为下也。”他认为,真正的廉洁应发自本心,而非因名节或法律约束。这种“自廉”境界,正是其从祀孔庙的精神内核。
四、薛瑄从祀孔庙的意义:道德与学术的双重典范
薛瑄从祀孔庙,不仅是对其个人成就的褒奖,更是对明代思想史与政治史的深刻反思。在王阳明心学盛行的背景下,薛瑄代表的程朱理学坚守传统、注重实践,为明代学术提供了另一种可能。而他的清廉品格,则成为后世官员的道德标杆。
卜商,字子夏,尊称“卜子”或“卜子夏”,是春秋末期晋国温邑(今河南温县黄庄镇卜杨门村)人,作为孔子晚年最杰出的弟子之一,他以“文学”科高才生的身份位列“孔门十哲...
孔子 卜商 2025-09-09 弦歌东周:孔子与苌弘的师道传奇公元前518年的洛阳城,34岁的孔子携弟子南宫敬叔踏入周王室观星台。这位鲁国士人不会想到,此行将遇见改变其音乐思想的关键人物——周敬王内史大夫苌弘。这场跨越地域...
孔子 2025-09-08 孔子与子贡:误解与深意的交织——探析“孔子不喜欢子贡”的真相在《论语》的记载中,子贡作为孔子门下“言语科”的杰出代表,以巧言善辩、悟性极高著称,其名字出现频次甚至超过颜回。然而,史书中却流传着“孔子不喜欢子贡”的说法,这...
颜回 孔子 2025-09-08 颜回姓曹为何称“颜回”:姓氏与名字背后的文化密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姓氏不仅是家族血缘的标识,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颜回,作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其姓氏“曹”与名字“回”的组合,看似矛盾,...
颜回 孔子 2025-09-08 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安贫乐道的精神丰碑在春秋乱世的风云中,孔子弟子颜回以“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生存状态,为后世树立了一座超越物质的精神丰碑。这个被《论语·雍也》记载的经典场景,不仅成为儒家安贫...
颜回 孔子 2025-09-04 孔鲤:以血脉为纽带,铸就儒家传承的基石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孔鲤的名字或许并不如其父孔子那般熠熠生辉,但他作为孔子独子、儒家思想传承的关键纽带,其人生价值与历史贡献却不容忽视。他以豁达的胸襟、默默的奉...
孔子 2025-09-01 孔子与微子:血脉相连的千年传承——论孔子是微子的十五世孙在中国历史的浩瀚长河中,孔子与微子,两位相隔数百年的历史人物,却因血脉的纽带紧密相连。孔子,这位被后世尊称为“至圣先师”的伟大思想家,竟是商朝末代君主帝辛(纣王...
孔子 2025-08-29 孔子弑母:一场跨越千年的谣言与真相之辨“孔子弑母”这一骇人听闻的指控,在历史长河中如幽灵般若隐若现,却始终缺乏任何可靠史料支撑。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历史上最受尊崇的圣人之一,孔子的道德形象与这...
孔子 2025-08-29 师旷与孔子:春秋时代的双璧:音乐与哲学的对话在春秋时期的华夏大地上,师旷与孔子如同两颗璀璨的星辰,各自在音乐与哲学的领域中熠熠生辉。尽管他们的职业路径与思想体系存在显著差异,但作为同时代的文化巨匠,他们的...
孔子 2025-08-28 李膺与老子的血脉之谜:历史迷雾中的身份考辨东汉名士李膺因刚直不阿、力抗宦官闻名史册,其“天下模楷”的形象与道家始祖老子形成鲜明对比。然而,一个流传千年的传说却将两人强行关联——孔融十岁时曾以“孔子问礼于...
孔子 2025-08-2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