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关羽失荆州后,为何不迅速撤往益州,却在荆州绕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千万雄兵莫敢当,单刀匹马斩颜良。只因云长武艺强,致使猛将束手亡。——罗贯中
虽然关羽不是三国时期的“战力天花板”,在他之上还有吕布等人,但在后世当中,关羽的名气是最大的,武圣之名三国仅有此一人,但可惜的是,关羽并没有实现自己的抱负,在败走麦城后被孙权所抓,最后身死当场。
为何关羽当时失败后,没有第一时间回到刘备或者诸葛亮的身边,回到大本营益州,而是在荆州地区绕了一个大圈,最后来到了麦城呢?其实这点早已被考古揭开了真相。
败走麦城前后
在不考虑结果的情况下,当时关羽选择发动襄樊之战无论是时机还是其他因素,都是一个正确的进攻选择。
在襄樊之战前,刘备的汉中之战获得了成功,虽然是惨胜,刘备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战果是可喜的,最重要的是,汉中之战让曹操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此时趁热打铁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但可惜的是,曹操并不是一个“软柿子”,虽然此时的他不能正面拿下关羽,但在他的身边却有非常多的谋士,于是便出现了孙权趁机攻打荆州的状况,也正是这一次偷袭,让关羽一败涂地,最终没有逃脱身死的宿命。
不过令很多人不解的是,为何在丢失荆州之后,关羽没有回到益州休养生息,而是来到了麦城,难道关羽是没脸回去见刘备,宁愿战死也不愿意回去吗?
根据关羽的性格来说,他的确不愿带着战败的结果去见自己的大哥,但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更多的因素在于,关羽当时的决策是正确的。
真实的麦城
对于关羽败走麦城这件事,历史上众说纷纭,但大家普遍认为这并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但随着近些年考古工作的发展,真相逐渐被揭开。
原来根据线索,考古专家发现了三国时期的麦城遗址,通过对遗址的挖掘,大家十分的惊讶,因为麦城的遗址非常大,而且地基打的非常结实,可以说这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小城池,完全是一个专业的战略要塞。
在根据《当阳县志》中的记载可以得出,麦城的宽度起码超过10里,城墙的高度也达到了6米,而且城墙底部的宽度达到了惊人的20米。
这是什么概念,要知道曹操重要防卫的襄樊,其城墙安全性和麦城也处于同一水平,换句话说,当时的关羽如果能够顺利拿下麦城,完全可以在孙权的进攻下保全自己,再凭借麦城便利的交通,卷土重来夺回荆州也不是一件难事,最重要的是,只要关羽驻守麦城,荆州永远有机可乘。
所以当时的关羽并不属于失败,而是战略性撤退,如果排除在战斗中损失的人手,关羽这次的失败并不大,那么在如此强悍的麦城面前,关羽为何最终失败呢?这就是刘备的问题了。
蜀国的决策失误
其实早在汉中之战发生前,诸葛亮等人就不建议刘备占据荆州,一来荆州地区的资源并不丰富,二来刘备本身兵力不多,此时并不适合分兵,可刘备没有这么做,不但因此背上的失信的骂名,还与孙权交恶,孙权和曹操联合,最终杀掉关羽都是因为这件事开始。
其次,刘备不但抽调了荆州大量的兵力,还将糜芳派在了关羽的身边,这是关羽战死的主要原因,糜芳此人并不是一个优秀的将领,而且还和关羽有隔阂,刘备这一举措就是为了防备关羽,防止关羽一人独大,作为好兄弟,关羽并没有在意这件事,可谁知糜芳后来却给蜀国闯了一个弥天大祸。
在蜀汉当中一直有这样一个举措,每次遇到战争的时候,都会将战士的家眷集中在一处保护,从战争角度来说,这个举措没有任何问题,所以关羽在发动北伐、进攻襄樊的时候也是这样选择的。
他离开后,将荆州大权交给了糜芳,在关羽看来,糜芳虽然和他有隔阂,但不至于背叛刘备,所以就十分放心地离开了。
可谁知在孙权偷袭荆州的时候,糜芳竟然选择了投降,将荆州拱手让给了孙权,要知道这可不是一个城池,而是关羽手下所有士兵的家眷,所以在襄樊之战的时候,关羽的军队中早已军心涣散,到了麦城的时候,关羽的兵力已经严重不足,所以他即使占据了麦城也完全受不住,最终在向北逃亡的过程中被孙权所抓捕。
从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到最后身死,关羽作为一个将军并没有任何决策上的失误,反而还抓住了机遇,如果不是后院着火,关羽大概率可以拿下襄樊,到了那个时候,蜀国的整体实力会再次上升,与曹操形成对峙,成为真正的三国一霸,但奈何天不遂人愿,上天并没有给关羽这个机会。
在关羽失败后,蜀国的损失难以估量,在地盘上,失去了荆州的大片根据地,在人马上,数万军队死的死,逃的逃,在大将方面,关羽等一众优秀将领身死,张飞也在随后不久被刺杀,蜀国正是进入了黑暗时代,即使后来刘备和诸葛亮数次主动进攻,但战果并不大,从此以后北伐成为了一句空谈。
其实这一切从刘备对荆州只借不还就注定是一场悲剧,如果当时的刘备放弃荆州,专心在益州发展,不但战斗力凝聚在了一起,而且还能继续稳定和孙权的联盟,到了那个时候,汉中之战就是另外一个结果。
因为在汉中之战时期,关羽因为驻守荆州并没有出击,如果关羽和他手下的战士加入到汉中之战中,不仅汉中可以轻松拿下,顺便拿下襄樊,迫使曹操迁都也并非难事。
相比荆州,汉中和襄樊的战略地位更高,同时还能形成对荆州的战略压制,那时孙权即使有荆州也岌岌可危。
不过这次失败关羽也有责任,根据记载,关羽这次攻击襄樊并没有得到刘备和诸葛亮的同意,属于私自出击,可能这也是关羽败逃期间,没有得到刘备支援的原因,如果当时的关羽选择坐镇荆州,未来依旧可以改变结局。
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 傲世群雄的武圣 为何独敬“三姓家奴”吕布?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 吕蒙之死:历史真相与阴谋论的博弈公元219年,东吴名将吕蒙以白衣渡江之计奇袭荆州,斩杀关羽、定鼎南郡,成就三国史上经典战例。然而,这位功勋卓著的将领却在次年骤然离世,民间关于其死因的猜测与阴谋...
关羽 吕蒙 2025-09-29 三国风云:关羽轻视黄忠背后的权力逻辑与人性密码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后封“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关羽得知黄忠位列后将军时勃然大怒,直言“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这场震动蜀汉朝野的争端,表面是武将间的地位之...
关羽 刘备 2025-09-29 爵位之辨:诸葛亮、张飞封乡侯与关羽封亭侯的深层逻辑在蜀汉政权中,诸葛亮封武乡侯、张飞封西乡侯,而关羽仅获汉寿亭侯的爵位,这一差异看似违背常理,实则暗含东汉末年爵位制度的严格规范与政治博弈的复杂性。从爵位等级、军...
关羽 诸葛亮 2025-09-29 麦城余烬:关羽败亡后部将的命运分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冬,关羽在麦城突围时仅剩十余骑,这位曾威震华夏的“万人敌”最终被潘璋部将马忠擒获,与长子关平同殒临沮。这场溃败不仅终结了蜀汉在荆州的统治...
关羽 2025-09-29 自保与守土的平衡:关羽保荆州的三重策略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北伐襄樊,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却在三个月后因后方失守败走麦城。这场战役的转折点,暴露了关羽在战略、外交与人事上的多重失误。若想在自保...
关羽 2025-09-29 落魄贵族的逆袭:刘备如何赢得关羽张飞的忠心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刘备以织席贩履为生的落魄贵族身份登上历史舞台。然而,正是这位出身寒微的“伪皇叔”,却能让关羽、张飞两位“万人敌”誓死追随,甚至在《三国志》中...
关羽 刘备 2025-09-28 三国群雄并起,吕布何以稳坐“第一武将”之位?三国时期,武将如云,关羽“千里走单骑”、张飞“当阳桥断喝”、赵云“长坂坡七进七出”等传奇故事深入人心。然而,在民间武力排名中,“一吕二赵三典韦”的顺口溜却将吕布...
赵云 关羽 2025-09-26 战败后的孟达:从蜀汉叛将到曹魏重臣的命运转折公元219年,襄樊战场烽烟弥漫,关羽率军围攻樊城、襄阳,连呼驻守上庸的刘封、孟达发兵支援。然而,刘封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为由拒绝,孟达虽未公开反对,却也未积...
关羽 刘封 2025-09-2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