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十五年八月,马皇后病逝,朱元璋悲痛欲绝,他下令各地推荐高僧上来,让他们跟随各藩王前往藩邸,为他们的母后诵经祈福。
不偏不倚,姚广孝被安排给了朱棣,见面后二人很是谈得拢,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最终朱棣出面向朱元璋要来了姚广孝,于是,这个47岁的苏州和尚跟着20岁出头的燕王来到了北平。从此这两个人的命运便被紧紧地拴在了一起。

原本是偶然的相遇,但由于后来朱棣得到姚广孝的指点而起兵造反成功了,它就被戏剧化了,有笔记说,是姚广孝主动找朱棣讲:“殿下要是能用老衲的话,就送一顶白帽给大王戴”,白+王,正好是个“皇”字,因此,朱棣才向朱元璋讨要了姚广孝,并带到了北平。
但无论朱棣与姚广孝之间的相遇如何传奇,事实是,算计了一生的朱元璋绝对想不到,自己不经意间的一个举措却给了心怀异志的朱棣增添了一个帮手,也给自己的继承人朱允炆埋下了一颗炸弹。
作为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姚广孝对朱棣夺取帝位可谓有着决定性影响。可是,此二人原本不同道:一个善武,一个能文;一个是地位非同一般的皇子藩王,一个是被社会边缘化了的出家人,本该吃斋念佛,劝人为善。这两个看似极度悬殊的人却能走到一起,最后成为了“知己”(姚广孝语),这究竟是为何呢?
童年和少年时代的朱棣生活的并不算幸福,很少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尤其是得不到父爱,“尝不得于君亲,然不知何以为计”。特别是看到朱标被风风光光地封为太子后,而自己只有磕头的份,朱棣敏感自卑的心理受难免受到刺激。
到了洪武十年,在朱元璋“命群臣自今大小政事皆先启皇太子处分”后,已经18岁的朱棣内心更是感到不平衡,同是老爸的儿子,为何自己要远赴两眼一抹黑的北疆?这些更加重了朱棣的心理创伤。

而姚广孝的境遇比起朱棣来就更惨了,从小家里一贫如洗,父母双双过世,姐姐无奈“早嫁”,自身求生无望,只得出家当了和尚,这一系列的不幸与伤痛绝非是个平常少年所能忍受的,但姚广孝都挺了过来。
谁知进入青壮年时代后,眼前又出现了这样的一幕幕惨剧:好友高启因为给苏州知府魏观新修的府治作了上梁文,皇帝朱元璋认为其稳重有所影射,最终将高启“腰斩于市”;杨基“被谗夺官,谪输作,竟卒于工所”;张羽,“坐事窜岭南……投龙江以死”;徐贲“坐犒劳不时,下狱瘐死”;王行因被蓝玉案牵连,“父子亦坐死”。
姚广孝青少年时代的好友除了一个叫王宾的外,其他人几乎都被朱元璋杀光了,更有曾经提携过姚广孝的师长们居然也没有善终,苏伯衡“为处州教授,坐表笺误,下吏死。”宋濂“(洪武)十三年,长孙慎坐胡惟庸党,帝欲置(宋)濂死。皇后太子力救,乃安置茂州,“道卒”。
一个从小心理就遭受巨大创伤且十分不得皇帝老爸朱元璋喜欢、常常面临着被“废弃”的郁闷藩王,无论从哪个角度都不会认同现有的帝国政治,更何况从洪武十三年(21岁)之国燕邸起到洪武二十二年三十而立为止,正值多变、叛逆的青年时代,朱棣巧遇了另一个对现有社会不满的潜在“社会不安定分子”,自然会产生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而从姚广孝的角度来讲,他是一个从小就屡遭不幸、进而对新帝国严酷政治怀有极大的质疑且始终有着强烈的积极有为之入世欲望而不得已出家的“假和尚”,“同为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个都怀着对现实极大不满的心灵相通者很偶然地走到了一起,必然都要走上反叛之路。
只不过当时历史舞台上的主角还轮不到他们,南京明皇宫君主宝座上端坐着的是历史上少有的强势皇帝朱元璋,大明军事局势最为紧张的北部边境正由傅友德、蓝玉等一批开国名将看护着。
虽然不久以后蓝玉与傅友德等先后被朱元璋送上了西天,但大明北部边疆的军事防务转眼间又被移交到了二皇兄秦王朱樉和三皇兄晋王朱棡等人的手中,强大的皇父朱元璋是不可摧垮的,任何愚蠢的轻举妄动都会将自己置身于死地,所以尽管“假和尚”姚广孝经常“出入(燕)府中,迹甚密,时时屏人语”,但燕王朱棣始终没有下足决心,迈开关键性的一步。
为此姚广孝不断地予以“启蒙”与“开导”。有一年冬天,朱棣在燕王府大摆宴席,招待各方人士。宴会上,觥筹交错,人声鼎沸,大家正喝在兴头上,燕王府主人朱棣“诗兴大发”,出了一个对子,上联为“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他话音刚落,姚广孝马上对出了下联:“国乱民愁,王不出头谁是主”。

从以上的对对子来看,意思太直白了,尤其是姚广孝的下联,让人一看就能明白他们要干什么。虽然这事可能是后来文人附会出来的。但不可否认,朱棣在跨越自己“谋反”的心理障碍、逐渐产生非分念头的过程中,姚广孝起到了重要推进作用。
明代文人郎瑛曾说:“是知成祖之有天下,始于姚(广孝)”,指的正是洪武十五年起姚广孝担当起燕王府秘密高参,给朱棣谋反进行鼓劲、添火。
在明朝开国的风云岁月里,朱元璋与徐达的关系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他们从乱世中的携手共进,到君临天下后的君臣相得,书写了一段令人动容的历史佳话。初遇:志同道合的...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10-31 血色刀锋下的民心所向:朱元璋嗜杀背后的统治密码在中国历代帝王谱系中,朱元璋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符号。这位从淮西布衣到九五之尊的传奇人物,既以"洪武之治"开创明朝盛世,又因...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30 权力棋局中的生死博弈:李世民与朱棣造反逻辑的深层解构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两次权力更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前者以"玄武门之变&quot...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30 从草莽到帝王:朱元璋的称帝之路与开国名将的赫赫战功在中国历史上,朱元璋的崛起堪称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奋斗史诗。他从一个贫苦农家子弟,历经无数生死考验,最终登上皇位,建立大明王朝。这一历程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坚韧与智...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30 乱世称帝的博弈:李渊速成与朱元璋韬晦的深层逻辑隋末唐初与元末明初的权力更迭中,两位开国君主在称帝时机上的选择截然不同。李渊从太原起兵到长安称帝仅用一年,而朱元璋自红巾军起义至南京登基却耗时十五年。这种差异并...
朱元璋多少岁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2025-10-30 朱元璋赐匾廖永忠:“功超群将,智迈雄师”背后的军事传奇与政治考量在明朝开国的历史长卷中,朱元璋赐予廖永忠“功超群将,智迈雄师”的牌匾,不仅是对这位将领军事才能的高度认可,更蕴含着复杂而深刻的政治逻辑。这一牌匾的授予,既是对廖...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30 永乐大帝:铁血与文治交织的盛世华章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成祖朱棣以藩王之身夺取帝位,开创了“永乐盛世”,其文治武功不仅重塑了大明王朝的格局,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明史》以...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29 建文帝的困局:优势背后的致命裂痕——朱允炆靖难之败的深层解析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21岁的朱允炆以皇太孙身份继承大明江山,坐拥朱元璋留下的庞大帝国。作为明太祖钦定的继承人,他既无外戚掣肘,又得东林文臣集团支持,更掌控着...
朱元璋多少岁 朱允炆下落 2025-10-29 靖难风云中的藩王抉择:站队、观望与政治博弈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挥师南下,这场持续四年的靖难之役不仅改写了明朝历史,更将二十余位藩王推向了权力博弈的漩涡。在朱棣与建文帝朱允炆的生死对决...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10-29 朱元璋称帝后:亲情与权力的交织,追封与厚待的帝王情朱元璋作为明朝开国皇帝,其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从贫苦农家子弟到九五之尊,他的人生轨迹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深刻影响了家族的走向。在称帝后,朱元璋的哥哥姐姐均已离...
朱元璋多少岁 2025-10-28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